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悦读     
《创造》2016,(5)
正《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解读扶贫热点与难点本书系国内首部系统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权威读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精准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相关内容,重点剖析了福建宁德等地的16个扶贫典型案例,回答了"扶持谁""怎么扶""钱怎么花""路怎么选""谁负责""怎么退"等精准脱贫攻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编著,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2)
<正>"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和省委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求,关键是要坚持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度,聚焦"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等核心问题,以确保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全覆盖。习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截至2015年底,盐城市亭湖区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3.
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脱贫目标,加速了全世界减贫的进程,为世界贫困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近年来快速脱贫与"精准扶贫"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精确到人、精确到时间、精确到目标、精确到政策,对"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作出周密部署,在2020年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4.
李耀新 《乡音》2016,(4):26-27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学习重点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就应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今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时进一步指出,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坚持分类施策,针对致贫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用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6.
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嵌入贫困数据、脱贫方针、扶贫措施、扶贫机构、脱贫判定标准的大数据综合平台,可以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与致贫原因,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发力;可以构建扶贫工作监测与追踪体系,解决"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的难题,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6,(5)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在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因为监管不精准,导致"扶假贫、假扶贫"的现象。聚焦精准扶贫中的精准监管,深入分析精准扶贫中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笔者试提出实施精准监管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9)
<正>在信阳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何把握产业扶贫的关键点?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用六个字进行了阐释:信心、精准、持续,2016年,信阳市围绕把贫困人口融入产业发展,创新了产业扶贫“八种模式”,强势精准“拔穷根”在信阳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何把握产业扶贫的关键点?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用六个字进行了阐释:信心、精准、持续,2016年,信阳市围绕把贫困人口融入产业发展,创新了产业扶贫“八种模式”,强势精准“拔穷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前实现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制定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摘帽"标准,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制度,加强金融扶贫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合力扶贫,以确保"两个确保"的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0.
促进旅游业发展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在旅游扶贫中,"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并没有获得明显改善。实现旅游扶贫的精准发力,必须要加强扶贫工作管理,健全旅游扶贫管理体制,达到旅游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会还进一步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并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的工作要求。其中,"精准扶贫"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社会救助是"五个一批"中最后一项兜底性的措施。要实现精准脱贫,必  相似文献   

13.
正宁党发[2018]33号党的十八大以来,盐池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强产业稳增收,夯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兜底线,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累计脱贫10792户32078人,剩余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4.
(二)倾全党之力精准帮扶,助推大方县脱贫摘帽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扶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提出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方略,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脱贫攻坚的统领。农工党中央以执政党为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定点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专项责任,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精准衔接,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临时救助政策,完善兜底脱贫政策体系,为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  相似文献   

16.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阶段.这场扶贫攻坚战能否限时打赢,决胜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更要切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施策、精准考核等要求,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脱贫成效,把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中,要注意防止几种消极倾向.  相似文献   

17.
王俊 《今日民族》2021,(1):18-21
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样,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 年底,全省贫困人口超过 880 万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27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超过30%.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2020年12月8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国务院新闻办云南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  相似文献   

18.
论可持续脱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07,23(2):42-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和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等四个阶段,虽然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当前农村反贫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扶贫效益递减、农村中贫困人口的收入差距拉大以及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以人为本”的可持续脱贫战略。可持续脱贫战略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金融精准扶贫兼具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的特质内涵,是两者的“强强联合”,能有效地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通过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拓宽了扶贫资金来源,为可持续性的扶贫模式提供重要支撑。一、川渝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具体做法近几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加强金融精准扶贫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完善组织体系2015年底,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市扶贫办等6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金融业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方案),2019年初,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与产业联动扶贫、多渠道金融服务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及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五个方面,做好18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7,(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认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核心在于坚持"以户为基"。坚持"以户为基",就找准了中央精神与晋中实际的结合点,就把握住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总抓手,就掌好了实现"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