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部分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回落,贷款成数越高的购房者,抵押贷款违约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大.抵押贷款风险属于公共风险的范畴,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看,政府干预具有合理性.在住房金融机构加强自身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调控机制和政策体系,鼓励居民自有住房消费,通过奖励贴息、提供担保、完善公积金制度等手段,切实防范和化解住房消费抵押贷款领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曾引发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其直接原因是抵押借款人违约。金融危机以来,随着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不断演进,如何根据抵押人及其行为信息有效判别贷款违约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积累,住房按揭贷款在个人贷款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通过应用经济统计学中的判别分析法,构建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计量模型,对实证数据回归分析,探究了影响违约风险的实证因素,提出降低个人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对策:加强借款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甄别,实行严格的贷前审查;依据风险收益原则,实行差别化经营方针及风险管理策略;建立、健全个人抵押贷款信用担保体系,保障违约贷款及时得到偿付。  相似文献   

3.
预期违约包括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两种。预期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的相关制度有不少异同之处。虽然我国的法律体系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但预期违约制度对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合同法的立法者应将其吸纳。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亚洲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初步分析。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确保市场流动性成为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进程中,有必要通过丰富亚洲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完善市场微观结构,实现投资者多样化,建立法制化,市场化的监管体系以及积极发展亚洲债券基金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环境,逐步提高亚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从《公司法》《证券法》立法沿革上看,还是从《刑法》条文文义上看,欺诈发行私募债券都应受到刑法规制。私募债券和公募债券具有同属性,私募债券同样具有债券的基本功能。欺诈发行债券罪是典型的法定犯,具有行政刑事二次违法性特征,且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严厉打击欺诈发行私募债券犯罪行为,不仅有利于维护债券市场的有序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债券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鉴于银团贷款数额大、期限长、风险高的特点,为了避免信用风险,保证贷款及时收回,采用交叉违约条款已成为银团贷款实践的惯例。交叉违约条款作为重要的保护性条款,可以保证当借款人出现财务危机或其他不利情形时,银团能够不迟于其他债权人采取救济措施,保证行动的及时性,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银团的利益。但近年来,交叉违约条款呈现被滥用的趋势,其公平性遭到众多学者的诟病。为此,应当从交叉违约条款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性质出发,分析其法律效力以及适用此条款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而从不履行主体、违约债务性质、违约性质及违约金额等方面对交叉违约制度加以完善,限制交叉违约条款的滥用,以平衡贷款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鉴于银团贷款数额大、期限长、风险高的特点,为了避免信用风险,保证贷款及时收回,采用交叉违约条款已成为银团贷款实践的惯例.交叉违约条款作为重要的保护性条款,可以保证当借款人出现财务危机或其他不利情形时,银团能够不迟于其他债权人采取救济措施,保证行动的及时性,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银团的利益.但近年来,交叉违约条款呈现被滥用的趋势,其公平性遭到众多学者的诟病.为此,应当从交叉违约条款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性质出发,分析其法律效力以及适用此条款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而从不履行主体、违约债务性质、违约性质及违约金额等方面对交叉违约制度加以完善,限制交叉违约条款的滥用,以平衡贷款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壮大,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开始集中爆发,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的现实问题也随之凸显。当前,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法律地位的定性不清晰,出现债券受托管理人无法获得全体债券持有人充分授权、独立性较弱等问题。因此,要明确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信托受托人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职责,以便完善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  相似文献   

