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为了补充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兵员的缺额及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加强国防力量,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一九五四年九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征集补充兵员的命令,并分配了我省征集补充兵员名额。此次征集补充兵员工作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关系到国防现代化的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的工农联盟的巩固。同时,此次征兵工作也是我国将要普遍推行的义务兵役制的开端和试行。义务兵役制的实行,将为国家积蓄大量经过训练的预备兵员,满足战时保卫国防的需要;也由于有了强大的预备兵员,国家才能在平时适当地缩减现役军人的数量,以节省人力物力,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也可以适合人员羣众合理分担兵役义务的要求,可以使部队顺利推行各种正规制度,加速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但是,实行义务兵役制是我国兵役制度上的重大改革,我们还缺乏经验,因此,以义务兵役制代替以前的志愿兵役制必须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这次征集补充兵员,就是这样的一种过渡办法。这项新的重大的工作,将深刻关系到今后地方工作的进行,做得好,对地方工作将是一个推动;做不好,就会使地方工作在一定时期中处于被动。因之,我省...  相似文献   

2.
各位代表:现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是一九五五年二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第一次修正通过,并决议交由国务院发给,交全国各级人民委员会和广大人民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又经一九五五年七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修正通过的。兵役制度是关系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当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就确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三条规定:「准备在适当时机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了起草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法律,还在一九五三年三月,就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兵役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会研究了我国的有关情况,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兵役法,并先后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政法组座谈研究,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拟出了中华  相似文献   

3.
为了补充人民解放军退伍兵员的缺额和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去年九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征集补充兵员的命令。为了执行这一命令,现在省人民委员会已发出指示,决定在本省邵阳、衡阳、郴县、黔阳专区和湘西苗族自治州以及长沙、衡阳两市(常德,湘潭专区因治湖任务繁重,这次不进行征集)开展征集补充兵员工作。这是加强国防力量,保卫革命胜利成果,保卫人民和平幸福生活,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必须认真作好这次的征集工作。这次征集补充兵员虽然是一项新的工作,但做好这一工作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首先是国务院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草案公布,草案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草案)已于二月十五日经国务院通知公布。国务院在通知中要求各级人民委员会广泛地进行宣传,组织讨论,征求人民意见,以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通过。在这个兵役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正式颁布实施后,我国即可逐步由过去的志愿兵役制改变为义务兵役制。这是我国军事制度上的一个重大改革,是有关保卫祖国的独立安全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补充人民解放军退伍兵员的缺额,并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今年九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征集补充兵员的命令,要求在兵役法未颁布以前,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到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年满十八周岁到二十二周岁的男性公民中征集补充兵员四十五万人,服役期限为陆军三年,空军四年,海军五年现在各地即将开始进行征集工作。这是我国志愿兵役制逐步过渡到义务兵役制的开始,也是加强我国国防力量和加速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四五年所着「论联合政府」中就指示我们:「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过去,我国人民依靠人民自己的军队,推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统治,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保卫了人民的胜利和国家的独立和安全,保卫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讨论并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并决议将这一草案,交由国务院发给各级人民委员会讨论和征求人民意见,以便再加修正,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保卫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现在这个兵役法草案就是根据这一条宪法的精神的,是完全符合于我国人民的利益和国防的需要的。我国的义务兵役制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并且吸取了苏联先进的军事建设经验,逐步建立的,是我国军事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7.
问:这次征集补充兵员为什幺规定下征集妇女?难道妇女就不能尽保卫祖国的义务吗?答: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不征集妇女服兵役的最基本的原因。是照顾妇女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大家知道,这次征集补充兵员的措施,并不是战时的动员,而是我国从志愿兵役制遂步过渡到义务兵役制的开始。既然要实行正规的义务兵役制,就不能像过去战争时期一样,政府一号召,不分男女都来参军。特别是现代化装备的部队,对士兵体格要求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决议,现在将修正了的草案印发,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应即进行讨论和征求人民意见,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负责将讨论和征求的意见集中整理,在本年四月底以前报送国务院,以便汇总修正,提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对这一草案再加审议,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讨论通过。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决议,现在将修正了的草案印务,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应即进行讨论和征求人民意见,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负责将讨论种征求的意见集中整理,在本年四月底以前报送国务院,以便汇总修正,提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对这一草案再加审议,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10.
第一、实行义务兵役制符合于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的要求。随着国防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由志愿兵制改变为义务兵役制,这是我们国家存军事制度上的一个重大的改革。这一改革是以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全国人民普遍提高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的需要为根据的。这是关系着祖国的安全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正>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思想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进步。今年的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写入了宪法修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具体地规定了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一个引导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我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还需要修正某些细节,然后提交在本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予以审议和通过,但是它的轮廓已经确定,而且已经实行两年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为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经济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人民政府于一月十二日上午,举行第一九一次行政会议,讨论关于本省推销国家建设公债的问题。黄知真秘书长首先就发行公债的重要意义,作了说明。他说:正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指示中所说:「一九五四年是我国在过渡时期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而实行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第二年,完成这一年度的计划,是关系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必将十分关怀和积极努力。但经济建设所需资金,数目较巨,必须从各方面筹集,始  相似文献   

14.
<正>兵役制度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适时对兵役制度进行了四次较大的调整改革,使之较好地适应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需要。1955年,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人民军队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人民军队的兵员主要通过政治教育和动员,激发广大群众的热情,自觉自愿地参加人民军队,不计报酬,长期服役。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成为执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民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是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战斗力的可以信赖的队伍,这是党中央一再肯定的。她在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保卫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6.
大历     
《中国人大》2014,(18):4-5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15日,刘少奇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一)一、二、三月份是农村工作比较紧张繁忙的一个季度。年初结束了一九五四年度粮食统购任务之后,随即进行粮食供应发证工作,并领导群众展开积肥、积燃等各项春耕生产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进行了征集补充兵员工作。由于宣传工作的深入细致,人民群众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不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两万一千名的兵员任务,而且确实做到了新兵完全自愿,使群众和接受部队均感满意。通过这一工作,对全省人民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国防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今后推行义务兵役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月下旬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目前全省已有一千一百八十余万人在「告全世界人民书」上签了名,占全省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具体地规定了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一个引导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我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还需要修正某些细节,然后提交在本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予以审议和通过,但是它的轮廓已经确定,而且已经实行两年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来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目标写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并促进人民节约储蓄,兹决定发行一九五五年困家经济建设公债。此项公债条例已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已由主席公布。公债发行总额为人民币六万亿元,定于一九五五年一月开始发行,除分配给各地区的推销计划数字另由财政部通知外,兹对推销公债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指示:(一):动员全国人民,拿出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认购公债,支持国家建设,是筹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的重要的和经常的方法之一。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数额,大大超过了计划。国家通过公债推销工作,不但集中了社会上的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供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对全国人民广泛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和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怀和责任感,并鼓舞了他们在生产上和工作上的积极性。我国人民已经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认购公愤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储蓄的性质,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可以预期,一九五五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全国人民必将以更加热烈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