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几乎所有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东盟国家(除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外)的大部份人口都从事于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致占东盟从事经济活动总人口的65%。在过去十年期间,东盟国家之中有四个国家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实际有所下降。印度尼西亚从53%下降到43%;菲律宾从33%下降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由七千多个岛屿组成,南北延伸一千多英里,东西延伸约七百多英里,这是菲律宾独特的地理特征。但群岛的土地总面积却只有十一万五千平方英里。1971年菲律宾的人口为三千七百万人,和泰国(三千四百万人)、缅甸(二千八百万人)、南朝鲜(三千二百万人)这些东南亚和远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的人口大致相差不大,但除新加坡外,菲律宾的人口密度却比东南亚地区的其他任何国家都高。和该地区的某些国家一样,1950  相似文献   

3.
到1980年底,东南亚地区共有人口36,200万,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其中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达15,200万。以下依次为越南(5,230万),菲律宾(4,840万),泰国(4,717万),缅甸(3,530万),马来西亚(1,344万),柬埔寨(776万),老挝(372万),新加坡(293万)和文莱(19万)。东南亚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0人,为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2.7倍,是世界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东南亚当前的人口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教,穆斯林占整个地区的人口近40%。穆斯林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有3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其他则是穆斯林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菲律宾有500万穆斯林;泰国300~400万,缅甸300万,新加坡60万,柬埔寨至少50万。过去数十年,一些伊斯兰政党兴  相似文献   

5.
在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教,该地区每个国家境内都存在大量的穆斯林人口,穆斯林占整个地区人口近40%。以穆斯林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有3个:印度尼西亚(2.1亿人口中90%以上为穆斯林人口)、马来西亚、文莱;其他则是穆斯林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菲律宾有500万穆斯林,泰国300~400万,缅甸300万,新加坡60万,柬埔寨至少50万。过去数十年,东南亚各国经历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穆斯林中产阶级崛起,成为各国一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现实带来深远的影响。一、穆斯林中产阶级在东南亚崛起20世纪初到中叶,随着…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成绩尽管原有的社会主义集团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东南亚地区仍然能够从市场导向型经济地区(包括东盟国家、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区分出非市场经济地区,即: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第一表列示自1981年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帝汶岛(葡属)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据不精确统计,海外2千万至3千万华人中,90%左右分布在东南亚。东南亚的华人是千百年以来先后从中国东南沿海等省迁居到东南亚各地的。他们在东南亚发展了几代甚至几十代。长期以来,华人一方面积极吸收居住国人民的优秀文化,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时间地点 1997年7月24—29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参加成员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东盟9国,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等10个东盟对话伙伴,以及柬埔寨、巴布亚新几内亚2个东盟观察员国。与上届会议不同的是,各对话国除外长和一名高级官员外,又增派一名安全事务高级官员出席。 会议内容 (1)东盟外长会议,主要讨论了地区安全局势、柬埔寨国内危机、东盟内部的政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地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悠久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和文莱因劳动力短缺成为外籍劳工的输入国,菲律宾、印尼、缅甸和印支国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劳工的输出国.马来西亚和泰国既输出也输入劳工,但以输入劳工为主.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规模与特点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劳动力供求等方面的差距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们的共同边界很长也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成为可能.越南与老挝和柬埔寨,以及泰国与缅甸的边界线,超过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线.美国为减少跨越边界的非法移民,每年耗资几千万美元,动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但是收效甚微.在东南亚,热带雨林更无法成为移民的屏障.新加坡和文莱的外籍劳工主要来自东盟其他国家.新加坡从60年代末开始就面临劳动力短缺,而允许外籍劳工前去工作,以缓解劳工不足和本国劳工工资上涨的压力.据新加坡劳工部的统计,1994年外来劳工有30万人(1992年为20万),占就业总劳动力的将近20%.1996年外国工人达45万,占人口的12.5%.他们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还有一些来自菲律宾和其他国家.马来西亚尽管有不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到新加坡工作,但是他同时又从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吸引大量劳工.自80年代后期以来马来西亚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1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城市一极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各国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被称为亚洲的“四小虎”。各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如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城市化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东南亚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但首都一极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城市首位度①较高。1950年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人口仅为150万 ,到1990年就达到850万 ,1995年已经接近1000万 ,占国家总人…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纵横》2016,(3):93-95
5月 ●1~10日,为期10天的由文莱与新加坡联合主持的联合海上安全及反恐演习分阶段在文莱、新加坡举行,有18个国家的3000名海军和特种部队参与演习,中国新型052C型导弹驱逐舰参加了演习. ●3日,2016年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习在文莱麻拉海军基地的多国协调中心正式开幕.此次联合演习在文莱、新加坡及两国之间海域举行,于5月12日结束.参加此次演习的国家有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东盟10国及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8国.中国军舰“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参加此次演习.  相似文献   

12.
一、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向东盟国家的城市人口虽然不断有所增加,但到了1980年为止,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比重(新加坡除外,其他四个国家的农村人口比重最低的也高达64%)。七十年代,东盟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东盟五国的经济增长率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主要是由于制造工业部门的增长所带来的;无论从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看或者从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看,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均已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东盟加速一体化及对地区的影响马燕冰一1995年12月14-15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越南的国家首脑出席了会议,柬埔寨、老挝和缅甸3国的领导人应邀列席。这次东盟首脑会议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地...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城市化 ①(urbanization)成为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城市人口快速扩张的时期 :城市人口不断上升 ,比例不断提高。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由20世纪60年代的22.7% ,70年代的25%上升到80年代的28.4%和90年代的35.5%。印尼从60年代的16%上升到90年代的35.4% ,马来西亚从26.6%上升到53.7% ,菲律宾从30.3%上升到54.2%等 ,其中新加坡上升得最快 ,在60年代就达到100%。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具体增长情况详见表1。但是从横向比较 ,东南亚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与1995年…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正式成立,这是东南亚现代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东盟最早的6个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内部所有商品贸易的关税都将降至0-5%,6国的货物、资金和人员可自由流动。东盟的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分别于2006、2008和2010年把关税降到这个水平。2015年东盟将全面取消进口关税,实行零关税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61—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71—1980年为7.5%。1983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标)达到1,597.87亿美元,其中印尼占36.3%,泰国占21.8%,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占16.7%和16.1%,新加坡占9%。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1983年新加坡最高,为6,658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956美元,泰国与菲律宾分别为815美元和660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0美元。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商港,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炼  相似文献   

18.
东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地缘力量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成立于1967年8月 ,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 ,最初只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国家 ,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后成为成员 ,此6国称原东盟6国。以后 ,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也先后加入。现在东盟有10个成员国 ,国土总面积(陆地面积)约447.6万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1万多公里 ,人口约5.1亿。一、东盟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东盟地处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与中国大陆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 ,半岛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占…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景贵州财经学院孙恒忠东南亚国家包括东盟六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印度支那三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和缅甸共10个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与我国西南地区山水相连,是我国西南...  相似文献   

20.
东亚(包括日本、中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及我国的台湾省)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东亚土地面积14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大陆的10.7%,耕地1.6亿多公顷,占世界耕地12%,人口18.5亿人(1993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3。近些年这一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