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健之页     
饮食起居防秋燥一、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增强防燥的能力,外出时,若风大可戴上口罩。二、保持居室的通风换气,以减少病毒,屋内可摆上几盆花或洒点水以保持必要的湿度。三、燥邪致病的特点是易伤津液,因此,要注意保持人体津液。平时不食或少食燥热伤津之品。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上海人大月刊》2004,(8):43-43
通常立秋以后,天气渐凉,气候就变得日趋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的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鼻涕等,这些都称为“秋燥”症。而中医学从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很容易伤其津液。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1,(3):58-58
<正>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那么如何预防春燥呢?降火要从内调做起,因此,春季养生饮食是关键。那吃什么可以预防春燥呢?以下4种降火食物可避免春燥烦恼!一、寒性果蔬清热解毒既然是"上火",那么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祛火,比如芹菜和梨子。芹菜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盛、皮肤粗糙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纤维,可刺激肠胃蠕动。梨子是众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番茄、香蕉等,也是春天  相似文献   

4.
汪良 《北京观察》2013,(8):60-63
通观汪良先生的书法作品,可以用"动静变化,带燥方润"来形容。他在艺术上不随俗,以书为画,用枯笔焦墨流动的线条增加书法的厚度和力量感的同时,又放大飞白笔法的功效,从而达到了"带燥方润,将浓逐枯"的艺术效果。汪良先生书法艺术的生命意味是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历代书道大家那里悟到的,他在研习书法时,将古人书法中"气""韵""神""骨""筋""肉""血"巧妙地注入了现代人的审美情结,  相似文献   

5.
邱鹏 《观察与思考》2011,(12):35-35
<正>从时令上说,现在秋燥已经开始了,可夏天的暑湿仍未完全消散,这就是"夏湿秋发",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长夏多湿,湿气延到了秋天。这种天气首先殃及的是脾胃,因为脾胃对湿最敏感,这时就容易出现拉肚子、大便不好等肠胃不适的毛病。  相似文献   

6.
秋天秋高气爽,雨水渐少,气候干燥。在干燥的秋季需防“秋燥”,通过饮食防治秋燥是最好的办法。从中医来看,人的健康和气候、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秋天气候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患病。在北方多是秋阳暴晒的天气,而刚经受过夏天酷暑“折磨”的人的体质,在初秋就受到酷暑和秋季干燥天气的夹击,因此很容易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0,(31):65-65
<正>11月上旬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的季节,是一年中最需要加强防火工作的时期,而且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我们的火警电话"119"相同。因此,从1992年起,公安部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宣传教育日"。  相似文献   

8.
元非 《台声》2006,(9):96-96
进入秋季以后,温差较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到了晚秋,天气渐渐变凉,气候也逐渐干燥。受凉后,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而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降低。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经受不了气温的突然变化,出现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的复发。中医认为,焕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由于秋季空气逐渐变冷,可促…  相似文献   

9.
正初冬的安阳街头,阳光不燥,微风正好。来自安阳县水冶镇的李惠将3岁的孩子送进文峰区一家民办幼儿园。看着孩子欢快地跑向老师,她露出了笑容:"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大人也就放心了。"李惠和丈夫在安阳市区经商,不用再为孩子"入园难"问题而犯愁。这是安阳市规范管理民办幼儿园工作开展以来呈现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邱鹏 《观察与思考》2011,(11):39-39
从时令上说,现在秋燥已经开始了,可夏天的暑湿仍未完全消散,这就是"夏湿秋发",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长夏多湿,湿气延到了秋天。这种天气首先殃及的是脾胃,因为脾胃对湿最敏感,这时就容易出现拉肚子、大便不好等肠胃不适的毛病。  相似文献   

11.
传统医学认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因此。秋来养肺要跟上。 治鼻病护肺鼻塞等鼻炎症状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肺容量下降等病变,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  相似文献   

12.
让心静下来     
杨新 《群众》2014,(6):75-75
<正>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领导干部,随着工作上的曝光度和聚集镜头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内心不静,有时候感觉很困惑,很恍惚,甚至有些燥乱,一段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静可以制百动";"静中生慧";"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相似文献   

13.
魏江易 《创造》2015,(4):958-960
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古今中医医家对雄激素性脱发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文章通过整理中医古籍及近代文献,重新梳理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从古代中医学以"虚"立论到以"实"立论,再到近代建立湿热浸润、血热(虚)风燥、肝肾不足三大证型,以及部分学者通过对雄激素性脱发病因病机重新探索,提出的治以"升清降浊,调理阴阳"、治以"调和营卫"、从"肝"论治等较为新颖的观点,为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4月13日,阳光明媚,微风不燥。这看似寻常的一天,却在海南发展征程中镌刻下了永恒的标注。"我们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改革成果。"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邀请。从这一天起,海南又一次站在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5.
四招防春燥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多吃以下4种降火食物可避免春燥烦恼。寒性果蔬清热解毒既然是上火,那么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去火,比如芹菜和梨子。芹菜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盛、皮肤粗糙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纤维,可刺激肠胃蠕动。  相似文献   

16.
陈宏程 《群众》2014,(10):62-63
<正>静气是什么?是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专注,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冷静从容,是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心志境界。在各种思潮甚嚣尘上、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燥  相似文献   

17.
<正>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可多吃黄花菜、芥菜和白菜等蔬菜养阴防燥,保持身体健康。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抗衰老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能消除动脉内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有特殊疗效,因此被称为"健脑菜"。同时,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疗疾保健。黄花菜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水明兴家一连两个多月没下一场透雨,天地间已是一派苍黄。火辣辣的太阳,烘烤得草禾蔫蒌,山石滚烫。稻田裂开一道道日子,仿佛瘪着嘴在那青光光的天空焦渴地呻唤……天旱人心乱!在这天干地燥、满目焦黄的伏旱时节,人们的心,也被免灼得火暴暴、燥辣辣的。三言两语说得...  相似文献   

19.
正宁政办发[2016]17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加强我区冬春季节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全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增强做好火灾防控工作责任感冬季将至,风干物燥,受寒冷天气影响,全区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大量增加,火灾隐患增多;同时,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和全国、自治区"两会"临近,节庆活动增多,人流物流增多,引发火灾的风险加大。从历年全区  相似文献   

20.
行云 《就业与保障》2012,(10):56-56
转眼间,秋季已经来临。秋季包括从立秋到霜降共6个节气,是气温从热到凉、从凉到寒的过渡阶段,对养生尤为重要。看医生提倡的秋天养生之道:秋季为何要养生?中医说,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6个季节,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温度降低,故燥邪为秋天的主气。初秋时节,夏天的余热尚未除尽,气候较热,与燥邪相结合成温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