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锋队》1996,(12)
叶剑英回忆长征的艰险历程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提出,让叶剑英同志来当参谋长。毛主席和周恩来商量同意,我就去了。过草地的时候,红军分成左右两路行动,我们在右路,张国焘在左路。从毛儿盖出发时,陈昌浩强调困难大,草地走不过去,我说我愿当开路先锋。毛主...  相似文献   

2.
这是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之一。1935年9月,红军长征跨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抵达阿坝和巴西地区。这时,张国焘却再次要红军改变行程,重新南下。自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来,张国焘依恃自己人多枪众,屡次想使中央红军改变北上方针。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开会再次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9月初,张国焘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这一天,张国焘亲笔写了一张条子给毛泽东的机要文书孙开楚,并派自己的机要秘书前来借阅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沙窝召开会  相似文献   

3.
1935年4月,张国焘擅自决定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向岷江以西进发,于6月12日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两军会师后,中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分两路北上,并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可是,当两路红军刚过了草地,张国焘又擅自命令由他率领的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掉头南下,重新越过草地向川康边退却,并于10月5日在卓木雕另立中央。结果,使红四方面军在不  相似文献   

4.
《党史天地》2007,(8):60-61
陈昌浩因一文章大动肝火、出口伤人 毛泽东对洛甫说:“等待、忍耐、斗争” 松藩战役后,红军只能穿越草地北上,由于张国焘设置障碍,红一、四方面军的矛盾不断爆发、尖锐。陈昌浩,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也被卷进去了。  相似文献   

5.
两次过草地     
我同广大红军战士一道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恶果,使我不得不和许多战友一样,被迫地过了两次草地。准备过草地一九三五年六月,我们红五军团的教导大队随军团部翻过了夹金山,在达维村,第一次见到了英雄的红四方面军。一、四方面军会合之后,力量大大加强了,同时得到了短暂的休整和少量的物资补  相似文献   

6.
尹家民 《湘潮》2010,(2):4-8
<正>反常之举:红军总政委攻击总司令沙窝会议后,红军总司令朱德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告别了多年并肩战斗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始与张国焘共事。张国焘爱摆架子,经常披着一件雨衣,走到哪里都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境内长征是锤炼党和红军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最关键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提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朱德回忆长征中与张国焘的斗争也有类似感觉,足见反对张国焘分裂斗争的胜利在长征中,乃至整个党史中的重要分量,这次反分裂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8.
许世友 《党史天地》2006,(10):42-51
红四方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是非常坎坷的。由于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活动,致使我们从1935年至1936年10月,先后3次往返于雁过不落脚的草地,数次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进行了17个月的长征,经历了极为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前线》2007,(8)
叶剑英在长征途中将张国焘企图危害和分裂党中央、红军的密电送给毛泽东一事,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张国焘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叶剑英一生为党为人民立下的一大功绩。对于这件事的经过,中央和红军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12):90-91
毛儿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不但拒不执行中央命令,反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企图危害党中央。针对这种博况,中共中央在驻地巴西,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  相似文献   

11.
1935年9月中旬,左、右两路军(右路军中的一、三军团除外)奉张国焘的命令,分别从阿坝和包座、班佑地区南下,向大金川流域的马塘、松岗、党坝一带集结。徐向前与陈昌浩率右路军的四军、三十军及红军大学部分人员,回头再次穿越草地。 张国焘在刷金寺红军总司令部正踌躇满志之时,忽接党中央自高吉发来的电令;“中央为贯彻自己的战略方针,再一次指令张总政委立刻率左路军向班佑、巴西开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6,(8)
长征途中,为了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给党和红军造成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会议。俄界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为最终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北上陕甘的任务和今后的战略方针,为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开辟革命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做出了红军组织问题上的调整,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保存了革命力量。俄界会议为挽救长征以来党和红军的第二次严重危机,和赢得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原红柳     
铁凝 《求是》2006,(19)
六月的若尔盖草地,天高云阔、牛羊肥硕,黄色的灯盏菊和白色的高原珍珠梅在清亮的阳光下安详地盛开着。要是我们不曾读过红军过草地的史实,要是我们不曾听过草地上的人们讲述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所有惨烈和悲壮,我们以为若尔盖就是若尔盖,它被念出声来是婉转上口的,它的面貌里也没有哀伤。地处川西北高原的若尔盖草地方圆约1000多平方公里。70年前红军经过这里,度过了长征途中最为艰辛、险恶的时日。红军三过草地都是在秋天,秋天的水草地野草茂盛,草丛里笼罩着阴森迷离的浓雾,使人难辨方向。草丛间积水泛滥,气味腐臭,几乎找不出一条道路。人踩…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时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搞分裂,另立"中央"。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严重危机。一直坚持在南方的红二、六军团,成为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双方争取的重要力量。这样,红二、六军团被推到了对党的政治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地位,他们的政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伟大胜利。但事过两个月,红军内部继张国焘阴谋分裂军队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30多名红军将领密谋拉出去另寻出路。事情缘起于1936年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对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阴谋分裂红军、分裂党的严重错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批判,矛头本来只是对准张国焘,但运动中有人却采取了极“左”的搞法,不少原张国焘部下的指战员受到不应有的冲击和批判,激起强烈不满。当时许世友刚刚30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加之天生的性烈如火,第一个站出来大唱反…  相似文献   

16.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朱德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张廷益1936年11月,朱德率领红军总部胜利抵达陕北,受到党中央和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对朱德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充分肯定了朱德为维护...  相似文献   

17.
1937年,中央开始清算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在批斗中,一些人搞扩大化,把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捆在一起,作为红四军骑兵司令的许世友自然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18.
李伶 《湘潮》2014,(4):50-55
红军在长征途中,有一个读者关注的焦点故事:叶剑英北上献图。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张国焘违抗党中央的北进命令,擅自率领已过草地的左路军返经草地,南下另求“发展”,并电令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右路军南下会合。在此关键时刻,右路军将领意见分歧,总参谋长叶剑英携图而去,跟随党中央毅然北进,将地图交给了毛泽东,交给了党中央。艺术家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了一部话剧《叶剑英北上:献图》。  相似文献   

19.
关于红军长征中张国焘企图武力解决中央的传闻,一直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谜团。有关武力解决传言,李维汉、黄克诚、李德等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都有直接表述。在表达张国焘发给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草地     
难忘的草地姜化录松潘草地,以长征伟业而闻名于世。60年后的今天,回想当时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令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心灵为之震颤,为之景仰。草地的碧血雄魂,如日升月恒永萦神州。人民怀念红军,也不会忘记红军走过的草地。松潘草地,雄居于西倾山、岷山、巴颜喀拉山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