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法博士信箱     
对正在治安拘留所执行的被拘留人员请假离所的能否收取保证金法博士:根据《治安拘留所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三条的规定,被拘留人员……因特殊情况可以找人担保请假离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即被拘留人员请假出所后一去不复返,甚至担保人也无影无踪。请问:能否按照公安部《关于治安管理处罚中担保人和保证金的暂行规定》,让请假者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督促其返所?贵州 六枝特区公安局治安拘留所六枝特区公安局治安拘留所:1986年,公安部公布的《关于治安管理处罚中担保人和保证金的暂行规定》只适用于被裁决治安拘留的…  相似文献   

2.
法博士信箱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去向不明,担保人该负何责法博士: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予以治安拘留,行为人提出复议,同时提供担保人。但是行为人在复议期限内,杳无音信、去向不明。请问:对已超过复议时限未按时限复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供的担保人应负什么责任?公安机关该怎么办?黑龙江 綦剑锋 惠吉军綦剑锋、惠吉军同志:根据1986年12月20日公安部公布的《关于治安管理处罚对担保人和保证金的暂行规定》第四条的规定,担保人应当保证被裁决治安拘留的人不阻碍、逃避复查或审理,并随时听候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传唤。如果被裁决拘留的人有…  相似文献   

3.
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施以来,治安行政案件已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公安机关进入行政诉讼遇到了一些现行法规难以规范的棘手问题。笔者为此提出粗浅的探讨意见。一、公安机关在治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公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治安管理职能,对违反治安法规的人用裁决予以处罚。由于被处罚人(或称相对人)不服,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诉,引起复议程序。对复议结果不服,根据“司法救济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原治安行政裁决,进而请求公安机关改变或撤销其裁决。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不服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拘留,而提出申(起)诉的屡见不鲜,并纳入了正常的办案程序。这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裁决机关滥用职权,加强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5.
治安担保制度是为了充分保障受治安拘留处罚的人的申诉和诉讼权利而设立的一项法律制度。这项制度中如保证金的数额、保证金的没收、暂缓拘留后的执行、担保人的条件、担保人的责任等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立法,有待于在执法实践中进一步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____拘留____罚款或者____。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的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____拘留、____罚款或者____。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的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____拘留或者____,可以单处或者并处____罚款。  相似文献   

7.
根据一九八六年九月五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对没收、处珲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和违反治安管理所使用的工具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一、公安机关在办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时,对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和违反冶安管理所使用的工具,必须认真查证,核实后依照本暂行规定处理。二、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一切财物,除下列应退还原主的以外,一律没收:(一)偷窃、骗取、抢夺、哄抢以及敲诈勒索的公私财物;(二)隐匿的他人邮件、电报;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中涉及较大数额罚款时,只有解决了具体操作执行过程中的矛盾才能适用听证程序。其矛盾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治安管理处罚中涉及较大数额罚款时按听证程序办理,就会出现一个处罚裁决同时适用两个不同处罚程序,在实际操作中行不通;二是由于治安管理涉及较大数额罚款的人员特定,如采用听证程序会导致裁决无法宣布执行。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最近,我县连续发生了几起对公安机关裁决赔偿损失,负担医疗费不服的治安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8、38、39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作出赔偿损失或负担医疗费的裁决,但对不服裁决的,应如何进行复查或提起诉讼则没有具体条文规  相似文献   

10.
对一起特殊案例引起的有关复议诉讼程序问题的思索李鸿斌赵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被县公安局裁决拘留3天。办案人员第一天向其宣布裁决结果并告之诉权时,赵某表示服从处理。当日赵某进入行政拘留所,被执行拘留。3日后即被宣布拘留后的第四天,赵某放出。第五天,赵某向县人...  相似文献   

11.
行政制裁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追究行政责任而采取的强制措施。行政制裁也是一种法律制裁。根据行政违法的程度,制裁机关与被制裁人的不同,以及制裁方法的不同,行政制裁可分以下几种: 一、行政处罚,是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给予犯有轻微违法行为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或法人的一种制裁。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有警告、罚款、拘留,对违法行为的用具或违法所得财产加以没收。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一般由公安机  相似文献   

12.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五十元,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可以由公安人员当场处罚。”但从当前执法实践来看,部分基层干警对《条例》这一规定是不够重视的,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一是从“经济创收”出发,只抢“西瓜”不拣“芝麻”。认为要罚就罚法定数额大的,罚五十元“没意思”。因此,对当场处罚弃之不用。二是怕申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的朋友王某因小事与其邻居发生争执,最后王某将其邻居打成轻微伤。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对王某处以15日拘留。王某认为将其邻居打伤事出有因,县公安局的处罚过重,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县人民法院告知其应先向县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我必须先复议,然后才能起诉县公安局吗?读者小安小安读者: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提起诉讼。但就你来信反映…  相似文献   

14.
如果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如果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如果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如果在现场观看球赛时向场内投掷杂物;如果在飞机上不听劝阻使用手机……那么此类行为人都将有可能被处拘留、罚款。如果传唤行为人,公安机关应该及时将传唤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如果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犯的、70周岁以上的、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这就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8月28日高票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最新规定。  相似文献   

15.
立法     
正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强化外卖监管据《人民日报》10月23日报道,记者从国务院法制办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近日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在线订餐行业的发展现状,草案强化了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其中规定,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因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被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因食品安全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或者予以其他治安管理处罚,被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依法作出吊  相似文献   

16.
网络赌博,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下注或者参赌的违法犯罪行为。与传统赌博相比,除行为方式不同外,实质上是一样的。对于赌博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律历来是予以禁止和惩治的。对赌博行为进行惩治的现行实体法律法规主要是1994年修正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1997年修订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2条规定: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规定,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年至三年,必要时得…  相似文献   

17.
治安拘留与罚款是治安管理处罚中经常适用的两种处罚方式,如何执行该两种处罚,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确保拘留与罚款的执行,应当深刻理会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精神,充分考虑被处罚对象的实际情况,尊重和保护被处罚对象应当享有的权利,同时对有关法律、规章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8.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为了单位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依法应负治安违法责任的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单位本身,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不应成为与单位并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体。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多种形式,其涵盖范围较大。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可分为两种:一是采"单罚制",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二是采"两罚制",既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处罚单位本身。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治安行政诉讼制度的必要性自从1987年1月1日实施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来,对治安行政处罚实行诉讼制约,是我国新建的一种法律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促进了公安机关正确、合法、及时地适用法律。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了当事人对裁决的处罚不服,有提出申诉、起诉和因错误处罚要求赔偿的权利,无疑是对公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有效行使职权,完成治安管理任务的最后一项手段,也是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权、财产权最重要、最普通的手段。鉴于治安管理处罚的严厉性,其执法程序的正义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如告知义务与申辩权利的规定过于笼统,听证程序存在不足,未规定警察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准司法化程序不高,申请暂缓拘留程序操作不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亟待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