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宪政是现代国家政治的根本标志和常规形态,宪政之于中国可以说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推进我国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处理好遵守宪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积极培育宪政文化,切实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  相似文献   

2.
宪法由公民权利、国家权力与保障制度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宪法保障是实现宪政的关键。由于我国对宪政的研究比较晚,因此,我国的宪法保障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不分宪法保障与宪法监督、缩小宪法保障的范围、权限划分不合理、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与法制有所冲突,  相似文献   

3.
中国宪法的宪政取向与缺失--基于中国现行宪法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人类政治智慧的发明中,宪政是最有可能实现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和公正,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现代宪政蕴含的逻辑至少包括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力机关优位、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等方面.我国现行宪法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宪政文明的价值取向,但仍存在着宪法价值取向上国家主义至上和过于理想化倾向、宪法基本原则表述不明确、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保障乏力、国家权力分配体制不明确、秩序缺位和面临宪法实施困境等宪政缺失.对此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正视,以弥合宪法与宪政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无诉讼即无宪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宪法之生命在于宪政 ,而宪政之精髓则在于法治 ,惟法治之精神方可葆宪政生命之树长青。宪法诉讼既是宪政法治存在的基本标志 ,也是宪政法治实现的必要条件 ,因此说 ,没有宪法诉讼 ,就没有宪政。  相似文献   

5.
中国宪政建设论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识宪政应当把握宪政初始的、本原的含义,即以宪法来合理分配和制约权力。而判断宪政的基本标准就是宪法是否得到认真实施。宪政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必须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宪政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6.
美国宪法是一部以协调权力和权利的关系为核心的根本法,美国宪政的演进史可视为一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宪法框架中重新界定和争取权利的记录,这可以从美国宪法制定的背景、经过以及联邦宪法所确立的权力结构中充分领悟。利益的多元化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中的既存事实,宪政的制度设计及宪政目标的实现,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建立多元兼容、活动有序、彼此和谐的社会,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宪政与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是宪政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宪法监督实为“议会至上”理念下的前苏联模式且并未有效运作;为实现法治,必须寻求有效运作的宪法监督机制。但是,欧美“经典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因而不可能简单移植。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当是复合模式,即宪法监督的职能由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组成的复合式宪法监督机构承担。复合模式的运作,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步走。  相似文献   

8.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1,(7):168-16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度重视宪政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并且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的性质”:理论观点与初步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宪法原理和我国宪政制度正确解读"法律监督"的内涵是准确回答"检察机关的性质"问题的核心。"法律监督"包含检察机关的政治使命、法律监督职能及职能的实现三个层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意义上的宪政,应是以宪法存在(即立宪)为前提,以宪法的不断完善(即修宪)和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现(即行宪)为基本标志和基本内容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开始的,至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宪政之路。1982年宪法颁布和实施至今,是我国宪政建设的最好时期。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本宪法以尊重人权,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人本宪法的基础根源于人的需要;人本宪法在调节人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中建设和谐宪政秩序;人本宪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使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加和谐优良。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是不是一个法制国家,根本在于其是否实施宪政。然而宪法不能代表宪政,一个国家能不能实现宪政其根本又在于一个国家对于宪法的信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双方对于宪政的态度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希望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能够实现宪政信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国际公认的著名法学家杨兆龙先生认为,宪政不同于纸面上的宪法,它是"活宪法",是实际政治受宪法的抽象原则支配的结果。宪政是"法治国加上法律的民主化",要实行宪政,首先应该实行法治,宪政比法治更重要。实施宪政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要培养"知法"的高素质人才,二要树立尊重并奉行宪法的"重法"风气,实施宪政的中心工作不是"制宪",而在于信仰宪法而见之于实际行为的重宪风气,即"宪法生命素"的培养,但这非一朝一夕之功,有赖于多数人的长期努力。这些宪政思想在今天对我国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及宪政的实现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宪法的角度讲,和谐社会就是有健全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有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以及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救济机制。这就必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宪法的关系,继而完善宪法,创新宪政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从和谐社会的需要来阐述宪政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律监督是一个重要的法学基础性课题之一,而宪法监督更是法律监督理论的核心。世界各国宪政建设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分析美国和日本两种一脉相承的宪法监督模式的差别,对于如何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违宪审查制度来完善中国的相应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在不断的完善它,并且,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宪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宪政国家的目标;虽然我国经济日益繁荣,政治民主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如政务逐渐公开,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强,干部任用制度越来越透明和公平等等。但是,我们还未建立宪法高于个人,法律高于特权的权威,还缺乏宪法实施的配套制度;虽然我们的执政党已经开始自觉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但是,我们缺少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具体化的法律程序机制。总的说来,对以下制度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探究宪法和宪政的起源出发,提出这样的观点:以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立宪主义思想的有无,是西方和非西方国家在宪法和宪政建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文中认为要实现从宪法到宪政,最重要的是确立立宪主义的思想,按照立宪主义的原意来制定宪法、尊重宪法和实施宪法。  相似文献   

18.
王世涛 《法学家》2005,(5):50-56
违宪构成是确定违宪的标准,对宪法责任制度、宪法救济制度及宪政实践具有基础性的理论价值.违宪构成概念是建构我国宪法监督及宪法诉讼制度的基石,同时我国宪政实践中许多宪法案件得不到有效处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违宪构成缺乏基本的认识.本文在综合国内对违宪的几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违宪进行了重新界定,据此提出了违宪构成诸要素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袁方 《法制与社会》2014,(16):150-151
在人类宪政进程中,美国宪法和宪政实践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本文攫取了美国几个极具有经验意义的创举,探讨一个国家如何真正地实现宪政。制定行之有效的宪法、保证权力的制衡,以及培养适应民情的宪政文化,这是促进宪政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人大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是保证和保障人大的其他权力实施和实现的最后最终的屏障和防线,并进而确定和决定人大在国家体系中的宪法与宪政地位状况。胡锦涛同志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