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日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改。14年来,这部法律有效保障了中国立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它的进一步完善,也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更有力保障。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立法,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第一步。从十八届中全会《决定》中有关人大立法工作的丰富论述,到四中全会对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的深刻阐明,一以贯之地集中体现出我们党对立法工作的重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立法工作应聚焦实践  相似文献   

2.
秋天 《中国律师》2015,(2):39-41
税收法治是我国法治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将财税法治推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改革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突现了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把法治作为最适合最可靠最有效的理念和方式运用到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把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作出具体部署,而且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各项任务、举措,通篇体现着法治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要重点在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结合、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更是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本文指出要想实现法治,其前提就是有科学完善的立法,而在立法中体现道德,又是立良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新局面,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按照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新要求,审视当下地方立法的实践与特点,地方立法的定位与特质、立法目标理念的时空适用性、立法与用法的关系、权能划分中的合作与分工、约束权力的机遇与挑战、新兴立法形态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颇具思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是不可思议的.自从党中央依法治国理论的提出,我国的立法工作全面提速,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陕西省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法的基本原则,依法履行法规案统一审议职责,认真实施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确定的立法规划、计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宪法、立法法赋予地方的立法权,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立足西部大开发,与时俱进,着眼未来,前瞻与稳定兼备,科学与实用并举.五年来,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85件,其中制定46件、修改14件、废止4件、批准21件,圆满完成了本届人大立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文显 《法学研究》2014,36(6):13-19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法学理论的新概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法治建设的新思维、新纲领。法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法治体系是描述一国法治运行与操作规范化有序化程度,表征法治运行与操作各个环节彼此衔接、结构严整、运转协调状态的概念,也是一个规范法治运行与操作,使之充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系统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张德江委员长指出:“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一线,必须也应当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担负起重要职责、作出应有贡献。下面,我围绕积极推进法治河北建设、努力做好地方人大工作这个主题,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回答了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思想旗帜和理论灯塔.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高立法工作质量效率,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加快法治经济建设,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建设新型国际法治,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我国从法治大国走向法治强国.  相似文献   

11.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6,(4):4-5
莫纪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成是法治国家建成的重要标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意义非常重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将法治体系建设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  相似文献   

13.
阿计 《江淮法治》2014,(24):1-1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决定》,描绘了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法治要素整体融合成的理想图景,而要深入理解这一引领国家治理未来走向的宏大宣言,立法无疑是一个原始的起点。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法律既是治国之重器,又是法治之源头。立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架构制度化的治国方案和普适于全社会的公共规则,为法治在实施等层面上的后续展开奠定基础。追溯1980年代以来的国家史志,法制重建正是启动、推进改革的时代标记,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莫不发轫于这一最强劲的精神线索。从昔日的  相似文献   

14.
王利明 《中国司法》2014,(11):12-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就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并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制定了"路线图"。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方案中,法治政府建设居于重要位置。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  相似文献   

15.
吕琰 《中国律师》2015,(2):26-28
法治中国,如今正变得愈加清晰可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系统性的全面的谋篇布局,指明了治国理政的法治化方向,描绘了  相似文献   

16.
邵骏 《法制与经济》2003,(11):46-49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并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01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要求,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  相似文献   

17.
言论广角     
正江必新: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改革提供动力,法治提供保障,而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立法与改革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永林 《行政与法》2020,(5):121-128,F0003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应完善包括地方公安立法在内的公安工作制度体系。目前,各地公安立法还存在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欠缺特色性规定、不能适应社会治安防范现实需要等问题。提高地方公安立法质量,有利于完善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建设法治公安,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利于规范警务运行机制。为有效提高地方公安立法质量,必须树立社会治安治理立法理念,准确评估地方公安立法需求与效果,完善和规范地方公安立法程序,推进地方公安立法精细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具体提出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