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由于犯罪的情形复杂多样,自首的形式同样复杂,自首的认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同时,自首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涉及到对自首犯如何裁量刑罚的问题。因此,正确地适用自首制度,认定自首情节在整个量刑情节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刑法修改以来,自首制度在我国越来越向宽容化发展,这是符合当代刑法发展趋势和自首制度设立的立法精神的,但是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从自首制度的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对自首制度立法沿革的考察,在推动现今自首制度研究、发展和完善方面,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自首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理论将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准自首”、“特别自首”三类。人们对“接受审查和裁判”是否成其为“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被剥夺人身自由的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同种罪行的行为是否为“准自首”等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巨大差异。而刑法理论界对“特别自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我们应当加强对自首的理论研究,以期自首制度在实践中的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4.
自首的本质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后主动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节约司法资源。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司法实践中,自动投案的认定是适用自首制度中最为困难与复杂的部分。为了更加合理地适用自首制度,应当运用法学方法论中的目的解释方法,结合自首的本质对自动投案作相对理解。  相似文献   

5.
自首从宽,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刑罚制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自首从宽制度的确立。对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教育、挽救、改造犯罪分子和预防犯罪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的立法尚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自首从宽处罚等有关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单位自首制度已成为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基于单位犯罪法典化和实现刑罚目的的要求,单位应能成为自首主体。单位自首有单位一般自首、单位准自首以及单位特别自首三种类型,其成立条件具有特殊性。由于单位自首与单位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自首是相对独立的,前者成立自首并不意味后者亦是自首,反之亦然。因此,对犯罪单位、单位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分别决定刑罚。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今后的批准生效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将会获得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从而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发生重大影响。我国的自首制度应当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扩容改革,以便更有效地鼓励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坦白认罪,从而提高诉讼效益。自首扩容是顺应自首制度发展进程的扩容,体现自首本质的扩容,改进我国刑事政策的扩容。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般自首、准自首和特别自首都存在着不少可以扩容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自首行为,是对刑法问题研究的一次创新和突破,是在刑法之外研究刑法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自首行为与博弈论分析对象的内在契合性决定了自首行为博弈分析的可行性。为使用博弈论观点分析自首行为的可操作性更强,博弈模型的分析找到了多种策略组合中的纳什均衡点,为自首制度的施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不同博弈类型下自首的认定分析,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自首认定问题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9.
单位犯罪作为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在1997年已经被全面地载入我国刑法当中,虽然关于单位犯罪的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下来,但是关于单位犯罪的自首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存在着很大争议。文章通过单位自首的实质条件以及形式条件这两方面对如何认定单位自首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对单位自首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自首制度的规定存在不足。对自首的时间限定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准自首”的认定应本着立法精神,不宜做出不应有的限制性规定;翻供行为不影响自首成立。  相似文献   

11.
自首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事制度,但目前<刑法>所规定的自首制度仍存在某些不足,本文对如何科学界定自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坦白是中国刑事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表现。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结合自首的基本原理及其司法解释对坦白予以分析。在认定坦白的过程中,应当从坦白的本质出发,对犯罪分子自身的认罪和悔罪以及为司法机关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对行为是否构成坦白进行综合考察的同时,针对司法实践中适用坦白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首从宽处罚是自首制度赖以存在的关键,当今世界各国(地区)大多在其有关自首制度的刑法规定中采纳了从宽处罚的原则。但理论界在从宽处罚的根据方面的认识并不一致;而且,对自首是采取绝对从宽原则还是相对从宽原则,世界各国(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立法例。虽然我国现行刑法主要采用了相对从宽原则,但绝对从宽原则对我国刑法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典对单位犯罪适用自首制度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导致实践中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基于自身对法律的理解而对同一案件作出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决,在对犯罪单位合法权益的保护上出现了差异。从刑法理论、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需要等方面进行考察,确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既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内在精神。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唐律自首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律自首制度代表了我国古代自首立法的最高水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唐律自首制度的原则、自首的种类以及有关例外的规定,并进而提出我国现行刑法的自首规定应当借鉴唐律的某些做法,以求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对自首有明文规定,但是共犯自首有其特殊性。研究共犯供述自己罪行的范围、共犯自首与揭发或者协助抓捕同案犯构成立功的区别问题,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此类疑难问题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现行刑法规定的准自首的主体范围及特别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特别自首的行为要件及时间要件作了大略探讨 ,以为澄清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模糊与混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首制度是刑法体系中一项重大复杂的量刑制度。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为古代法代表的唐律,对自首制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形成了完备的自首制度。唐代以后各朝律典几乎完全沿袭唐律自首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认定在刑法学界的不同观点、自首的理论及法律依据,从而推导出交通肇事罪中自首情形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对处理交通肇事自首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刑法对自首的划定是缺乏明确标准的,或者说其标准不甚明确,因此在某些具体案例的运用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盲点和漏洞,使司法实践因此陷入困境.对此,除了运用刑法解释的方法来加以补救外,对相关司法解释作一定的修正、完善乃至重新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是必要的,即:以是否有报案情形为标准,可将自首分为报案型自首和非报案型自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