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政协天地》2009,(2):93-96
13世纪到14世纪前后,在欧洲,戏剧和其它文学一样,正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元杂剧却放射出璀璨的光彩,出现了一个戏剧发展的高潮,涌现出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杰出作家,他们用自己非凡的创造才能,别开生面地为中国文学建构起传统戏剧的审美范式. 创作了《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马丽娣 《前沿》2013,(6):141-142
文学作品的获奖代表了具有评判权的文学批评家的认可,比较获奖作品的共性在挖掘作品主题的寓意方面具有启发作用。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The Echo Maker)与中国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Red Sorghum)分获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两部获奖作品不约而同地运用了隐喻,利用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视角之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角度进行解读,可见这些隐喻有效辅助了揭示两部作品共同表现的忧虑主题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曾小梦 《求索》2011,(8):254-256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其记载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五百多年历史。其中引《诗》37处(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引《诗》风尚、人们对《诗》的接受、阐释以及《诗》在当时的社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崇礼 《青年论坛》2010,(6):121-123
《景公疟》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中的一篇。作为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景公疟》一出土即引起学者们高度关注,对其内容进行过很热烈的探析。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景公疟》的疑难字词和文句作进一步的解释和疏通,希望对更好地理解文意有所帮助:1.读"(土尃)"为"敷",训为"陈";"情"训为"实情";读"愈"为"偷",训为"苟且"。认为"敷情不偷"的意思是向君上报告实情而不敢不循礼法。2.读"蔑"为"篾",训为"竹片";读"端"为"篿",即"楚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认为"制蔑端折"说的是折竹占卜的方法。3.读"堣"为"偶",认为"偶言"义同于"偶语",是指私下相聚议论。  相似文献   

6.
钟其鹏 《前沿》2010,(2):144-147
《文选》"鸟兽"类共选录了五篇以鸟兽为题名的作品,有三种创作模式:(1)简单体物,通过起兴与虚构角色来写志,物我错位;(2)多方面体物,通过比兴与对比来写志,物我融合;(3)多方面体物,通过典故与对比来写志,物我相离。探讨《文选》"鸟兽"类的创作模式,有助于提高今人的鉴赏与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史习斌 《求索》2010,(4):187-189
《新月》月刊是"新月派"这一名称的直接来源,也是"新月诗派"得以命名的原因,它是继《晨报.诗镌》之后新月诗歌同人的又一个大本营。诗歌是《新月》文学的重镇,《新月》月刊孕育了"新月诗派"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一诗歌流派诗风和形式前后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政协天地》2009,(8):62-64
《灰阑记》的作者李潜夫,字行甫,一字行道,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元代前期著名剧作家。贾仲明为其所撰陵波仙髋词云:“绛州高隐李公潜,养素读书门镇掩。青山绿水白云占,净红尘、无半点。纤小书楼插牙签,研架珠露《周易》点,括淡齑盐。”其中提供了许多信息,例如说他是一位“高隐”,深居山中,  相似文献   

9.
刘群栋 《求索》2010,(4):162-164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文选》成书以来,对《文选》的研究代不乏人。隋唐时期,是《文选》研究的繁盛期,研究《文选》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清代,《文选》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五四"以后,《文选》学衰落。以1988年第一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文选》研究再次活跃起来。近20年来,《文选》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正在形成第三次高潮。当前的《文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选》的编纂背景、《文选》的编纂者、《文选》的编纂及成书时间、《文选》的选本来源以及《文选》的文体分类等五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一书是司法思想史这一"叙述"方式的首次写作实践,有着学科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启示,提供了解读传统司法思想并加诸于现代法治实践的诉求。《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以仁道、中道及和谐三观来概括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意蕴,并以此统领"史论"全书。"清华简"等史料(新材料)、"非人物为中心的多线并行写作"(新方法)、"中国传统司法思想"(新问题)三者结合是本书最大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黄玲青  习斌 《求索》2010,(6):193-195
鲁迅、柔石编辑的《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出版史上一份值得研究的文学期刊。刊物只办了不到一年,并没有发起和承担过文学论争,也没有形成过"轰动效应",但《朝花》贡献给社会的启蒙思考和艺术诉求,却是一笔我们不应忽视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11,(4):59-59
今年1月初,一本名叫《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图书出版发行,随即轰动学界,因为里面收录的部分《尚书》篇章自秦代"焚书坑儒"之后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尚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在孔子编成之后经历了历代战火和文化灭绝。  相似文献   

