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史 《廉政瞭望》2011,(19):65-65
文人与盗贼,本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至少一个在梁上.一个在梁下。然而,当二者相遇时,总是不免擦出出乎意料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下乡调研发现,某村党支部活动室里各种制度牌挂满了墙,但当走进老百姓家中问及一些事情时,却发现大多数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把规章制度公布出来贴在墙上,人们称作"制度上墙",这是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制度定出来,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不少制度一经上墙,就再也走不下来,变成了"墙上君子"。制度沦为"墙上君子",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领导认为,制度定好了,上了墙,体现了部门工作,对上对下、左邻右舍,有个交代就行了。一些员工  相似文献   

3.
正明代薛网在《兰花》中写道,"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在古人眼中,兰花的叶、花和香独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幽香幽远,素雅内敛,故而兰花被尊为"君子之花",居于"岁寒四友"之列。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历来都有托物言志的喜好,以"兰草"比喻志趣高洁,当自孔子始。孔子周游列国,见到路边在杂草丛中亭亭玉立的兰花,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吟唱道:  相似文献   

4.
荷花,又叫莲花,在中国人心中,尤其是在中国文人的心中的地位颇高,自北宋周敦颐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它就一直被喻作"君子之花"、"圣洁之花",是历代画家所青睐的花卉题材。古今画荷的大家实在太多,比如古代朱耷、徐渭,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等,他们笔下的荷花美不胜收、各领风骚。而毛泽东独独喜欢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之下,官员大都以"谦谦君子"自居,即使不是君子,也要伪装成君子。隐秘的权力斗争当然一直存在,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过激一点的官员在大庭广众之下唇枪舌剑,也是有的。但鲜为人知的是,还有的官员甚至是百官之首的宰相在上班时间打架,甚至打群架。"一言不合就动粗",古代高官打架,是故事,更是事故。  相似文献   

6.
正在清朝,孔夫子和关羽并称文武二圣。文人的笔下,不能提"丘"字,那是孔夫子的名讳,谁提了,平时挨板子,考试时罚科,下届不许参加考试。武圣人关羽的"羽",稍微要宽纵一点,可以露面。文圣压过武圣,是文人笔下的名堂。在民间,文圣的地位,就  相似文献   

7.
鱼有辩证法     
齐世明 《党员文摘》2023,(16):59-59
中国人历来爱吃鱼。杜甫曾以"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来描写鱼的美味。然"君子各以所好为祸",一旦不加约束,"所好"就会成为祸端。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叶院长,您好!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在关注和研究中国梦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那么,能具体谈谈是什么促使您关注这个问题的?叶小文:好的。我这里先来列举一下"三君子之问":第一个是黄炎培之问: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中共诸君如何找出一条新路?第二个是梁启超之问:郑和下西洋乃"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而我则郑和  相似文献   

9.
康庄 《江淮》2011,(5):50
前不久,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之心"即"敬重和畏惧之心"。也就是说,每个党员干部做人做事、修身养性,其人品官德贵在敬畏。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孔子"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讲的就是"敬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君子论杨淑明“一部《论语》,一言以蔽之:君子之论”(《随笔》1996年第5期第104页)。这虽是文人之笔,但细细思忖,又确有相当的道理在。我们如果把孔子的学说分为两部分,那么一部分是孔子的政治道德学说,而另一部分则是孔子的君子学说。孔子的政治道...  相似文献   

11.
正曾国藩有"三忌",他认为"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将书法练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世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天道忌巧"的"巧",指的就是投机取巧。关于"天道忌盈",曾国藩相信天之道盈满则亏,认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代文豪苏轼,有两桩趣闻时常被人提及。苏轼曾评论花鸟画家黄筌"观物不审",说他所画飞鸟"颈足皆展",事实上,有人却指出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苏轼因此呼吁,君子必须"务学而好问",谨防"观物不审"。在《书戴嵩画牛》中,苏轼又讲述了一个蜀中杜处士的尴尬事。杜处士收藏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却被牧童看出破绽:牛争斗时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画上的斗牛却翘着尾巴,显然画错了。  相似文献   

13.
孔子思想与文王、武王、周公等一脉相承。由周初文献可知,孔子说"小人难养",并不含有轻视"小人"的意义,相反倒是反映出他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孔子说"女子难养",情况同样如此。孔子"难养"之语是从政治管理的角度,对"养"者即君子而言,本意是说对待"女子"与"小人"都应心存一份敬畏和戒惧。  相似文献   

14.
自强不息     
正【引用】"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原文节选】《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  ;袁亚彬 《党建》2014,(12):38-39
正在方太集团发展的18年间,党建工作没有离开企业半步。党建文化是方太成功的秘密武器,党建工作有效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方太集团党委积极倡导"十字品行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十字品行观"即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廉耻勤勇严",打造一支符合"正直君子"和"先锋楷  相似文献   

16.
《爱莲说》把莲花喻为"花之君子",借写莲之语、爱莲之心达喻人之志。如何增强组工干部纯洁性,笔者认为反复品读文中语句,定会启示良多,回味绵长。一、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近年来,许多地方相继建立起领导干部诚信档案,指标设计也越来越科学,这无疑值得称道。不过,建立"诚信档案",只是搭起了一个"台子",今后如何"唱戏",能不能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对领导干部诚信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容人即善己     
我们常用"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来形容人的度量。的确,"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只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具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才能成就一番伟业。历史上雍容大度、宽以待人者当首  相似文献   

19.
四川这个风水宝地,激发了历代文人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四川历来是出大才子的地方,正所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下文人皆入蜀",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长廊中,四川可以说是群星璀灿。天府广场有12根文化柱,是对巴蜀历史和文化的介绍。其中一根上面写着:"文宗在蜀。"元代诗人张翥赞誉说:"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现代人郭沫若在诗歌《蜀道奇》里进一步说:"文宗自古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20,(8)
正中华美育传统,除了自上而下的"礼乐教化"等,还有根植民间的"耕读传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比如一杯茗茶,其色、香、味之美感,加上注水冲茶之声和茶具的质感,会使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均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所以,早在宋代时,品茶就与焚香、挂画、插花一道成为文人"四大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