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近200年。美国西部有两个集中开发的时期:一个是1860年-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第二个时期是1930年-1970年之间,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规,加大对西部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结构,使得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  相似文献   

2.
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近200年。美国西部有两个集中开发的时期:一个是1860年-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  相似文献   

3.
历时一个多世纪的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大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为使美国在 2 0世纪上半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展开研究 ,企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便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工作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精心打造“双岸”沿海经济带。 美国大西洋经济带和西太平洋经济带的开发,是当今全球沿海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美国大西洋经济带是19世纪美国工业化的先驱、西部大开发的基地,也是20世纪初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得以占据“世界工厂”地位的基础。太平洋沿岸经济带是美国西部前沿。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回顾美国建国后短短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经济发展的轨迹:通过西部大开发,造就了一大批农场主,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美国兴起,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进入历史上少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时期。数据显示:美国2.68亿人口中,城市人口占80%以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 新疆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贯彻国家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形成的“基地建设战略”,到90年代初提出的“资源开发转换战略”和“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内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谢朝龙 《前沿》2010,(16):136-139
美国西部文学对西部政治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部政治的考察应深入到美国18世纪和19世纪的社会现实,而这种社会现实以艺术化的形象、情节和风格真实地呈现于西部文学之中。因此,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基于美国西部文学的西部政治考察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换句话说,在美国西部文学的画卷中我们得以发现西部政治的萌芽、发生和发展,从而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美国西部文学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传耿 《政策》2005,(6):18-19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重点)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由此,我国已开始进入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在美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西部开发,就没有今天美国的国运昌隆和全球霸业。提起美国的西部开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西进运动。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历史中,美国是从地区开发中获益最大的国家,其西部开发消除了与东部经济的地域差异,从而在整体上使美国东西部经济一体化,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西部开发不但使美国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强国,而且是保持这种经济强国地位的必要条件。西部的所谓“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牧业王国”不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帝国,而且西部的“硅谷”、“硅滩”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整体和区域、点和面的关系处理得当,从而保证了西部大规模开发的成功。美国的西部与中国的西部除在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兴起了风险投资的热潮 ,甘肃必须关注风险投资事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之际 ,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加快创建甘肃风险资本市场的步伐。通过创建风险投资公司 ,吸引外商参与风险投资 ,培育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等措施开拓甘肃风险资本市场 ,再造一个为风险企业服务的投融资系统 ,促进甘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事件活动给城市旅游业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已引起学者关注。在分析事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把济南第十一届全运会定位在重大事件范畴,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重大事件对济南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全运会为济南城市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问题。同时对如何利用全运会的积极效应,促进济南城市旅游业又快又好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实施给甘肃工业强省战略提出了有力挑战 ,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对于促进甘肃工业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轨道车辆产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城市轨道车辆产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目前与国外跨国公司存在的差距 ,并对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 ,为甘肃省工业引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要振兴甘肃经济 ,首先要振兴甘肃工业 ,要振兴甘肃工业 ,就要强化工业智力储备。如何抓住这次机遇 ,是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总体走势继续看好 ,稳定度提高 ;以信息、通讯、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世界经济由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经济形态日趋知识化、高科技化 ;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但南北差距拉大 ;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经济制度一体化、规范化程度提高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作用将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7.
公共财政制度的中心是政府预算制度。目前应按照公共财政制度的特点和要求,重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当前主要是统一政府预算;合并预算内外、制度内外收支;改革和完善人大对预算收支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完善市场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步步深入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甘肃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 ,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就如何加快发展我省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社会.转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要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地位就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问题 ,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奠定了历史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 :决定着政党的前进方向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 ;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