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旧楼加装电梯这件难事,需要多方努力,增进共识,合力破题。首先"出面"的应该是政府,其次要重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报》2014,(4):8-32
为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均衡发展,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津党发[2013]19号)及2014年20项民心工程的部署,现制定2014年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以下简称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根据第6次市长办公会和区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今年改善城市人民生活10项工作决定的有关内容,现就综合整修市区成片旧楼区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报》2012,(16):32-35
<正>津政办发[2012]9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巩固我市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以下简称旧楼区提升改造)成果,依法建立和完善旧楼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参照《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201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天津政报》2012,(3):20-21
<正>津政办发[2012]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加强我市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天津市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指挥部。现将市指挥部和各区分指挥部成员名单通知如下:一、市指挥部  相似文献   

6.
<正>津政办发[2015]6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巩固我市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以下简称旧楼区提升改造)成果,依法建立和完善旧楼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依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物业管理办法的通知》(津政办发[2013]69号),参照《天津市物业管理条  相似文献   

7.
小保: 技校毕业后,我一直在某矿作资料员工作,不知为什么最近矿上强行调整我的工作岗位,让我下工地作安全员。我不同意,他们硬性将我的东西从我原来的办公室,清理了出来,同时换了我原来办公室的钥匙,使我进不了屋。无奈我提出辞职,他们批准了我的请求,可依辞职是我提出来的为由,不给我任何经济补偿,这合理吗?  相似文献   

8.
我叫刘德华。1961年我在一个农村出生,那里叫大埔,香港(的)一个非常非常久的一个地方。我真的小时候,我发觉我是很有钱的,我家里有孔雀,我家里有超过两百只的猪,有我数不尽的鸽子,然后我们还有很多地。我看过很多很多年轻小朋友没看过的东西,我从小就知道有电视,我从小就知道有录音磁带,我都(收藏)过很多很多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6):22-22
我在长春看守所采访徐伟时,徐伟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我爸的今天跟我有关系,我心里最明白,不管他当多大官,在权、法和儿女亲情面前选择的时候,他选择儿女,这是人之常情……他只能这么选择。我最后悔是我把亲人牵进来了,不管我爸是什么事,但我心里明白,跟我有关系,是我把他牵累进来的……  相似文献   

10.
蝶语     
吕华 《今日广西》2014,(7):37-37
我是毛虫时,丑陋。我化蝶后,舞之,人皆赞美。我丑陋时,人疏我,忌我,嫌而避之。每见之,必欲杀我。我被赞美时,人争而招我。被看做丑陋时,我伤悲,一味哭泣。这时,只有你怜惜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0,(6):F0002-F0002
我叫燕子,家庭不幸成了孤儿。但我又很幸福,因为山东省郯城县公安局的女民警汤计洁成了我的新妈妈,她帮我生活、学习,带我游玩娱乐,教我做人的道理。我爱我的警察妈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2):68-68
编辑老师:你好!我在一家小区从事保安工作,上个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小区内巡逻时,被一只狗咬伤。尽管天黑,但我仍然认出了咬伤我的狗是小区业主赵某饲养的德国黑贝。随后,在队友们的陪同下我去医院做了检查。待治疗完毕后,我找到赵某要求他给予我一定的赔偿,但不管我怎么说,赵某就是不认账。还辩称,除非我拿出证据,否则就不能说明是他的狗咬了我。狗是他的,再说当时一切发生的都很突然,我根本就不可能拿出证据。气愤之余,我想去法院起诉他,可我没有证据,法院能支持我吗?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上海市奉贤区文化馆做美术辅导工作。我是一个聋哑人,小时候因药物过量致聋致哑,那时我幼小的心灵如汤泼蚁穴,惨字一个。然而党和国家给我的关爱,社会给我的温暖,大家给我的尊重,使我能自强,能学有所成。如今,我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着社会,也服务着跟我一样的那一批特殊的人,  相似文献   

14.
尹希东 《今日广西》2010,(16):59-59
每次从荒原上回家探亲,当我临走的时候,我是多么渴望娘能送我出门,哪怕是送我到门外几步也行,可每一次都让我失望了。因为娘从不送我出门。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多么渴望娘能像儿时一样牵着我的手或是挽着我的胳膊,一直走到村头的一排排老槐树下,然后与娘挥手告别,我就朝前走,娘就默默看着我,我猛一回头看到了娘被风吹起的一缕缕白发……可是,娘从不送我出门。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06,(7):57-57
编辑同志:我与妻子1999年结婚后一起到北京打工。2001年由于我妻子怀孕,她一人回到河北老家,我自己留在北京打工。直到2003年,我从来京打工的同乡那里得知,我妻子另有新欢并与其同居。听到这个消息,我气愤极了,后来我通过我的朋友,录下了我妻子与他人同居的证据。请问:我如果拿着这份证据到法院起诉离婚,我能胜诉吗?法院将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16.
我是农工党北京市丰台区工委第二支部的一名党员。从我懂事起,我的父亲就教导我:“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从小我就常做助人为乐的事情,同志们知道我做过一些好事,督促我报道出来,我就写一点在这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周洁 《人民公安》2012,(11):15-19
我知道,我的身后有无数的同行在做后盾,我不是一个人在做,在我需要支持的时候,我没有想到那么多人在支持我。很多的人我甚至来不及说声“谢谢!”但我知道,我只有一如既往地努力来回报他们。  相似文献   

18.
梦回雅加达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选择离开印尼回祖国籍的中国人都记忆深刻,离开之前,要先到移民局脱离印尼籍,按下全部手印与脚印,表示从此不再回到印尼。当时年轻气盛,一点儿不以为然——我能实现回中国继续深造的梦想,你不让我回来,也罢。实际上,我心里很明白,印尼当局能拒绝我的脚步,但我20多年的生活历程,他们能抹杀得了?!我与留在印尼的母亲和弟妹的联系,他们能阻断得了?!亲情在我的血液里流淌,记忆长留在我的脑海里,生我养我的雅加达,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20.
心重     
我的小弟弟身有残疾,他活着时,我不喜欢他,不愿带他玩。小弟弟病死时,我却哭得浑身抽搐,手脚冰凉,昏厥过去。母亲赶紧喊来一位略通医道的老爷爷,老爷爷给我扎了一针,我才苏醒过来。母亲因此得出了一个看法,说我是一个心重的孩子。母亲临终前,悄悄跟村里好几个婶子交代,说我的心太重,她死后,要婶子们多劝我,多关照我,以免我哭得太厉害,哭得昏死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