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1月22日,重庆市检察机关2009年新进干部培训班在重庆市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为了丰富学员们的课余文化活动及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市院特地给每位学员发了两本书:一本是《学习力》,一本是《中国品格》。我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读完了这两本书,其中我对《学习力》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这样几点感受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2.
郝金红 《政府法制》2013,(14):34-34
宋朝时,雁荡山有座能仁寺,住持是一位高僧——觉元大师。 觉元大师收了十几名弟子。平日里,教他们打坐礼佛,诵经参禅。但时间一长.弟子们都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他们感觉要成为师父那样的高僧,遥不可及。于是,一天早课后.弟子们一起来到觉元大师的禅房,  相似文献   

3.
一本出版将近半年的图书,今天被专家们拿到会上研讨;一本叙述辩论的书,今天引起了专家们的激烈辩论,这本书就是由全国律协组织编辑、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这本书引起专家们重视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在今天中国加入WTO的这个非常时期,中国的市场秩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市场秩序要靠法制建设,法制建设离不开整个律师行业的兴旺。我国律师制度是1979年恢复的。此前,十年动乱和循环反复的历届政治运动,法制本身就很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律师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为《出走,“永不放弃的爱”》,这本书出自一位16岁少年之手。他曾是一位离家出走多次的“问题少年”,如今他勇敢地走了出来,告诫那些还在漂泊的同伴们,家是温馨的港湾,回家的路并不难走。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2,(6):26-26
一本出版将近半年的图书,今天被专家们拿到会上研讨;一本叙述辩论的书,今天引起了专家们的激烈辩论.这本书就是由全国律协组织编辑、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  相似文献   

6.
装一把心锁     
老锁匠是诚信街有名的锁匠,开锁、修锁技术一流,可惜他年事已高。为了不让他独特的技艺失传,老锁匠准备把他的手艺传给他的弟子。他的弟子中,有两人都异常聪明,老锁匠一时无法取舍,最后决定以一场考试来决定他的衣钵传人。  相似文献   

7.
这本书是波斯纳比较早出版的一本著作,据2000年的一个有关法学引证率的研究,是到目前为止他的著作中为人们引证最多的一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涉港澳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条例(建议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经济特区涉港澳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条例(建议稿)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韩德培,黄进草拟编者按: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它与香港、澳门的民商事交往极为频繁。如何解决深圳和港澳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冲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著名国际私法学家韩德...  相似文献   

9.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是梁治平先生的第一本个人专著,也是他试图系统阐释中国古代法的第一次尝试。本书中,他致力于系统和彻底地贯彻《比较法与比较文化》一文所宣明的立场和《“法”辨》一文所运用的方法,即他在后来的方法论总结  相似文献   

10.
韩德培教授的国际私法思想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对法理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领域有精深造诣外,韩德培教授自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国研究生,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开始,一直致力于国际私法的研究和教学。在长达60余年的研究生涯中,韩先生的国际私法思想非常丰富,他不仅对许多国际私法问题提出过精辟的论述,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国际私法学者,不愧为中国国际私法学的泰斗和一代宗师。韩先生的国际私法思想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文革以前,他主要关注一些具体国际私法问题的研究,如实质问题与程序问题的划分,反致问题等,他于1948年在《国立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  相似文献   

11.
爷爷毛泽东是一位人民群众敬仰的领袖,也是一位极富人情味的慈祥长者。他爱自己的子女亲友,而这种爱,首先表现在他对子女亲友的严格要求上。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夏季,某部销售公司经理郑××在任职期间,将其亲友托其购买货物的人民币6500元,由他个人支配使用了。为了归还这笔欠款,郑于1981年6月5日,向其单位谎称,他已委托辽宁省沈阳市×商店为本公司购买了10台打字机,共计价值人民币6500元。后郑指使会计,将公款6500元汇到上述商店,郑又让在该商店工作的其妻妹,将这6500元公款退还给了托他购货的亲友,郑挪用上述公款达三  相似文献   

13.
本想通过赌博“致富”,没想到几天之内就输光了积蓄;为了翻本,他开始挪用公款:为了填补公款“黑洞”,他一次又一次地伸出了“黑手”……  相似文献   

14.
易明 《政府法制》2009,(14):54-54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政府法制》2012,(14):7-7
“快餐”最早出现于西方,引入中国之后,中文名称叫“快餐”。其实,早在唐宋时代,中国就有了这一行当。早在唐朝时,市场上就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据李肇的《国史补》记载: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京兆尹”,且要立即赴任。时间很是紧迫,为庆贺自己的升迁,吴凑还是邀请了亲友来家中聚餐。当亲友赶到时,酒宴也已摆好。  相似文献   

16.
缪军 《青海检察》2010,(2):39-41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修订后的刑法增设的罪名之一,它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或者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东 《江淮法治》2011,(20):20-20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一本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一本是周天玮的《法治疆想国》。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法哲学著作。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本书,却借着一些坐标而有了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编者接:本文是一本书的精彩节选。作为第一位为美国联邦法官做助理的中国人,本书作者乔钢良先生以亲身经历亲切地叙述了法官助理工作,深入分析了联邦法官曾审理过的一些极富争议的案件,使他担任法官助理的经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对案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且富有启迪。每一个案件都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司法和法律教育制度的独特之处。为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教授默顿·米勒教授为乔钢良的书作序,并给予极高评价。他说:“西方社会以法治国来解决争议和防止争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我希望类似钢良这本书的读物能加…  相似文献   

19.
好书推荐     
《江淮法治》2011,(8):57-57
亲历中国民主立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实录。 本书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振中,他参与了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实践。本书以发言实录聍形式,将他  相似文献   

20.
李颙,字中孚,是清朝初年陕西的著名学者。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私塾仅念了二十几天便辍了学。一位亲友送给他的一本字典,成了他的老师,并靠舅父教他识些字和利用干农活的间隙读书。为表诚意,他甚至跪在路边手捧书册向识字多的人请教字义,被求教者无不深受感动,即使素不相识也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