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都,是一块红色沃土。在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不仅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而且是赣南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的诞生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红县和巩固后方。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也是从于都开始的。尤其是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为支援红军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2.
正于都县地处江西赣州东部,是百万人口大县、千年人文之乡、万里长征起点。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持续激活红色基因,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加快振兴发展,奋力争当苏区振兴先行者,向着全面小康之梦阔步前进。在贡献和牺牲中铸就长征精神。于都为长征的出发与胜利付出了巨大而特殊的牺牲,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1934年10月,8.6万红军将士在于都集结、出发。为保证中央红军主力的物资供给,于都人民全力支援,红军在于都休整9天,出发的时候每人带足了一周的干粮,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周恩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长征出发地问题的说法很多。有的说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转移的出发地,长征开始是以渡过于都河为标志①;有的说,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连同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有的说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为当时红军各军团所辖部队分散在前线,地点不…  相似文献   

4.
唐正芒  冯玲 《湘潮》2016,(4):182-187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四路红军主力中,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32人,红二方面军的女战士约20余人,红四方面军女战士约2500人[1],红二十五军的女战士7人。其中,在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的两支队伍中,曾闪烁着20余位杰出湘女的身影。她们是:  相似文献   

5.
宁化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的地位不容动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化县委、县政府正在湖村镇锣鼓坪筹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并开发东方军入闽作战、澎湃县苏等革命旧址,作为在2004年10月举办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份厚礼。但却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只是江西于都,而否定了闽西长汀、宁化、赣南瑞金和于都等4个起点县的历史事实。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起点县之一,这是历史的事实。据有关党史、军史资料查证: 一是由安徽省政府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联合出版,乌传衮、马宝华主编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大事提要》第264页记载:“10月,党中央令项英、陈毅等率领部分红军留江西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21日,红一方面军和后方机关约8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6.
红九军团是中央红军中率先出发长征的部队,也是惟一一支不在于都境内集结而离开中央苏区的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7.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完全丧失了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可能,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西突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福建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中,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  相似文献   

8.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陆定一的这首诗再现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8万多人在1934年10月集结江西于都河畔,渡河长征的情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就是从这里渡过于都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相似文献   

9.
长征第一渡     
正出赣州,东行百余里,至于都县城东门,有一渡口,曰贡江渡口。82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故得名"长征第一渡"。那是一个烽火连天、风雨如晦的艰难岁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根据地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中央红军被迫进行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然而,当8万多红军战士从各根据地集结到于都县时,水深浪急的贡江却挡住了  相似文献   

10.
正明月曾照见长征路上红军的苦痛与牺牲,也曾照见他们的喜悦与胜利。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秘密渡过于都河,踏上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其间红军战士们度过了两个中秋节。在紧张的行军过程中,他们在中秋节这天做了些什么?他们是否曾抬头望见那一轮高悬天际的圆月?借由红军战士们当年写下的长征日记,我们可以具体而  相似文献   

11.
刘良 《党的文献》2005,(2):80-84
一、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的第五号命令,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显著标志;二、中央第一、二纵队和各军团的转移集结和出发行动,都是按照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和中革军委<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行事的;三、从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的发布到红军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这段时间,应视为长征的开始或为前期路程.因此,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标准,应以中革军委发布第五号命令的时间和中央领导机关和各军团转移出发的地点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赣州市委联合举办的“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念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江西赣州市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历时一年之久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终告失败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长征。宁化县在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前和转移期间,为主力红军提供了回旋余地,并在筹集资财给养、输送补充兵员、牵制阻滞敌人兵力掩护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信丰新田百石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长征第一仗,取得了第一个胜利;在这里,长眠着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在这里,矗立着长征路上第一座烈士墓碑。近日,笔者走访了长征第一仗旧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信丰百石战斗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军被迫进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有关论述中央苏区红军长征的史书论著中,都称长征初期的主力红军为“红一方面军”或“中央红军”。严格说来,这是不很确切的。因为,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在开始长征时,已经改变了部队的名称。根据历史文件记载,1934年10月10日,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时,以朱德为主  相似文献   

18.
略论赣南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央红军长征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前的今天傍晚,从瑞金、兴国、石城、长汀等地出发集结于都的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正是从赣州的于都渡河,开始实行战略大转移,离别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的.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空前壮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在历时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既不怕天空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也不怕地上几十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纵横14个省,跨越万水千山,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相继到达陕北,找到了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根据地.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西征,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力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我们苏区,以及沿途各族广大群众共同谱写的天惊地撼的一曲革命英雄主义凯歌.这次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反动派的图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正"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二万里长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粉碎敌人新‘围剿’,团结抗日救中国。"这首创作于1935年10月的《长征歌》,是第一首反映长征的歌曲,勾勒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雄伟画面。红军时期产生了大量红色歌曲并被广为传唱,完整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长征过程     
《党课》2006,(8):91-92
1934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在此前的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