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毛竹在笋期遇雨就长,等到长成竹子时,它却几乎不长了。但在三五年之后,竹子会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如果在夜深入静的时候来到竹林里,你会听到竹子在拔节成长的声音。它的成长速度是每天两英尺。竹子为什么在三五年间不长个子?原来在那几年间,它的根部在地下疯狂般地生长,其根系最长的铺开可达几里,这样,在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竹子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水份和营养,从而为后来的超速成长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竹子在西南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地位彭建群苗族人抬嫁妆的滑杆是用竹子制成的。竹子广泛地分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竹子同那里人民的生产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竹文化。桥与竹制工具云南省西南部的丽江上有一座竹桥,长达千米,高出水面6—7米,全...  相似文献   

3.
阿富汗发明家马苏德·哈桑尼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风力驱动的排雷设备。它从远处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蒲公英,中央是个小球,与其相连的是170根竹子,每根竹子的尾端都固定着一个塑料碟子。  相似文献   

4.
程超 《今日民族》2011,(12):32-35
竹子,起源于中国,中国的古老文明曾被西方称为“竹子文明”,在中国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竹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用具,而且还渗透到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与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5.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那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竹之劲节与企业家精神境界颇为相似:修道弘德,取义明理,和谐治理,抱团发展。凡此种种,都在向我们展示一种企业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意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申。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  相似文献   

7.
李佑增先生是台湾著名的竹雕艺术大师。他1927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从小爱竹子,或骑竹马,或垂钓河边,均离不开竹子。特别是后来他在学校读书时,学校周围,群峦峻峭,丛篁满坡,密翠浮天,婆娑摇影,这种郁郁清新的环境,启迪了李佑增自幼爱竹的灵感。在老师的指引下,李佑增常常就地取材,试着雕刻竹筒或笔筒,上刻“用心学习”四字以自勉,间或以精心雕刻的竹扇、竹筒、竹屏赠送乡间亲友,一时名闻故里。1947年,李佑增先生到台湾。台湾遍地是竹,他更加喜爱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住的房子,前后均是竹,““门对千竿竹,…  相似文献   

8.
在白沙县七坊镇保优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村里那片青翠竹林。“别小看这些竹子,这可是村里的‘绿色小金库’啊!”村长陈亚左高兴地说。进入村里,适逢客商前来村里收购竹子,村民们正忙着砍伐竹子往车里装。村民陈新华说他种了7亩多的竹子,平均每月卖竹子就能赚上近千元。保优村有35户,山多地少,村民一直有种植竹子的传统。近年来,七坊镇政府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保优村的村民种植竹子。目前,保优村平均每户有竹林8亩,全村平均每月都能卖出2万多株竹子,户均月收入近千元。2005年,竹子收入占该村人均总收入的40%以上。保优村的…  相似文献   

9.
"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这是作家袁鹰在他那篇著名散文《井冈翠竹》中对井冈山竹子的评价。为什么井冈山的竹子会在数不清的茫茫竹海当中排在头一名?那是因为它"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在它的身上体现了伟大的的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次,一位外国朋友在欣赏中国书画艺术时问我,中国的艺术家为什么这样偏爱竹子?我回答说,竹子是生长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植物。她先是一愣,尔后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我想她肯定无法领会这句话的全部内涵,但我却对此深信不疑。说竹子生长在我们的血液里,是因为我们对竹子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如同血液中的基因信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一代一代人的身体里,不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盛夏探竹     
余方德 《今日浙江》2004,(15):46-47
走近安吉,先见竹林:青山连绵,茂林修竹。溪谷幽深,清泉飞溅。唐朝王维有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专家认为:“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  相似文献   

12.
竹之韵     
竹之韵傅景云我喜爱竹子,因为它蕴含着一种熠熠生辉的天然神韵。古往今来,讴歌和礼赞竹子者不乏其人。早在我国的《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咏句。其后,在历代的诗文中,特别是在唐风宋韵中,更留下不少赞竹的佳章丽句...  相似文献   

