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国有企业尽快走向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大多数人寄希望于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这当然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向,在实践中也确实带来了许多积极效应。但是,公司制是一种环节比较复杂、规范化要求极为严格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一时很难普遍推广。况且,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巨大,情况复杂,如果把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简单地归结为进行公司化改造,那就未免太绝对了。公司化并不是所有国有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唯一选择。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体制形式和运行机制。具体来说,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可实行不同形式的公司化改造,而对大量的国有小型企业,则可通过股份合作制的道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一、股份合作制应当成为国有小型企  相似文献   

2.
领导视窗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这份规范共分为12个部分69条,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在企业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是:一是政企分开,政府与企业要由行政隶属关系改为产权关系,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二是国有资产实行授权经营,授权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其它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允许和鼓励地方进行探索;三是实行股份制改…  相似文献   

3.
王小龙 《实践》2004,(7):20-21
一、统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各类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文市场经济的“运动员“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对于控制国民经济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用最新理论成果塑造现代企业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逐步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进一步明晰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完善授权经营制度,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不断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进行公司制改造,而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独资、控股公司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是搞好这些企业的重要条件。 一、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领导体制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作为一个企业法人,公司不同于一般法人和一般企业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特定的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四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四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关系是通过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而形成的。从职权关系看,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董事选举权、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知情和监察权以及对公司章程修改、财产处置和财  相似文献   

6.
(二)企业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在企业进行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中,对国有资产不评估、低估或低价折股,不给国家股送股、配股,不分红或少分红给国家股,或将国家股转为法人股、个人股等行为,都使国有资产权益受损.企业股  相似文献   

7.
经贸信息     
——选择一批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国务院确定的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 ——继续贯彻《企业法》和《转机条例》,尽快实施《监管条例》,贯彻实施《劳动法》,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建立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落实保值增值责任。 ——多渠道增加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建立企业增补生产经营资金的机制,逐步建立稳定的、有选择的向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注入资本金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1.选择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对国有小型企业进行改造,继续进行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造工作;2.搞好财税、金融、计划和投资体制的改革,在建立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3.以培育生产  相似文献   

9.
1998年8月,在南京市工业经济会议上,有一位副市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管理出现滑坡,根子全在经理厂长。 国有资产的产权实行委托—代理制,经理厂长是这一代理制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兴衰关键在此。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革新经理厂长制度。经理厂长制度仍循旧制,已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障碍.也是国企管理紊乱、经营不善的主导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以来,企业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力度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企业公司化的速度尤为迅速。企业改革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相互参股已成为一个显著特点,大中型企业在国有股份占主体的同时,各种股份都有参合,且股份持有者的性质较为复杂。现在对企业改革议论和关注较多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国有资产能否保值增值。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问题,是谁来代表国有资产,并切实对其负责任。目前,多数改制后的国家控股企业,国有资产由董事长、总经理或企业几个班子的领导集体来代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当然亦有一定的道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00,(9)
由国务院任命的第一批36位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将派向中央管理的100家国有企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是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按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 ,向国务院报告 ,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监事会与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必须坚持“六不” :(一)不得泄露检查结果和企业商业秘密 ;(二)不得参与…  相似文献   

12.
日前国家经贸委负责同志提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企业工作这个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搞好结构调整,力争在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在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面有新进展。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石化、电力、烟草等行业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控制生产总量。最近还将关闭落后的小烟厂、小糖厂、小造纸厂。二是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有新进展。国家将尽快出台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具体的政策措施。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依法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政企改革,使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探索构建国有资产营运和保值增值主体。探索建立适应社  相似文献   

13.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核心”的表述不但遵循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抓住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与关键,科学地说明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明晰企业产权,强化公司治理中的所有者职能,确保国有投资者权益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虽然现代企业理论表明,公司制企业是一个由生产要素所有者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管理者角色的分离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公司治…  相似文献   

14.
企业视点     
国企改革重点转为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日前召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会上表示,当前各地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改制已经接近尾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已经从国有中小型企业大规模的改制退出,转到国有大中型、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上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切入点五年多来,上海的授权经营公司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多到强的发展历程,近90%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授权经营管理的范围。1993年12月,上海选择纺织、仪电两个行政主管局和上海电气联合公司率先进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分别成立了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仪电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明确了他们的产权主体地位和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职能。1994年到1996年,在试点运作的基础上,授权经营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对作为上海骨干企业的二十余家大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当前,各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影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亟待加以澄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私有化”。有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导致私有化,降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种看法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他们看来,实行股份制就是国有资产的自由买卖,就是把国有资产化公为私,因而对国有企业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后能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产生了怀疑和担忧。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包括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不同公有制形式共出资的股份制等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这种经济总格局运行的。其次,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就其内部资产构成来看,公有制资产在数量上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十五大提出,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者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产权清晰是关键。我国原来的企业管理体制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国有企业,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实际上是国家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附属物。这种体制弊病很多:一是产权模糊,企业由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操纵,没有经营自主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役。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放权让利和1992年以来制度创新两个阶段。大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对产权多样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公司化改造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尽管对此仍然存在诸多争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江南造船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00家试点企业之一,按照先公司化、后集团化的步骤,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形成"上独资、下多元"的公有制产权结构。江南造船厂通过企业改制,有效克服了政企不分、经营体制固化等弊病,体制机制日益优化,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发展成为一个有着现代管理、现代技术和现代装备设施的大型骨干造船和钢结构企业,为当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工造船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给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人们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