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1968年秋—1971年秋)杨健在1968年9月底,《人民日报》社论宣布“全国山河一片红”,随着“文革”夺权阶段的结束,红卫兵的“历史任务”也完结了。在这一年10月,工宣队开进各大中学校校园,并着手重建“模范红卫兵”...  相似文献   

2.
2014年1月12日,老红卫兵宋彬彬面对面向“文革”中受到伤害的老师和同学道歉。这是继陈小鲁去年10月“文革道歉”后,又一起标志性的道歉事件。陈小鲁是陈毅之子,组建过“文革”首个红卫兵联合组织“西纠”。宋彬彬为中共上将宋任穷的女儿,1966年在天安门城楼被毛泽东接见,因毛泽东建议其改名“宋要武”,一夜成为著名的红卫兵领袖。在她被接见前的10多天,宋彬彬所在的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该校红卫兵打死,成为“文革”时期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师。“宋要武”的迅速走红,使该行为开始被各地红卫兵模仿,批斗毒打教师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3.
红卫兵运动与“文革”前的学校教育卜伟华“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运动,犹如一股强劲的狂飚,曾经一度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成为造成全国大动乱的重要因素。红卫兵运动造成的影响巨大,涉及的人员众多,这里面的历史教训确实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总结。红卫兵运动不是凭空产...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音乐杨健红卫兵歌曲的音乐背景——工农兵文艺运动中的群众音乐红卫兵歌曲不是在“文革”运动的某一天突然产生出来的,它必然是某一种音乐继承与发展的产物。红卫兵歌曲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艺术继承,是自1962年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  相似文献   

5.
红卫兵运动     
《传承》2006,(Z1)
红卫兵成“文革”主力军“文化大革命”的凶猛烈火,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红卫兵运动点燃的。红卫兵最早于1966年5月下旬出现在北京,初时只是惩治社会上的小流氓,尚不是“文革”的主力军。到了8月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表示“热烈的支持”的信后,红卫兵运动迅速席卷全国。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他的胳膊上第一次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从此“,红卫兵”的名字变成了正式的名称。红卫兵最辉煌的时刻是在1966年的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先后八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万红卫兵,他们的造反精神得到了伟大领袖的肯定。而数以…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6,(Z1)
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八次接见了l100万红卫兵。此后,红卫兵运动迅速风靡全国,从而“燎原”了整整十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在红色海洋中,红卫兵高呼要一辈子当保卫毛主席、保卫中国共产党、保卫祖国的红色尖兵。当时,在天安门城搂上的北大红卫兵提出要让毛主席讲话,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手里拿的不是毛主席语录吗?那上边都是毛主席的话。”据一些红卫兵回忆说,在历次检阅中,讲话的一般是林彪,毛泽东只破例开了一次口,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句“:红卫兵万岁”,回应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毛主席万岁,万岁…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话剧(续)杨健红卫兵话剧与工农兵文艺的关系红卫兵戏剧总体上是学生业余戏剧运动的范畴。它不可能不受到“文革”前夕的工农兵文艺和阶级斗争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1966年运动初,广泛兴起的红卫兵早期文艺宣传活动:对口词、三句半、锣鼓群,都...  相似文献   

8.
“文革”10年间,异乎寻常的现象迭出。其中之一,就是群众组织创办的报刊铺天盖地,这与全国官方报刊种数锐减恰恰相反。据初步估算,类似《红卫兵》、《东方红》、《造反者》这样的红卫兵报刊,竟有5000种之多。这些报刊是山头林立的各红卫兵组织的喉舌,是“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狂热浪潮下的变异文化现象。它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年,然在其初创、发展、鼎盛、衰亡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轶闻。  相似文献   

9.
在后人看来,红卫兵在“文革”中的行为和表现是不可思议的,大破“四旧”、四处抄家、鞭打师长……为何在一个有着保守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里,千百万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会表现得如此反常、反理性?其原因尽管复杂,但海内外的的许多研究者基本都认同这一点,即正是“文革”前和“文革”初期的社会文化氛围塑造了红卫兵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他们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发生严重偏差,并因而做出种种非理性的举动。  相似文献   

10.
“以红卫兵取代共青团”的历史公案前不久有位来访者,提出了文化大革命中江青一伙,妄图以红卫兵取代共青团这桩历史公案,不禁引起了我的回忆和思考。现据我所闻所见和手边保存的资料,将它记述如下:江青一伙利用工作组问题首先把矛头指向团中央1966年6月3号,中...  相似文献   