9.
预期违约制度独创于英美法系之中并发展至今,旨在解决合同履行期限到来前违约危险存在时利益平衡问题,目前中国学界在采用与否以及如何与大陆法系传统相融合的问题上尚存争议,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作为两大法系妥协与融合的产物,无疑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应借鉴其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以求平衡当事人利益并促进国际经贸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评价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违约源于英美法系,是英美法以判例发展起来的特有制度.它是合同法上违约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合同法>在继承大陆法系基本框架和体系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和借鉴了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但是<合同法>确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在立法规定和司法适用上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对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进行评价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资本化是水资源市场化的高级形式。现行水资源资本化法律制度存在总体制度供给不均衡、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缺失等缺陷,使水资源资本化法律规制的完善具有必要性;同时,现行水资源立法体系较为系统、水权交易方面较为成熟的实践基础以及国外水资源资本化的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为我国水资源资本化的法律规制提供了可行性基础。水资源资本化的法律规制包括基础性法律制度即多元化主体的管理机制、可交易水权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以及核心法律制度即水资源资本化法律监管机制的建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长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发行市场规模偏小、交投不活跃、交易所市场发展缓慢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债券市场的规范瓶颈有关。例如,债券发行过分偏向某些特殊企业、债券市场监管权的不当分割、发行与上市的不当管制、交易性保护机制欠缺、救济性保护措施不完善,等等。解决债券市场的法律瓶颈,将使中国公司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为风险社会,公共财政为公共风险的规制提供物质保障,为公共风险的防控提供公共资金,"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形成了"共生"与"继生"的复杂关系.因应公共风险防控需要而产生的税收优惠措施和紧急税制等税法制度,预备费和预算调整制度等财政法制度,以及财政管制和经济统制等相关措施,均需受到宪法控制.将公共风险的防范机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尤其是将公共风险的财税法规制措施纳入"合宪性控制"之下,此为新时代财税法领域的重要宪法课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公司债券发行有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两种方式.公募发行实行注册制,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募发行和交易监管的核心.私募发行包括一般私募发行和144A私募发行.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美国公司债券公募和私募发行制度,总结出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成功经验为:灵活自由的债券发行制度,充分的信息披露、完善的债权人保护机制和对发债公司高管违法行为的严刑峻法.  相似文献   

15.
效率违约是经济分析法学派的经典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如果履行成本大于因违约所应支付的损害赔偿金,那么违约就是有效率的。其将合同法从惩恶扬善的工具变成了合理划分商业风险的法律手段。此理论一度为美国司法实务界所崇尚。然效率违约并非真效率,这种理论只有在满足绝对条件情况下才能实现,但是无论从效率违约的前提假设基础,还是从合同法本身的制度设计而言,效率违约非效率,实乃悖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0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首次明确对预期违约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应当承认,这一制度的立法和实施,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法律的公平、效益和安全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十多年来,这一立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审判实践中都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预期违约指的是履行期限届满前违约,因此它表现的只是违约的主观愿望,是准备违约,是违约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而违约的事实却根本没有发生,这就不存在违约;由于预期违约中的所谓"违约"既无法律和法理依据,也无事实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又很难操作,因而不应当追究违约责任。为此,笔者认为,该制度弊多利少,眼下不宜建制适用。  相似文献   

17.
税收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税收债权关系的学说被广泛地认可和运用,我国<税收征管法>引进了<合同法>的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税收关系既为公法上之债权债务关系,也如私法上之债权债务关系一样存在着违约问题,同样也存在着预期违约问题.所以,在现经济时代,对税收债权的预期违约问题的规制也如<合同法>中的规定一样重要,前者应在借鉴后者基础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现有法律机制的运行不畅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必须走法治化改造道路。在社会层面(私权角度)重视法治文化环境的培育,促进公民、新闻媒体以及全社会层面的自律意识和公平正义理念的形成;在国家层面(公权角度)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法治手段的完善,形成良性立法、相关法律制度健全,政府依法行政、应对处置能力提升,公正司法、社会冲突化解有效的"三位一体"的法治局面。  相似文献   

19.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更易引致垄断现象,掌握系争数据可能为强化抑或阻碍市场竞争的双刃效果,数据的收集、处理、利用等环节会相互作用和反馈循环,从而对市场竞争产生叠加、聚合影响力。价格中心型反垄断法框架不能有效规制数字市场的垄断行为,以价格因素作为竞争损害的判断标准,忽视了“强化优势地位”要素,将干预延迟到平台获得损害竞争的市场地位之后,降低了反垄断法的法律效力和社会效果。《〈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增列数据因素进入反垄断法分析框架,标志着规制数据垄断行为的法律路径发生了转向,然而,小修小补的法律路径,并不能完成对数据市场垄断行为的有效规制。规制数据垄断应重构既有的反垄断法分析框架,体系化构建规制数据市场的竞争损害行为:利用数据可迁移性可以降低同时使用不同平台的用户转换成本,设置安全港规范实现数字市场的利益平衡,将相对优势地位和必要设施原则纳入反垄断法,同时以规制思维弱化事后处罚机制,以事前、事中、事后周密而细化的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20.
预期违约制度的比较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期违约是为了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风险而建立的一种法律制度。它原是英美法中的特有概念 ,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规定最为完备。《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吸收了英美法的经验 ,对其做出了规定。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与英美法、《公约》都不同 ,尚未达到融会贯通、浑然一体的效果 ,其逻辑上的统一性、严密性和适用性都存在着问题。对比分析美国《统一商法典》、《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我国《合同法》的预期违约制度 ,进一步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