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金融体制现状分析邓利娟*在台湾当局大力推动整体经济升级转型的背景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台湾金融的发展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长期以来严格管制、僵化保守的金融业逐步迈向“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目前台湾金融体制如何、有什么特点?台湾金融体制面临...  相似文献   

2.
张培 《台湾研究》2013,(1):45-50
一、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台湾曾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这种体制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以及台湾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金融管制已经不能适应台湾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岛内要求开放金融市场的呼声也随之日益高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开始了金融自由化历程,其内容包括开放金融机构的设立,解除市场进入障碍的数量管制、打破公有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实行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范围的放宽等,台湾金融业也因此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由于放开过度,自由化的顺序错置,没有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加上经营业务的同质性很高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运营风险增加。20世纪末,整个金融系统挤兑风波不断,银行坏账率节节攀升,在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台湾金融体系危机出现。因此,台湾地区宏观金融风险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形势下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台湾金融改革的现状和前景曹小衡台湾金融的改革是台当局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80年代以来,台金融改革的步子加快,进行了一系列涉及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行政等方面的改革,旨在以“市场金融”取代“政府金融”。目前,新的金融体制的框架已初显。以“自由...  相似文献   

4.
刘相平 《台湾研究》2009,(2):12-16,36
马英九在台湾2008年大选前提出并在此后多次重申其台商投资大陆的政策是“原则开放,例外管制”,“遵守‘瓦圣那协议’,以技术控管取代资金控管,凡非台湾独有或大陆已有之技术不必限制。”虽然目前受到岛内外形势所限,该政策尚未完全展开,但处于逐渐落实之中。本文试图就“瓦圣那协议”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关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评台湾建立亚太营运中心的前景肖绪照台湾谋求建立亚太营运中心已成为岛内热门话题,且已纳入台湾当局的议事日程。对其前景,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一、背景和目的1993年1月4日,李登辉在“二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临时会上表示,要把台湾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金融、...  相似文献   

6.
简论李国鼎的财政金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李国鼎的财政金融思想赵建中陆丰*台湾前“经济部长”、“财政部长”李国鼎在任职期间,对台湾的财政目标、财政政策、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富有远见的建议、看法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财政金融思想。本文将对此作如下探讨和分析。一、李国鼎的主要财政...  相似文献   

7.
台湾3月份爆发的“太阳花学运”首度攻占“立法院”、“行政院”,创造了台湾“学运”新的“历史”。数十年间,台湾“学运”几经迭兴,深刻影响台湾社会的演进。从“学运”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学运”的组织形式、动员与传播媒介、参与者的成分、“学运”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学运”规模和产生的影响等7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台湾“学运”从缺乏主体性到获得自觉,力量在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其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台湾“学运”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社情民意及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更好她推动两崖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现行“国籍”制度默许台湾居民拥有双重“国籍”,使部分台湾居民在事实上拥有双重“国籍”,导致台湾居民“国籍”问题比较复杂。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践经验来看,两岸和平统一后,台湾居民的“国籍”问题必须作适当处理。鉴于回归前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复杂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解释的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实施作了变通规定,灵活处理了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保障了香港顺利回归。两岸和平统一后,可借鉴处理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经验,充分考虑潜在风险,根据现实情况对台湾居民“国籍”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维护台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10日马英九首次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个概念,他说:“60年来,台湾人民秉持正直、善良、勤奋、诚信、进取与包容的核心价值,以‘台湾精神’完成改革,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旧。。从此,台湾当局对“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就开始了。2010年5月19日马英九又提出“文化兴国”的说法,对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除了重复以上所说的“核心价值”之外,还补充说:“表现在外的就是海洋文化、多元文化、詹Ⅱ新文化,以及志工文化和爱心文化”。以上就是马英九所说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本文试图就“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特性、建构的意图以及两岸文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农村土地制度是世界公认的学习典范,其核心意义在于土地金融支持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以及用强制实行的“均田”和“涨价归公”等土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地方金融机构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狭义的地方金融机构是指台湾信用社与农渔会信用部,其最大共同点在于两者理论上均属于服务经济弱者而设置的合作金融组织,因此,依法都享有免缴营业税的租税优惠;此外,二者均属营业地理区位受到严格限制的地方金融组织,负有促进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广义的地方金融机构除合作金融外,还包括非合作金融组织。因此,本文只以台湾合作金融作为台湾金融机构的主体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美建交前后,对于台湾的地位及未来走向问题,美国有部分学者及政客鼓噪“台湾独立”甚至“建立台湾共和国”o[1]从美国国务院最新解密的档案来看‘引,卡特政府并没有接受这种论调,不但如此,卡特政府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试图遏制当时“台湾独立”的可能性。本文尝试分析美国政府当时为何反对“台湾独立”,采取了哪些措施,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身处亚洲贸易中心,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和香港,成为了这场“金融海啸”肆虐的重点对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使下,我国两岸三地问的经贸关系早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是危机还是转机?两岸三地又该如何携手抵抗金融危机带来的一波波破坏呢?本文将从两岸三地最新的贸易数据出发,分析金融危机对两岸三地贸易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道光帝与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斗争季云飞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屡屡侵扰台湾,台湾军民奋起抵御,成功地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台湾军民“抗英保台”斗争中,作为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拟对道光帝在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位未定论”溯源苏格*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了一个“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本文准备专就“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来龙去脉,作一追根求源的探索。一、美国对台湾问...  相似文献   

16.
台湾经济要素禀赋的构成,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它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事实上,也正是开放型模式保证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乃至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不过,近些年来,台湾兴起一股“本土化”思潮,在这种狭隘的思潮影响下,台湾当局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所谓的“本土性”政策,使得台湾经济逐渐从开放形态走向半封闭状态,给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据时期(1922年以前)台湾农家经济与“米糖相尅”问题周翔鹤“米糖相”问题是日据时期台湾经济中的一个尖锐突出的问题,它“几乎横亘了整个日据时期的台湾经济中”①,“研究日据时期的台湾经济学者,无不重视这一问题。”②所谓米糖相指的是日据时期台湾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试析台湾《贸易法》彭莉1993年2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酝酿十余年之久的《贸易法》。这项法律确定了台湾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重构并完善了台湾的贸易法律体系。该法被誉为“贸易宪法”,它不但对台湾的对外贸易发展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台湾当局为谋求...  相似文献   

19.
维护国家安全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也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需关注的首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影响台湾问题的内外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执政后,台湾分裂势力更加肆元忌惮地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活动,并试图以“宪改”方式谋求“台湾法理独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的民主化发展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就,两次政党轮替已经使台湾民主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台湾民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台湾民主的“异化”现象更是备受关注。在台湾民主日益成熟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深入理解台湾民主“异化”的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台湾民主政治,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运用政治营销的相关概念,以民进党的实力消长为例,尝试探讨台湾民主“异化”的原因,并从新的视角解析和理解台湾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