11.
红卫兵运动     
《传承》2006,(4):61-61
“文化大革命”的凶猛烈火,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红卫兵运动点燃的.红卫兵最早于1966年5月下旬出现在北京,初时只是惩治社会上的小流氓,尚不是“文革”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读了“老红卫兵”徐浩渊的《见证与反思:一个老三届人的自述》一文(《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6期、1998年1期连载),不禁沉浸在距今已是30年的那段历史中。1997年初冬的午后,日头已斜,仿佛“白头宫女说玄宗”的岁月,然而禁不住要问:“受伤的程度与抗...  相似文献   

13.
交通信号中“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为什么不能颠倒? 在交通规则中,“红灯停、绿灯行”是一条最重要的规则。不但公路交通如此,铁路交通也是如此;不但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是如此。为什么世界各国这样一致呢?难道就不能颠倒过来,变成“红灯行,绿灯停”吗?记得在“文革”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传说。红卫兵到处“破四旧”,于是也把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作为“四旧”企图破掉,改成“红灯行、绿灯停”。认为这样才是革命的。这一问题反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总理对此十分重视。于是召见了那些红卫兵,听取他们的  相似文献   

14.
从终极关怀回到现实关怀──“人文精神”讨论与红卫兵理想主义反思刘怀昭近一两年,但凡读读书报的人都对诸如“人文精神”、“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终极关怀”,以及“失落”、“精神家园”等词耳熟能详。这些话题大致覆盖了近一两年来知识界的热点,而最近几期《读书...  相似文献   

15.
荣斌 《春秋》2010,(1):16-19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时.我是烟台师专的一名学生。那年8月下旬。北京有一些红卫兵到烟台“串联”,我们才知道全国许多“革命师生”都到北京去“大串联”了。8月下旬,经同学们一再要求,烟台地委同意我校全体同学集体去北京“学习文化大革命”。8月29日晚,我们从烟台火车站集体乘车.30日在济南换车.31日上午9点多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6.
失踪与幸存     
失踪与幸存艾晓明朱学勤在去年十月的《读书》上发表文章《思想史上的失踪者》,提到在1968年前后,上海一些重点学校的高中生,较早发生对“文革”的怀疑和独立思考,逐渐发展为青年学生中一种半公开半地下的民问思潮。他把这群人称之为“思想型的红卫兵”,或更中性...  相似文献   

17.
对话:“老三届”与“老五届”■丁东赵诚丁东:红卫兵当中,有“老五届”和“老三届”的区别,这很值得研究。所谓“老五届”,是指1966年“文革”开始时在校的大学生,又称66至70届大学生。“老三届”是指“文革”开始时在校的中学生,又称66至68届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从来就有刮风和走极端的坏习气。鸦片战争以来屈辱的历史,使一些中国人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致喊出了“全盘西化”这样极端的口号。 中央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后,学术界又新增了一种“极品”——“极市场”。一些。人抛开“社会主义”四字,单讲“市场”,奉市场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视“竞争”为无所不能的仙气神光。象当年狂热中的红卫兵把“造反”当成口头禅一样,但凡有人对“市场”、“竞争”略有微词,他们即手执教鞭或大棒上前一顿挥打。打出了名声的,即有“某市场”、“某股份”、“某破产”、“某失…  相似文献   

19.
清华园1968“百日武斗”记实李玉琦清华大学是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能够在这里教书和读书的中国人,都非寻常之辈。至少可以说都是一些高智而的人。然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们,却在1968年夏天把一座高雅幽静的校园。变成了一个长达百日的武斗战场。一些儒雅的莘莘学子,竟成为自相残杀的猛士。这互相残杀的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兵戌相见的双方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奉同一个人为最高领袖。然而在那非常岁月中,互相攻伐双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战士,竟会那么投入,那么执著。不能否认,这其中有些人施加了阴谋和欺骗。问题在于这些“上当者”,并非目不识丁,缺乏教养的人。诚然,在那场恶梦过后,有许多人都感到懊侮,但是在懊悔之余,是否能多想一些问题呢?为了这难以名状的遐想,也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清理“文革”所造成的一系列废墟的工作,我们还是重提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吧。为独揽大权挑起战端在1967年春天,随着全国“夺权”活动的开展,清华大学的井冈山红卫兵团内部也逐渐因为一些观点上的分歧,显得内部不是那么协调了。在这种情况下,井冈山红卫兵负责人喇大富,凭借自己在“文革”初期“造反”的历史和在红卫兵中的实力,排斥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话剧杨健红卫兵戏剧运动的高潮发生在1967年夏季。此时代表个人权威的中央文革尚未完全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也未能完全控制运动局面。一方面,运动已将前年的文艺打成文艺黑线,另一方面革命样板戏亦未能一统天下,使随之而起的红卫兵文艺得以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