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老舍这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所体现的中西文学及文化的交融,包括了西方文学在作品内容、人物刻画、写作手法、创作思想上的渗透;基督教思想及《圣经》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同时,本文还论述了老舍作品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传承,包括满族文化、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及俗文学在老舍作品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从外国的渊源来说,鲁迅的文化批判、进化论、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尊重等,都受到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与西方尼采哲学等的影响,其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也可在西方现代主义创作中找到来龙去脉。在中国的文化渊源方面,“文以载道”、人和文的一致、反省精神等传统思想在鲁迅创作中多有体现,而鲁迅艺术上的诗化体式、不拘一格的形式以及精警传神的语言等,也无不与中国诗的传统和先秦诸子的散文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渗透到文学的每一个角落。意识流文学是在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流派。意识流文学作家从叙事时间、叙事模式、思维模式以及心理描写等方面大胆突破,反对虚构故事情节,主张反映真实的生活,再现客体(包括人)的实在性。通过对詹姆斯.乔伊斯在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中的艺术技巧的分析对西方意识流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做了廓清,同时为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文学的转型提供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原生状态”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所遵循的创作原则之一,现代主义创作是西方20世纪文学的产物,尽管两者产生于迥然不同的社会背景,但其作品在结构方式和叙述语调等方面却表现出相近或相像的特征。 差异的社会背景 在中国,“原生状态”作为文学术语是伴随着当  相似文献   

5.
约翰·巴思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迷失在游乐场》中的叙事特色,正体现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引证性、片面性、不连贯性和不确定性等。巴思在《迷失在游乐场》叙事结构上有很多创新,例如循环结构和对应结构。另外,叙事方式中不可靠叙述的应用使得《迷失在游乐场》中的故事之一《墨涅拉俄斯》在环环相套的叙述中讲述出来。叙述的不可靠性,需要读者不断地对叙述进行双重解码才能理解原作意图。  相似文献   

6.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一生耕耘于拯救民族魂灵原野中的鲁迅先生,将扣问自我灵魂的精髓都放入《野草》中,本文联系作者的创作心态和时代背景,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和对相关文本分析,破译鲁迅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7.
《瀛寰志略》是徐继畲撰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作为与魏源、林则徐同时期的思想先驱之一,徐继畲对当时世界地理的认识、对西方文明的看法以及对西方国家强弱形势的考察,在《瀛寰志略》一书中都有比较突出的体现,构成了徐继畲西洋观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国思想界所达到的认识程度和所取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历时三百余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分裂、动荡、转折的重要时期。文学同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等一样,无不显现出转折时期的一些特征。它既是对先秦两汉文学的反叛与扬弃,又是对后世隋唐文学的发初与开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比较解放的时期。汉董仲舒以来学术上“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儒学一统天下的禁铜土崩瓦解,思想界出现了自由与开放的新气象。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所说:“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和鲁迅都是叱咤文坛的现代派作家,他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德伯家的苔丝》与《祝福》分别是哈代与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的目的,题材的发掘、苦难主题的突出、写作手法的运用,作品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的底蕴等等方面对其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浅议《莳萝泡菜》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她观察敏锐,描写细腻,尤其体现在对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以《莳萝泡菜》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探究作家的写作特色,以展示曼斯菲尔德对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孤独者:卡夫卡及其长篇小说的主人公陈遐没有卡夫卡,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不可想象的。他以洞察幽微的慧眼窥见了现代西方社会蕴藏着的精神危机,并以其朴实无华的笔描画了一个神秘莫测、难以索解的异化世界,由此奠定了他现代主义文学鼻祖的崇高地位。然而卡夫卡生前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对《野草》中体现的个体心灵上的颤栗、恐惧以及挣扎等情感予以分析,并结合民族文化心理上的特点予以透视,指出在《野草》里那种个体挣扎的背后具有文化心理上的现代性承载和价值重塑。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其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修辞方面,《狂人日记》更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含蕴层面对其隐喻表达艺术进行解读,试探讨其中的人物意象及主题意蕴的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人们都从思想价值及史料价值上研究《颜氏家训》,而很少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它,本文从形象性、情理性和审美性三方面对《颜氏家训》的文学特征加以探讨,以便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卢梭是在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文学巨匠。他的《新爱洛伊丝》、《爱弥尔》和《忏悔录》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忏悔录》又是其中最为重要、广为传诵的不朽之作。在《忏悔录》中,作者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从而使该书成了一部别开生面、史无前例的巨著。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正是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我国的政治学家也认为,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看,协商民主也是当代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发展之一。协商民主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存在着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如今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才测评古来有之,我国古代在人才测评的思想和理论发展方面建树颇多。有如“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等等,体现了古人对人才测评内涵的认识。三国时期刘劭所著《人物志》对人才测评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1937年,美国学者将其译成英文,书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进入现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也在西方率先发展起来,并日益走向成熟。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才事业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也逐渐在中国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8.
在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作品《红线》中,女主人公鲁丝的文化身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杂糅性:她是位地道的澳大利亚女性,但非常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到中国与沈复灵相识后,受启于佛教转世轮回的思想,与沈一道成为《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转世,在今生续写了两人未了的爱恋。从杂糅性的概念、杂糅视角的特征,以及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启示来分析鲁丝的生存状态发现,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中澳文化的平等对话,而无所谓到底谁是主流秩序。  相似文献   

19.
西方的恐怖小说起步较早,发展完备,美国的斯蒂芬.金是顶峰作家。中国的则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逐渐兴盛,李西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恐怖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黑暗的另一半》和《血钞票》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恐怖主题,气氛和意象的不同,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文化背景,文学传统和读者接受方面,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恐怖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理论家兼作家型的“两栖”文学名家是不乏其人的,诸如鲁迅、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茅盾、臧克家、何其芳、陈荒煤、王蒙等等,然而更多的情况是有人宜于成为多有建树的理论家,有人宜于成为作品等身的作家,二者很难兼而有之。特别是在当代文坛上,既从事理论研究又操文学创作且卓有成就的“两栖”文学大家,更是寥若晨星。而林先生可以说是这“两栖”人物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以其学术理论专著(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鲁迅与中国文化)、《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