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自然灾害》彩色专刊中文版在我国产生良好的效果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为了宣传1995年国际减灾日“妇女和儿童一预防的关键”的主题,决定在减灾日出版主题为减轻儿童灾害的彩色纪念专刊一《认识自然灾害一为您和您的朋友准备的游戏和辅导材料》,并用英文...  相似文献   

2.
许厚德 《中国减灾》1999,9(3):58-60
1 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防灾的收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2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认为确定国际减灾日主题并组织活动,旨在提高全世界各行各业民众的减灾意识,使他们能够抵御他们的国家和社区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每年不同的主题,组织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地方的减灾能力,以及增强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广大范围对减灾的承诺。每年的主题活动在当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达到高潮。1999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全球统一是10月13…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全球的减灾活动,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特别工作组秘书处在今年4月发布了2001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该主题的目标是:通过实际的减灾行动,减轻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干旱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易损性;此外,还要求加强科学技术在减轻灾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今年的“国际减灾日”是10月10日。在“国际减灾日”的前夕,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作为中国政府的一项活动,是很及时、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将把我国的减灾十年活动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63-63
<正>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以下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  相似文献   

6.
中国如何减轻水旱灾害杨联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国际减灾日”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与水有关的洪水、干旱和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不仅夺走大量生命,而且每年全球因水造成的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相当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一半。他...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13日)同志们:今天是“国际减灾日”。我们围绕“减灾的效益”这个主题,共同回顾和总结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以来我国开展减灾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展望今后一个时期减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现就我国开展减灾十年活动的情况作个简要回顾,并谈几点意见。1 我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最近十年,我国发生了多次重大的自然灾害,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到6%。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减灾工作,把它作为实现国…  相似文献   

8.
孙用和 《中国减灾》2000,10(4):21-22
(2 0 0 0年 1 0月 1 1日 )今天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活动以来的第十一个“国际减灾日”。为了推进全球的减灾活动 ,每个成员国都应在这一天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众所周知 ,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社会经济越发展 ,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开展减灾活动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抗御自然灾害的共同意志 ,各国人民都应在抗御自然灾害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 :“减灾 ,青年与教育”——特别关注森林火灾。青年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0,10(4):6-9
(2 0 0 0年 1 0月 1 2日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国际减灾活动也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自 1987年联合国第 42届大会决定 2 0世纪 90年代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以来 ,国际社会在实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 7月 ,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 ,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成就 ,原则通过了“论坛基本结论”、“日内瓦减灾战略”、“日内瓦减灾宣言”、“科学技术支持减轻自然灾害分论坛声明”等重要文件 ,提出要把国际…  相似文献   

10.
李浦元  贾文德 《中国减灾》1994,4(4):13-14,17
青海省积极开展减灾十年活动李浦元,贾文德(青海省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省约54万公顷耕地、3300万公顷草场,每年有三分之一遭冰雹、霜冻、洪涝、病虫鼠等灾害的侵袭,地震和滑坡也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牧区1。。多万头牲畜...  相似文献   

11.
搞好特困地区减灾推动全局扶贫工作林文明,王运启(河北省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1开辟扶贫工作的新途径我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燕山、恒山、坝上高原和黑龙港流域。这些地区偏僻边远、交通不便,大多为自然灾害多发区。“七五”期间,我省共...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关于1996年减灾日主题的意见1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提出1996年减灾日主题为:“城市化与灾害”(Disasters和Urbanization)21996年减灾日“城市化与灾害”这个主题将与1996年6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发表电视讲话,对我国的减灾、救灾事业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呼吁全社会认识和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规律,提高全社会的灾害救助能力,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气象灾害过渡带的存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南声 《中国减灾》1994,4(4):40-43,32
试论我国气象灾害过渡带的存在与影响李南声(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近年,特别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国广泛进行了自然(包括气象)灾害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自然灾害极为严重与频发的地区之一[1—33,区域性研究也强调各自地区灾害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 第四十四届联大通过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及《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这是继1987年12月11日第四十二届联大169号决议,确定1990—2000年为“国际减灾十年”以来的又一项重要决议,  相似文献   

16.
世界减少自然灾害会议──21世纪更为安全的世界目的世界减少自然灾害会议是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组织的,并由日本政府作为东道国,将于1994年5月23日至27日在横滨举行。减灾十年是1987年12月通过的联合国大会决议发起的,其目标是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  相似文献   

17.
国际防灾大会在日本召开国际防灾大会于1993年11月1日至4日在日本名古屋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大城市地区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及灾害管理。其中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1.城市化和自然灾害。易损度伴随城市迅速发展和增加;利用城市规划减轻自...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国际自然和人为灾害会议1993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名专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讨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交流减灾经验,讨论防灾的方法和措施。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灾害研究委员会和国际自然灾害预防和减轻协会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承办的。国际自然灾害预防和减轻协会主席穆罕默德·伊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国际减灾十年”以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减灾问题,防灾减灾逐步朝着联邦式、多系统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互利多赢的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和公众对灾害管理的认识也逐渐从单灾种、专业分工和应急管理向灾害链、综合集成和风险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20.
建立综合减灾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资源开采过度、人口大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气候环境恶化,暴雨、台风、强对流天气、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又通过地球各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继而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流行病等灾害。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20世纪的最后十年,联合国号召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提出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减灾力量,形成高效的综合减灾应急反应机制,以提高各国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由此成立了“国际减灾委员会”,在建立综合减灾机制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