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0年以来,陆川县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创新“农事村办”模式,在全县14个乡镇建立了乡镇政务服务(农事村办)分中心。每个乡镇服务中心设置15—18个窗口服务员,同时在乡镇设置1~3名乡镇代办员,在154个村每村设置1名村代办员,在800个屯(片)每个屯(片)设置1名中心户代办员,构建“县一乡(镇)一村一中心户”四级便民服务平台,推行“四员合一”的农事代办制度。各级代办员既是农事代办员又是效能监督员、信访带访员、社情民意联络员,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8,(24):F0003-F0003
2003年开始,自治区农业厅组织实施生态富民小康建设“十百千万”工程。五年来,这一工程已在50多个县(市、区)实施,累计创新集成生态农业模式近20种,形成核心生态技术10多项,发展生态养殖新品种10多个;生态农业模式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213万亩,农民累计增收38.2亿元;建设了生态富民示范村屯1280多个,涌现出恭城红岩屯、浦北福多堂村、天峨云榜村等100多个高标准的重点示范村屯,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3.
刘翰明 《当代广西》2011,(18):38-38
那坡县边境一线曾经是生产条件十分恶劣,边民生活极端困难的地区。至2008年年底,全县边境0—3公里的25个行政村中,边民人均纯收入仅254元。有20个村集体经济属于“空壳村”,有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筑物属危房,全县25个边境村都未建文化活动场所。25个边境村的251个自然屯中,有35个屯是“党员空白屯”。757名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占81.3%。  相似文献   

4.
湘西“革屯”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1938年,湘西“屯田”七县,以永绥(今花垣、凤凰、乾城(今吉首)苗族人民为主体,掀起了大规模抗缴“屯租”,革除“屯田”的斗争,习称“革屯”运动。“革屯”义军曾连陷数县,遍及湘川黔三省边境,给国民党在湘西苗族地区的统治势力以沉重打击,促使省府主席何键调离湖南,当局不得不同意“废屯升科”,维持了近一百四十年的湘西“苗防屯政”体制彻底崩溃。苗族人民为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8,(14):57-57
新昌作为全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的4个启动县(市)之一,“种文化”种出了丰硕成果。在全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赛颁奖仪式上,新昌县荣获“组织工作创意奖”,小将镇里小将村等4个村获“双十佳村”、“群芳奖”。  相似文献   

6.
《今日广西》2007,(18):6-9
2007年6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专程来到容县容西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祖立村立垌屯,一边听取县领导汇报.一边参观了该点最具规模和特色的国兰生产基地。参观过后.刘奇葆对容西乡新农村建设给予肯定,他高兴地说:“爱兰就是爱民。”  相似文献   

7.
近日,融安县农户贷款“信用屯”授牌仪式在该县大将镇东潭村大潭屯举行。2009年以来,为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努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和经营贷款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安农村商业银行以村屯为主体,通过做好农户资信调查,严格按照柳州辖区信用村镇创建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村屯进行“信用村(屯)”评定,推出示范典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2,(11):36-37
一、创新“双维双促”机制。构建妇女维权工作新格局 “双维双促”机制是构建社会化、开放式妇女维权工作格局的创新,即通过维稳促维权,维权促维稳。自治区各级妇联通过争取党委政府、综治维稳部门的支持,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内容、妇联干部、妇女维权骨干队伍纳入各级综治维稳平台参与维稳,同时借用综治维稳部门的力量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了“党政领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县、乡、村、屯、中心户齐抓维稳维权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2,(17):66-67
今年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四美”、“三宜”的要求,积极开展“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美丽乡村‘五美’农户”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户一级抓一级与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与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江山市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龙游县通过了省有关部门先进县的评审验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靖西讯 5月25日,靖西县把5000多册图书送到地处边防的革命老区吞盘乡,使老区人民得到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这次送下去的图书,是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广西中共党史学会、广西军区政治部、南宁市新华书店和靖西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广播电视局、县新华书店、县文工团、县图书馆、县文化馆等单位结合广西“百万图书送老区””和百色地区“读书年”、“知识工程”等送图书下乡活动,送给靖西县吞盘乡的。吞盘乡直接与越南山水相连,早在1944年7月,隆建南等老一辈革命同志就在靖西县吞盘乡枯就屯建立了中共靖镇区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八桃村‘两委’班子的干部好样的,是我们心目中的当家人!”田林县八渡瑶族乡八桃村新寨屯黄美荣对笔者如是说。不久前,笔者到八桃村,了解到该村“两委”班子为改变家乡面貌,发挥自身的特长,带领群众奔小康,为村民干了一桩桩好事实事,百姓分别称他们为“烤烟支书”、“生姜主任”、“摆平主任”。  相似文献   

