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大选与选后形势”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19~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政治、经济和外交研究室在北京郊区汤山假日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俄罗斯大选与选后形势"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学部主办、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21届国际问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俄罗斯总统选举及其未来走势",着重讨论俄罗斯2008年3月新一届总统选举之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前景和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致开幕词.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主持.  相似文献   

3.
美俄中亚争夺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亚形势和地缘战略态势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中亚总体形势在趋于缓和、稳定的基本局面下,出现紧张、动荡,一些国家甚至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和政局剧变.美俄在该地区的争夺态势发生新的变化,美国退居下风,俄罗斯重新占据中亚地缘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2019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十一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来自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的相关领导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对学会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审议通过了新的理事会名单与管理办法。在随后举行的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欧亚地区战略态势、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形势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前沿问题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继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情调研课题组2007年8~10月第一次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题为"中国人眼中的俄罗斯"的问卷调查之后,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众的国际观"国情调查课题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情调研课题组就当前重要的国际问题和俄罗斯问题对我国部分地区民众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2020年11月27-28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承办.来...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 概念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诸多文化因素中,俄罗斯化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俄国(包括苏联)200多年的影响,使俄罗斯化因素同中亚社会原有的突厥-伊斯兰化文化形成突厥-伊斯兰-俄罗斯化文化.本文就中亚社会的"俄罗斯化"概念作一简要的理论探索.本文认为,"中亚的俄罗斯化过程",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殖民的过程",也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同化的过程",同时还是中亚社会"被纳入俄罗斯现代化同步发展轨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形势良好.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暴跌的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自10月下半月开始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正在深化.预计2009年俄罗斯经济增速将骤降.  相似文献   

9.
投稿须知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20,(1):F0004-F0004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发表有关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安全、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大家投稿.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在加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 2008: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的一年 在2008年,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冲击股市.到目前为止,俄股票市场已缩水75%;大量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11.
12.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