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对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是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方面,是保证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过程中,以战略思维统领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以辩证思维把握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内外部关系,以法治思维维护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构建的合法依据,以系统思维把握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层次与结构,以底线思维防范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的风险挑战,使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保持一种常态稳定的发展状态,对于推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邓小平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践.借鉴共产国际各国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深刻教训.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他论述了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分析了党内民主政治生活因制度缺失而造成的弊端及其危害.提出了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途径。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对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贺雪枫  杨志荣 《实践》2004,(9):41-42
党内民主制度包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党员权利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这些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党内民主制度的完整体系.当前,研究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对于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改进党内民主制度的结构和功能,使党内民主制度更加规范有效,提高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基本搭建了党内民主制度架构,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为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深刻地启示着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内民主观,必须坚持党内民主制度化取向,不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在加强实体性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落实机制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的研究,进一步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必须加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党代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看,党内民主制度改革的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党组织系统内部进行改革,二是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促进人民民主制度建设,三是以人民民主制度建设促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重点要抓好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蔡文华 《探索》2013,(3):44-47
制度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途径和保障,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水平和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标尺。当前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存在若干薄弱环节,制度建设滞后于法治发展要求,制度要素之间衔接不够合理,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有待厘清,以至于造成党内民主制度的整体功能发挥有限。因此,要激发党内民主创新的动力,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科学程序,增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实效,优化党内民主制度的合力效应,使党内民主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9,25(3):21-24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保证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建设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原则;充分尊重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进程,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建立起严格、科学、可操作的程序性制度;建设与发展和党内民主制度相协调的党内民主文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论述 ,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 ,从改革体制和机制入手 ,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一论述集中深刻地反映了我党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崭新思路 ,指明了今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努力方向 ,对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全党都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论述的准确含义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把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推向前进。一、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1.制度化建设是党内民主的首要条件2.党内民主制度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3.从体制、机制入手,增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可操作性4.维护党内民主制度的权威,自觉贯彻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新渠道、新途径,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江苏省泗阳县在全县16个乡镇党委全面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的科学论断。突出强调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明确了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指明了方向,是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保证党的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员民主权利是以党章和党内其他法规形式确认的党员在党内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最深厚的基础,是党员在党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一、坚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3.
完善党内选举促进党内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伟 《理论学刊》2001,17(1):67-69
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在党的制度建设中乃至在党的建设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内民主不仅仅是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民主制度的问题。共产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内的民主制度建设必须而且应该走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前面。作为民主制度核心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从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这也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历经 1 50多年的风风雨雨 ,验证了这一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但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和发展。一、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是…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视角中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超鹏 《求实》2003,2(8):10-13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为了充分发挥党内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从建立和完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入手 ,探讨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龙志芳  尹学朋 《世纪桥》2009,(15):20-21
长期以来,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问题。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党内民主的根本保证,既有利于将党内民主创新的经验提升到制度层面,又有利于为党内民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内选举、党内监督、党员干部等制度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促成了新的机制形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选举制度、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务公开、民主监督及票决制等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程。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培养树立主体意识,拓宽党员民主参与渠道,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内监督与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婷 《新视野》2004,(5):55-57
党内监督与党内民主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党内民主对党内监督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党内监督的生命力在于党内民主。党内监督对党内民主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要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党内监督对党内民主的新要求,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制度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构件.本文运用制度主义的概念和分析框架,系统剖析了目前党内民主的制度缺失,并提出了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基本思路,强调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明确三条基本的价值原则,采取五项可行的现实性举措.  相似文献   

19.
孙洁 《实践》2010,(9):20-20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更好地凝聚全党的意志和力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那么,推进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应采取哪些重要举措呢?  相似文献   

20.
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新论断。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子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和现实看,其构成要素应包括党员民主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党内民主制度的开发和供给以及党内民主生活的健全和规范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