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月刊》2009,(16):110-110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在辖区易家墩街创造性地开展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形成党内经常性、实效性的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主题内容的困难党员帮扶工作.广泛开展了资金救济、医疗救助、创业就业帮扶、文教服务、法律援助等帮扶困难党员的“五项工程”.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困难党员从中受益.达到了党员困难有缓解.精神有振作.党性有加强的目的.增强了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并形成了由党工委领导.  相似文献   

2.
张广成 《新长征》2008,(5):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我们对镇赉县基层党员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走访、座谈深切感到,基层党员队伍中的弱势党员确实需要激励,需要关怀,需要帮扶。  相似文献   

3.
一是生活上扶困。通过成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建立多种活动载体。对困难党员进行生活救助。二是思想上扶志。采取座谈、讲座、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送教上门”和“出门学艺”,激发困难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树立发展信心。三是机制上扶本。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困难党员工作组织协调制度、市县级领导定点帮扶和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是全体党员,不仅是帮助困苦党员,而且要充分考虑党员的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问题、经济困难以及提高技能水平等。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健全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十七大党章修正案第三十一条第三款把“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表述修改为“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明确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近些年来,各地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在关心爱护党员、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已经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刘光信 《党课》2006,(3):58-59
云南省会泽县委组织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困难村召开民情恳谈会、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措施,做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此外,他们变以往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方式为“输血式”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了“三结对”和“四赠送”活动。“三结对”,即:每名党员结对帮扶一名60岁以上的贫困老党员、  相似文献   

8.
一是将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纳入全区城市解困工作整体部署,出台《渝中区困难党员帮扶工作暂行办法》,在再就业工程、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廉租住房保障工程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民政等职能部门的优势,共同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健全联系帮扶制度。全区37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至少帮扶1户帮扶对象,85个区级部门分成12个组分别对口联系12个街道的困难党员,11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帮扶困难党员,目前已结成1237对帮扶对子。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以来,义县县委“三管齐下”帮扶困难党员,并把5月、6月作为集中帮扶活动月,推进了帮扶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0.
信息     
《天津支部生活》2009,(5):53-53
宁河县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日前,宁河县委组织部在全县组织系统开展了“一帮一、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将下岗失业的特困党员,入党较早的孤老、高龄及生活有困难的党员作为慰问帮扶的重点,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单位组工干部每人明确一两名帮扶对象。全县120名组工干部与192名困难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入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同时,各乡镇党委也开展了农村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党员结对子活动,要求党员致富能手每人确定两三名困难党员作为帮扶对象,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困难党员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路.同德县委认真开展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工作,建立完善关心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党员帮扶救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全县农牧区老龄、困难党员中设立“农牧区老龄及困难党员帮扶基金”。推行以“党员帮扶基金”为平台的工作新模式,有力地激活了广大农牧区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0):62-62
目前,陕西省榆林市设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扶党员队伍中的“弱势群体”。据了解,帮扶基金将采取“财政支持、党费补助、党员捐赠、社会资助”等方式筹集,并维持在500万元左右的规模基数。  相似文献   

13.
周志忠 《党建文汇》2008,(10):27-27
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慰问式”帮扶。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党组织定期和不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根据基层党组织通过走访掌握的情况,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台账”,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激励督促,实行“引导式”帮扶。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宜宾市翠屏区以“三个注重”切实加大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党内帮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2,(3):2-F0002
公主岭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帮扶”。工作精神,把“三帮扶”工作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296个薄弱基层党组织、1247名困难党员和6968名困难群众开展帮扶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激发基层党员队伍活力,进一步创新发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荣成市启动党员创业帮扶工程,采取信贷支持、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综合性措施帮扶基层党员创业,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创业带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苏正清 《党的建设》2009,(11):40-40
2009年,徽县被省、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员的归属  相似文献   

18.
刘大秀 《党课》2008,(8):10-1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大问题,从实践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途径,对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墅 《党课》2009,(9):52-54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沿海部分企业半停产、停产、关闭,大批农民工因失去工作岗位返乡。据统计,我们湘潭市有11.8万名农民工返乡,其中不少人面临生产生活困难。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就业再就业,市委组织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两新”组织五种类型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联系返乡农民工,开展了以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关怀为主要内容的“五联五送”帮扶活动,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全方位多途径的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高度重视激励关怀帮扶是中共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立这一新机制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体现的是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制度运作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党内关怀思想。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关爱党员与关爱群众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需要特别重视弱势党员群体的帮扶,必须注重具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