13.
刘美红 《求索》2011,(7):113-115
人的面部神情("色")在《论语》中备受关注绝非偶然。真实而有效的"色"既是体现"身—心"互动的经典模式,又是"自我—他人"展开人际互动的重要媒介。在孔子看来,"色"的真实有效性不仅要求个体内在情感的倾注,还要求对客观生存情境的深刻洞察,而这些都构成了儒家德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尽管"色"的显现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但通过漫长而艰难的修身过程,我们仍然可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张明花 《求索》2013,(11):74-76
钱澄之《田间诗学》从体例上看以"《序》曰"、"《谱》曰"、"朱注"为标注,将毛、郑、朱三家相提并论,择善而从;从阐释特点来看则以名物、训诂为阐释经文的基础,具有考据特点;阐释诗旨时以尊"古序"为立场,或申说《序》说,或据《序》说而另作发明,或对《序》说存疑,或直接否定《序》说对诗篇作文学解读。《田间诗学》的这些特点在清初汉学派的《诗经》研究中具有普遍性,它反映出了清初汉学派在治经方法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赵钟云 《春秋》2010,(1):46-47
元代于钦纂修的《齐乘》,《中国方志大辞典》称其“是山东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方志.亦是全国著名方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民政部 《中国民政》2013,(9):34-34,36
民发〔2013〕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和《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暨启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的意见》(民发〔2012〕35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下分别简称《条例》《规划》),强调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确定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目标,完善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条例》和《规划》突出了政治性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时代性的目标任务,构建了创新性的制度机制。当前,要以贯彻《条例》和《规划》为契机,加强政治训练,发挥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突出基本培训,完善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强化业务指导,提高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办学水平,不断开创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纪晓华 《求索》2011,(1):189-191
元代诗词大家张翥一生经历了元代的盛衰,他的诗词创作有着相通的情感内涵。词集《蜕岩词》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多元,包含了怀念昔日歌舞宴乐生活的恋旧情结,充溢着绵丽纤婉的情感流露;相对而言,更具价值的是《蜕岩词》精致的语言中包孕着深深的人生迟暮感与浓郁的家国之悲,和看透世情、心归山林的隐逸之思,并于词中灌注了深深的"病"、"酒"情结。《蜕岩词》的整个思想倾向整体上典型地体现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伤乱情怀,反映了元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元代文人的文化心态,是元代词坛的殿军。  相似文献   

19.
赵俊玲 《前沿》2011,(20):180-184
"箴"可分为"官箴""私箴"两类。依箴谏对象的不同,官箴又可被分为君主箴、皇族箴、百官箴三类;依表达方式的不同,私箴可分为咏物箴、言志箴两类,这样的次类划分较全面科学地概括和反映了官箴、私箴创作的实际。而产生年代颇早的箴体,之所以到了明代才有了官箴、私箴的分类方法,是因为两类箴文既有统一的主题——箴诫,又有统一的底蕴——儒家思想。《文心雕龙》只认同"官箴王阙"类箴文,论述颇不全面,但却可见出刘勰辨体的努力;《文选》列"箴"一体,只选张华《女史箴》一篇,则与政治环境的变化、萧统的身份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张轶 《前沿》2010,(14):40-43
梁武帝萧衍的《易》学呈现多种思想并存的特点。南朝时,王弼《易》学影响巨大,萧衍《易》学思想主要宗于王弼,在与东魏李业兴的学术辩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萧衍本人学术兴趣广泛,对天象、律历等都非常关注。萧衍曾作《天象论》,认同"太极生两仪"是元气化生天地的宇宙生成过程,这是汉代《易》学的思路。不过萧衍又创建了有本体意味的"大体"概念,并且运用"体""用"的观点来解释万物运作,明显受到玄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萧衍重视京房《易》学的纳甲筮法,不但据此来批评郑玄的爻辰说,也以此来占筮。萧衍《易》学思想来源复杂,学术风格开放,多有创见,是南朝学术比较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