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日前,2009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全球智库峰会。智库是专业从事决策与政策研究、咨询、建议的机构,对推动政府的决策科学化、公共政策完善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张述存 《政策》2016,(1):56-58
<正>高水平的智库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为新时期加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加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的地方智库主要还是以官方和半官方为主,民间智库发展比...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中国举办第一届全球智库峰会至今.中国智库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三年.而今“智库”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知识界和精英界的热门词汇。在学界,智库研究从不为人重视的“冷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跨学科的显学。在业界,无论是官方智库还是大学研究机构纷纷寻求智库发展的新模式。一批以建设现代化智库为导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的研究机构迅速成立。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发挥好智库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党校参与智库建设提出了要求,党校的科研定位从"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党校是党的思想库、政府的智囊。党校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保存及  相似文献   

5.
<正>6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泰国、老挝、缅甸等14个国家的智库、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务实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中外专家分别就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中南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难题条件下,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库是干什么的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并为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是一个研究团队,而非自然人。概括地讲,智库  相似文献   

7.
智库反映一个国家的智慧能力,彰显一个国家软实力。我国智库建设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但是,在当前智库建设轰轰烈烈的发展态势下,智库建设需要冷思考。为此,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智库建设要处理"智"与"库"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精"与"众"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走向健康发展道路,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慧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智库发展迅速,然而受西方学者关于智库"中立"、"去意识形态"等话语影响,国内学者对智库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智库是否完全中立,历史自有说法,我们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考察智库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薛澜:智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智库必须关注的核心。赵弘:就民办智库本身,还是应当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服务于政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叶檀:如果真的让中国的智库产生影响,还是应该为研究机构"松绑",为智库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为了推进智库体系由"旧"向"新"转型。从理论层面讲,现代智库是独立运行的非营利机构,它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决策为主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智库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交替繁荣的过程中,智库体系逐渐完善,智库功能与作用不断丰富。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在当前历史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承担着促进公共决策全面科学化、民主化的使命。然而,现有决策体系的封闭性特征导致智库的影响力难以被准确评估,在中央意志与制度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智库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偏差,令新型智库的建设面临内容与渠道、建议与参考、基础与应用、市场与立场四对深层次矛盾。破解新型智库的建设困局要从决策咨询的制度化着手,有针对性地开放建议渠道、培育思想市场、建立"旋转门"、增加官方反馈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总而言之,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要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徐之顺 《群众》2014,(11):64-65
<正>当前,我国智库建设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智库一般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多元性、竞争性、建设性等重要特征。我国智库建设既要遵循世界智库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准确把握智库建设的"中国特色",探索一条更适合自身特点的智库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社会智库近年来虽然在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智库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社会智库如何提质增效、规范发展呢?《意见》出台后,有关专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徐家良从社会智库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方面开出了"药方"。"社会智库的相关章程中要明确会员代表  相似文献   

13.
刘铭 《公安学刊》2014,(2):30-32
警察院校智库在警务智库体系中的定位应为高端警务智库,它是警务智库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与普通高校和国外警察院校相比,我国警察院校智库有其自身的特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国警察院校智库的建设应以高端警务智库为功能定位,发挥"外脑"和引导舆论的作用,注重智库成果的思想性和影响力,优化设计智库组织规划和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劲民 《前进》2014,(1):18-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由此可见中央对智库高度重视,对建设高质量智库充满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越来越大。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决定》精神为我们努力建设地方政府高质量智库、进一步做好政策咨询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的背后都有智库做出的的巨大贡献。我国历来重视智库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更是加快了建设中国特色智库的步伐。社会主义学院加强智库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独特优势的展现。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员,社会主义学院智库是服务党委、政府和统战系统科学决策的智囊团,服务基层和党外人士的重要机构,它必然会在培养储备智库人才、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社会大众、开展对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强调"完善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13)
<正>时至今日,智库体系进入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智库面临官办智库大而不强、高校智库曲高和寡、民间智库弱而无力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摆在民间智库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今,智库成为一种"全球现象":2016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总量已达到近7000家,涵盖国内经济政策、教育政策、能源政策、卫生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祝继法 《台声》2014,(7):72-73
<正>6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两岸30多家智库、学术机构及涉台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12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两岸关系:理论创新与深化合作"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共商两岸难题。6月27日,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3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机构,在中国古代应该是没有的。但如果论向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则以下两种情况较为常见:一是某些官职具有咨询、参议与信息搜集整理等方面的职能,为君主或长官决策提供服务,其职能与智库类似;二是古代知识分子以个人身份为君主或长官出谋划策,这些人形成一个群体,便自然成为一个智囊团。这两种情形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重叠,比如,长官有时可自辟僚属,这些僚属一方面在封建官僚体制中拥有一定的职位,为国家而工作,同时他又与长官  相似文献   

20.
<正>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智库"则是大量智力资源集结和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发布实施,吹响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集结号"。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智库建设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