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范集体“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梅县针对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上存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监督不到位,少数村财务管理混乱;资源性资产底数不清,产权界定不明晰,有的还存在着产权纠纷;处置集体资产不民主,个别干部搞"暗箱操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监督管理,是当前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集体"三资"规模加速扩大,对农村集体"三资"加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江苏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微腐败"多发易发,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村务公开内容不细不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化时期,它主要由村级经济所拥有的资源性资产、实物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所构成。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工作政策多变,集体资产几经分合,导致流失现象严重,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之所以特别强调农村的"三资"管理,目的就是要让农村集体经济起死回生、转弱变强,从而全面推进"三农"建设,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在蒙山县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成为了预防农村腐败的"净化器",筑牢了农村干部的"防腐墙"。 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俗称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的老家底。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资"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采取"查、审、晒、督"四字工作法,全面推行农村"三资"阳光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查"廉自2012年开始,椒江区着重把好三个关卡,重点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把好清查登记关。对农村集体账内账外的资金、资产、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账内资产做到账物、账账、账表相符,账外资产在清理核  相似文献   

6.
党建动态     
正崇左江州区"三项制度"规范村屯干部管理崇左市江州区创新推行村财镇管制度、惠农指标票决制度、村级干部量化管理制度等"三项制度",给村屯干部戴上了"紧箍咒",切实加强和规范了村屯干部管理。村财镇管制度要求村屯集体收入上交乡镇财政所财管中心,支出需向镇政府提出申请,由村屯理财小组、(居)委会主任、包村干部进行审核,提出具体意见后呈交乡镇长审批;惠农票决制度则把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农村(城镇)低保指标分配、救助救灾款物发放、廉租房安排、一事一议等11个群众敏感的民生问题项目列入票决范围,阳光操作,村务决策崇左江州区"三项制度"规范村屯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五项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一是完善村级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制度。规定凡属村级财务收支事项,在财务结报后的次月15日前,通过固定的村务公开栏,逐笔公开且公开时间不少于15天。二是健全违反村级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工程管理,以及村级民主决策和村务公开有关规定的,除实施取消评优评先、  相似文献   

8.
吴坚 《今日浙江》2013,(9):46-47
绍兴县是"中国经济百强县",农村集体"家底"殷实。但钱多亦有烦恼。前些年,陆续有村干部因为在"三资"管理中违纪违法受到惩处,一些群众则怀疑村干部在管理和处置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时有"私心杂念"、有"猫腻"。有关此类的信访、举报不断。而大部分村干部又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村民办事,到头来反而受到村民怀疑,感到委屈。如何让百姓放心明白,还干部一个清  相似文献   

9.
任显智 《重庆行政》2013,14(3):77-78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是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政治、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和保障,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做好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分类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成员资格认定、规范股权管理、完善治理结构和现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加快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本市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该条例将上海市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创新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并通过法律的形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保证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的  相似文献   

12.
农村“钱袋子”:要“鼓”,更要“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资源、资金、资产事关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着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农村"三资"现状如何、监督是否到位,让农民"钱袋子"持续鼓起来的路径和突破口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努力使浙江农村集体经济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艳丽。  相似文献   

13.
吴霞  彭力 《岭南学刊》2001,(1):55-58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近两年广东省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4661亿多元.管好、用活这些资产,对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对广东省的调查,就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营运的形式、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谈些粗浅看法. 一、广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营运的形式 根据我们 对广东各市县的调查,在多年的实践中,各地对集体资产的营运和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徐娟 《人民政坛》2014,(12):38-39
<正>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农村"三资"的管理不规范、不完善,渐成基层腐败频发区域。前段时间,湘西吉首市的一名村干部在因贪污公款被查后,依然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当村干部不就是为了捞两个吗,这怎么还违法了?""村干部捞钱不违法",讲出这样话的村干部,说他是  相似文献   

15.
李蕊  牛月 《人民论坛》2024,(3):52-5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管好用好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素的农村集体资产。当前,一些地区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面临管理手段单一、理念陈旧、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亟需依托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转变轻视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陈旧理念,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兼顾集体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对于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产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请问王副镇长,目前我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还有一部分资产权属不明、手续不清,造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难以界定,镇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去年10月份,在龙海市程溪镇人大议政室内,镇人大在听取镇政府关于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汇报时,代表叶高生提出询问。如何破解乡镇人大代表履职难点,不当"花瓶"代表,让他们切实履行代表职务?程溪镇人大主席团首先抓好村代表活动室建设,让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村务监督委员会就是我们的‘小纪委'。"这句话表达了罗山县竹竿镇广大村民的心声。2014年12月,竹竿镇各行政村通过换届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集党务、村务、财务监督于一身,成为村"两委"之外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第三方"。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和村干部勤政廉政等事项成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重点。一年多来,村务监督委员会以扎扎实实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改革呼唤监督"及时雨"竹竿镇在各行政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始于2010年村"两  相似文献   

18.
钟瑛 《北京观察》2012,(6):12-14
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程度低及产权分布不合理,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化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福利的改善。因此,广大农民具有发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以保护好村级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以江苏无锡市为个案,在分析了双层经营体制下村级集体产权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在城市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市化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剖析,认为产权量化程度低与产权分布不合理是城市化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的根源,因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集体资产产权的量化程度以及合理分布集体资产产权。  相似文献   

20.
短讯     
《中国民政》2013,(6):62-64
社会救助与救灾 福建省尤溪县西滨镇三项制度规范农村低保管理。一是建立镇村两级责任人挂包责任制:二是建立经济审查和扶贫帮困相结合制度;三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