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相当重视,目前对这一群体经济资助的研究较多,而对经济资助可能引发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对贫困生精神领域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或存在偏颇。本文剖析了当前贫困生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试从"志助"视角指出贫困生工作需融助困、育人于一体,积极探索"志助"教育途径,即树立优秀贫困生典型、搭建能力建设平台、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构建有利于贫困生长远发展的文化氛围,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献策。  相似文献   

2.
叶青 《法制与经济》2008,(14):121-122
我国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相当重视,目前对这一群体经济资助的研究较多,而对经济资助可能引发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对贫困生精神领域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或存在偏颇。本文剖析了当前贫困生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试从“志助”视角指出贫困生工作需融助困、育人于一体,积极探索“志助”教育途径,即树立优秀贫困生典型、搭建能力建设平台、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构建有利于贫困生长远发展的文化氛围,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献策。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全面揭示了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思路,从贫困生自我教育、辅导员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校园环境、建立立体育人体系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申锋  金婧 《法制与社会》2011,(2):234-235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经济贫困"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精神贫困"的考验。在"经济贫困"与"精神贫困"双重压力下,贫困生应该以追求自我实现为最终目标。本文以期通过对贫困生追求自我实现的合理性考察,最终找到保障贫困生完成自我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中贫困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学校和社会对于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模式还缺乏针对性,不利于解决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线性思想教育模式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做好大学生帮困育人工作是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创新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焦点,确保贫困生安心就学,以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展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越来越详实,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探讨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对大学生中贫困生这一更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我们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力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袁文志 《法制与社会》2010,(13):239-239
贫困大学生是当代大学内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除经济困难外,还存在着严重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将贫困生心理特点分为消极心理特点和积极心理特点。学校有责任教育、引导和帮助贫困生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心理卫生指导、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给贫困学生创造一个更宽松和谐的环境是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脱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贫困生又有着更为突出的特殊性。要切实加强贫困生工作,让每一个贫困生驱散心中的阴影,鼓足生活的勇气,扬起生命的风帆,塑造健全的人格,走上自强不息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叶吉 《法制与社会》2010,(10):227-228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育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及思想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现阶段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关注和探讨,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颖 《行政与法》2013,(2):71-75
贫困大学生是国家和高等院校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当前对高校贫困生的援助已经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各高校已开始对高校贫困生给予心理援助和就业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援助,但是我国的贫困大学生援助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N大学贫困生进行现状调研和实证分析,以期发现当前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制.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资助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教育公平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结合新形势背景,论述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一些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贫困大学生群体相对弱势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贫困生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并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本文阐述了贫困大学生群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原因,最后总结出改善其相对弱势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唐立 《法制与社会》2010,(5):248-249
高校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着过度自卑自尊和焦虑心理,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社会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出现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由于地方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成为地方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生作为高校里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本文试从了解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帮扶体系、注重心理辅导等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名校与普通高校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功不可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五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与分析,试图总结出创建优秀校园文化的原则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浅谈如何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阵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指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文中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条件恶劣等导致家庭收入低是贫困产生重要因素。但是现行收费标准超过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支付能力,收费制度的改革、收费标准过快上涨使中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成为贫困生。因此收费的制度缺陷是现阶段贫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盲人是我国的弱势群体,也是温暖工程所辐射的困难群体,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其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帮助其就业是温暖工程的宗旨和目的。通过温暖工程,创办盲人按摩职业学校、培养盲人按摩专业人才、拓宽盲人按摩就业渠道就能从根本上帮助盲人群体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