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大作为民意机关,必须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把反映民意、关注民生、实现民愿,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求在全省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达到“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陈小强 《重庆行政》2010,12(4):53-55
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重庆作为西部直辖市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直把民生问题的解决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民生政府的打造,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初步显现出具有重庆特点的民生政府范式。  相似文献   

4.
李涛 《云南人大》2008,(1):33-34,36
近年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职权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履职的重要工作,每年都有重点地选择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监督丁作。2007年,重点选择关系民生问题的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听取和审议了红河州人民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7,(17):1-1
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这表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民生问题乃社会各界关注之焦点。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于今年新年贺词中着重提到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正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主流话语。而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古代贤哲的  相似文献   

7.
郭隆 《北京观察》2011,(12):12-13
2011年,北京市政协继续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方面,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作为政协工作的着力点。民生,国之大事,不可不察。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省“两会”关于“着力改善民生”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必须紧密结合辽宁实际,把解决重点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民生工程”,在发展振兴过程中让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省检察院决定在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9.
李维 《传承》2013,(3):106-107
生态移民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围绕生态环境退化和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的民生问题而展开,解决生态移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后续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生困境的突破口和试验区,需要坚定不移、强力推进、狠抓落实,保证民生计划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民生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怀军  李俊斌 《前沿》2009,(8):136-138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不断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七条:在民生理论创新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革命和改革中解决民生问题;在"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中解决民生问题;在构筑相关制度、体制、机制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运用科学的民生工作方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借鉴前人和别国经验教训中解决民生问题。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当前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8,(18):26-26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民生问题不解决,社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切实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时安 《传承》2012,(1):72-72
在“民生热”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一些“冷思考”。解决民生问题I必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必须注重民生问题的多面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才让塔 《人权》2010,(1):31-3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强调要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体现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思想和决策。2007年召开的人大会议通过的有关立法中大多是涉及民生的立法,说明民生问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和政府今后所要进行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民生中的社会保障是法治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陈立生 《传承》2012,(13):4-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关注民生和重视民生,为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发展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民生思想。通过对我党成立以来中央领导集体解决民生问题所做出的探索和发展进行梳理,并将他们分别置入不同的阶段加以解析,试图为我党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j坚持把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作为妇女儿童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重点领域、实施民生工程,努力让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相似文献   

17.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必须以清晰的、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作指导。这就需要在理论上彻底澄清"民生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事情,过去没有民生问题或民生问题解决的很好";"民生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应该解决的事情,不能引入市场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程度越高越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高福利民生"等四大误区,剔除干扰我国民生事业的错误思想观念,从而推动我国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佘俊 《人大研究》2012,(4):13-13
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离开了人民.人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人大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此,关切民生应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着眼点。首先,要广泛收集民生情况。通过信访渠道、调研和视察渠道、代表联系渠道、走访代表和选民渠道、代表提建议渠道等,客观全面地收集到本地区的民生情况.为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基础。其二,要研究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田羊 《中国人大》2013,(24):35-35
家住湖北省宜昌市长阳老城区的覃婆婆,再也不用担心菜炒不熟了,因为天然气公司已通知她,管道改造已完成,供气趋于稳定。这项民生工程正是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人大监督推动落实的结果。宜昌人大始终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监督工作的立足点,有力推动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民生大如天。然而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改善民生也需要大量投入,有限的财力如何在这两种需求之间作出选择?衢州市通过自身特色发展夯实惠民工程物质基础,通过民生工程实施实现成果共享,使解决民生问题的很多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衢州财政预算中安排民生支出比重达69.3%。省委书记赵洪祝不久前在衢州调研时说:“衢州的财力虽然不是很强,但在改善民生方面是不遗余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