12.
罗殿龙 《党建研究》2006,(10):54-55
如何创造性地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更紧密地联系群众、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广西自治区崇左市对此作了积极探索,将原来党支部建在行政村下移为建在自然屯上,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三农”工作。一、以稳妥有力的措施推进屯党支部建设崇左市绝大多数行政村为一村多屯。全市765个行政村,除了12个是与自然村合为一体外,其余753个行政村共由6342个屯组成,平均每个行政村辖8个屯以上,而且一般屯与屯之间相距都比较远。过去将支部建在行政村上,党支部管理跨度过大,党员分布太散,…  相似文献   

13.
市县传真     
来宾市兴宾区“:闹钟屯”的闹钟不闹了今年3月2日,是来宾市兴宾区陶邓乡川山村民委协石屯历史上拥有第一口水井的日子。当天,这个有着210户人家的山村除了举行隆重的抽水仪式外,还在村边旧水池旁举行了一个很特别的闹钟“告别”仪式:各家各户把家里的闹钟都拿出来,然后由村民小组长高声宣布,全村210个闹钟光荣集体“下岗”休息,不再担当维护协石屯社会稳定的重任。小小闹钟受此礼遇是因为协石屯喝水难。协石屯位于群山环绕中,由于没有地表水,村民们只能到村后一公里远的山脚一石洞里,用水瓢接山上石头缝隙里渗透出的水,解决人畜饮用,建村近1…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们铁铺乡的转棚、彭新镇的张洼和前锋这三个村没有移动信号,群众用手机很不方便。2008年,在县人代会上,我们几位代表专门提出建议。经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县移动公司为这三个村修建了移动通信基站。从去年年底开始,通信基站相继开通。现在,移动信号强了,用手机与山外联系更方便了……”2009年5月26日下午,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20世纪末期在全国农村全面开展、深入进行、意义深远、影响较大的系统性“伟大工程”。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州从1994年12月开始,在全州农村以乡镇党委“六个好”、村党支(总支)“五个好”为目标,以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县、乡、村“三级联创”为载体,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村建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纵观全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下简称村建)全过程,主要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锋 《当代广西》2011,(7):37-37
为做好2011年县乡领导班子及村“两委”换届工作,靖西县从三个方面着手,“求精图实抓严”打好县乡村换届工作准备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12日,春寒料峭。寿光市田柳镇常家村委办公室内却是一派热烈的场面。、“教育的事要先办.教育的事’“快办”、“我们这些年发家致富主要是靠科技帮忙。我们富了不能忘本。”、“联办小学也该改造了.我举双手赞成。”、“再穷不能穷孩子,我愿意带头捐款。”……这是寿光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常焕照在村务集中办公口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专题讨论联办小学改建事宜。村民代表们围绕建校规模、坐落位置、款项筹集、设施配备等内容,积极表态,踊跃发言。这是寿光市开展村务“阳光工程”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8.
来自省级机关九个单位的43名干部组成的省委驻红河州工作队,从1994年12月30日分别进驻金平县金水河镇、者米拉枯族乡和屏边县的滴水乡、玉屏镇等11个村公所(办事处)开展村建工作。9个月来,省委驻红河州工作队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村社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遵照中央“五个好”的目标和省委提出的“六项任务”的要求,围绕经济抓村建,抓好村建促发展,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检查验收,省委驻金平、屏边两县工作队所在的11个村公所(办事处)全部达标。在实…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鹿寨县鹿寨镇的屯党组织状况令人堪忧:基层党员年龄老化,党组织形同虚设。镇里青壮年党员大多外出务工,许多屯只能由老龄党员任支书,党员在发挥带头作用上大打折扣。石路村60多岁的骆大爷任了多年支书。对“三会一课”是什么也不知道,他说:“我原来记的那张纸找不到了。”去年春,龙田村某小组组织召开农户代表会,研究讨论筹资修建本屯抽水泵事宜,当群众问为什么不叫村支书参加,  相似文献   

20.
“三睦村石岩屯吴肇兴的哥哥吴肇致(在来宾市水果生产办公室工作)回家探亲时,谈到想引进优质水果‘天草柑橙’到本村种植……”这是融安县沙子乡干部刘世光的三睦村村情户情档案簿里记录的一段内容。刘世光将记录整理并向乡领导汇报后,引起了书记乡长的重视,乡领导多次到三睦村找村民商议,落实了在石岩屯建立“天草柑橙”示范基地。今年三睦村已种下了“天草柑橙”400多亩,还成立了“三睦村杂交柑种植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