13.
品画,品人生     
每次看到中国画,都会被它吸引,不管是白的宣纸,还是或墨描或彩绘的画,都散发着淡雅、高深的气息。那种中国画特有的古典,让人心旷神怡。父亲有位朋友是省里乃至全国著名的画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观了他的画室有君堂"。"画家把我引到一幅他的作品前。这是一幅墨画的竹子,可是跟我以前看到过的竹子又不同,它更多的是用一些线条与点来描画出与竹不尽相同的样子。我问道:"这竹子,怎么不像竹子?"画家笑答:你再仔细去看看这画,  相似文献   

14.
卢鹏 《今日民族》2013,(2):14-16
竹子在哈尼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竹笋被用来制作成各种菜肴,竹虫是招待贵客的美味;各种竹器是哈尼人生产生活及祭祀活动中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卢鹏 《今日民族》2013,(9):45-45
田棚在哈尼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哈尼人的另外一个家。哈尼人的田地离家都比较远,而且山路崎岖,如果每次千活都从村寨内的家出发,那么路上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田地很难管理。因此,一股情况下每家都会在自家田地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盖一个田棚。相对村里的房屋而言,田棚修建得较为简单。田棚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牛圈、睡觉空间、做饭和活动的地方以及存放谷草的地方。牛圈用竖立的四根柱子搭建,每两根柱子之间又用两根横木绑紧组成;牛圈上方是睡觉的空间,先铺上较大的几根竹子,然后再密密地铺上小竹子,细竹子上又铺上用稻草编成的草席,草席上铺上苇席;做饭和活动的地方在睡觉空间的旁边,比睡觉空间略低,有一个火塘,一个悬挂着用来放置碗筷的竹台;牛圈、睡觉空间、做饭和活动的地方构成一幢独立的房间。  相似文献   

16.
跨步电压致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击死亡常见身体与导线直接接触致死,而处在电场中形成跨步电压致死少见,且由于见不到死者与导线直接接触,容易使人产生怀疑,现报告一例。 案例 1999年10月9日,英德市城西居民吴××(女, 49岁)早上离家外出割草,下午被人发现在一农田边草丛中死亡,家属怀疑死因,要求法医检验。 现场情况:现场位于英城镇一农田附近,该农田北侧有一丛直径约2m的竹子生长,周围有多量高约3—5cm杂草生长,竹丛上方架有110KV高压电线,竹子高低不等,其中一根竹子生长高度超过高压电线30cm,距高压电线平面距离约40cm…  相似文献   

17.
摇曳的青竹     
阳崇波 《当代广西》2011,(11):58-58
行走在仫佬族村落、山寨,随处可见的植物有两种,一种是桃树,一种是竹子。桃树多种在庭院、菜园中;竹子则种在山野、荒坡、村前寨后,流水潺潺的溪流边,甚至是乱石丛中。绽放的桃红、摇曳的青竹,是仫佬族村寨灵动的神气。  相似文献   

18.
5月,走进田东县思林镇英竹村5000亩竹子连片开发基地,满眼尽是苍翠欲滴、生机盎然的绿竹,一望无际。徜徉其间,凉爽、清新、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这真是一个纯天然大氧吧。  相似文献   

19.
曾经,政和是“竹子之乡”。 如今,政和已是“竹业之乡”。 仅2009上半年,全县竹业总产值就达2.64亿元,占全县GDP的三分之一强。笋竹加工企业也从当初的38家发展到现在142家,其中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的就有6家。  相似文献   

20.
竹园     
走进云南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园的西门,右手边隔着一条河便是竹园。园里的竹子高高低低密密地一片,遮天蔽日。进人春城昆明,阳光明艳,花朵也越发地鲜丽,饱赏五彩斑谰,偶尔一瞥翠绿,竟也是一番享受。世博国六大专题园之一的竹园,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举办者从中国各地精心挑选了318种竹子,被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沙事卓博士称为世界上竹类品种最多的竹园,其中属于云南本地的竹种就占了近二分之一二。素有“竹类甲天下”的中国云南省,竹类总数分别占中国和世界总数的70%和40%。竹园分东西两个人口。从西侧拾级而上,一座全竹制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