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纲 《理论探讨》2003,(6):12-14
腐败现象的存在,在我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对腐败现象的斗争态度越来越坚决,手段越来越严厉,然而腐败现象却久遏不止,且有不断增强和扩大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腐败现象在现行的制度和体制下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自组织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一种自主性增强和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即腐败主体数量和腐败报酬(腐败价格)的增强效应,导致了腐败规模的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对腐败现象的治理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法治中国"的重要途径。国内学者对腐败成因的观察视角各有不同,大体归纳为经济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法学三大方面。然而,任何单一视角对腐败成因的分析都存在其有效性,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基于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及政治危害性,任何单一视角下的解决策略都难以实现对腐败的有效治理。因此,必须多视角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坚持综合治理腐败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惩治腐败,并对未来的腐败治理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徐明 《理论探讨》2004,(2):114-115
"灰色收入"是腐败的一个重要的滋生地。少数政府官员利用特权大肆攫取"灰色收入",是导致腐败蔓延的一个直接原因。必须从现存的政治及经济制度的缺陷上来分析和认识腐败本质。腐败的物质基础是政府对社会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垄断。当前腐败现象难以遏制的现实基础是不对称的反腐败的收益和成本。建议精简政府机构,公开办事程序;削减公共权力,减少"灰色收入";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查处惩罚力度,推进反腐败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水平,有效防止和克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弊端及不正之风,是当前党建领域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腐败问题越来越成为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腐败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建构.影响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的惯性因素,制度因素,权力监督因素,民主进程因素,社会转型因素和法律设计因素,这些因素都集中缠结在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中.为了建构和谐政治生态环境,需要制度、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从源头抓起,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及其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 ,新旧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决定的新旧社会管理体制和新旧政治管理体制将会有相当长的共存时期。新旧管理体制的共存和矛盾 ,决定了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的下述特性 :民主形式掩护下的公贿与贪污 ;“集体共犯”式腐败 ;带“双轨制”痕迹的腐败 ;干部提拔机制的弊端造成的“人事腐败”。带转型期特征的腐败 ,必须靠制度创新方能遏制 :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 ,以削弱腐败产生的基础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靠民主制度制约和净化权力 ;严明法纪 ,加大腐败行为的犯罪成本 ,从而减少和抑制腐败 ;把先进技术手段引入制度建设 ,以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周耀虹 《党政论坛》2009,(19):45-46
一 近些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反腐败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防治腐败措施的实施和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案件和腐败现象依然不断出现,反腐败的局势发展依然严峻。从反腐败的进程看,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较量日益复杂,斗争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查处腐败案件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腐败与反腐败的收益成本博弈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凯 《理论导刊》2006,(9):14-16
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比较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腐败的泛滥程度取决于腐败收益和成本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博弈。收益高、成本低是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运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对腐败收益和成本的构成因素以及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提高腐败成本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防治腐败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上,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新考验中,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坚韧性,充分运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去防治腐败,自觉为彻底摆脱历史上朝代兴替周期率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防治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教育为基础,以民主为根本,以法制为重点,以体制为核心,以监督为关键,把惩治与防范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系统性腐败现象的高发成为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系统性腐败多发于省域、部门,以及特定利益关系群体之中。而省域系统性腐败现象由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尤应得到理论与实务的高度关注。山西"塌方式腐败"案例是极为典型的系统性腐败,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山西省纪委网站公布的腐败案例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腐败呈现裂变式扩散、官商勾结、地缘性、时间跨度长等特征,其深层次原因涉及权力共谋、第三方行贿人、人事权腐败、煤炭经济等多方面。治理系统性腐败的对策主要有:提高领导干部危机意识、警惕理想信念的滑坡、管好高级干部、打破选人用人中的"潜规则"、正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软阻力"等。  相似文献   

11.
《廉政文化研究》2010,(1):91-92
上海社保案牵涉的资金数额之巨、官员之多、职位之高、影响之大实属罕见,被称为改革开发以来上海最大的腐败案件。此案折射出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腐败行为突破简单的权钱交易,上升为权力与资本的勾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明目张胆的显性腐败有所收敛,隐性腐败不断增多,查处腐败更加困难;单兵作战的个体性腐败向群体性腐败蔓延,反腐败阻力加大。  相似文献   

12.
在90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同党内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并在长期与腐败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自建党以来,我们党就十分注重预防腐败建设,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治腐之路。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何腐败都是首先从思想上的腐败开始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功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抑制腐败的思想动机。  相似文献   

14.
党内腐败是一切腐败的源头 ,其产生和存在是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遏制党内腐败必须完善监督机制 ,要依靠党内监督、社会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整体合力 ,才能彻底消除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试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及治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我国目前政治生活中的一种较为顽固的疾患 ,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对其极为反感 ,而且 ,从中央到各级党政部门 ,也都颁布了许多反腐措施 ,动作很大。可是 ,腐败现象一直未能根除 ,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从社会的各个角度研究腐败的成因 ,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反腐败方式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当今社会的腐败问题也从简单变得更加复杂隐秘,形成了庇护式的腐败形式。庇护式腐败是政治生态恶化的对应形式,主要表现为腐败亚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打干亲现象的流行、塌方式腐败的蔓延等。清除庇护式腐败的根源,重塑健康的政治生态,要开放政治生态环境,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要从严治党,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要加强法治建设,彻底摧毁庇护链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家族式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成为一种亟待祛除的顽疾。作为一种特殊的腐败现象,家族式腐败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危害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破坏正常的官场政治生态,切断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导致党风政风被破坏;违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经济失调;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败坏社会风尚,造成国民心态的失衡。治理家族式腐败必须针对其生成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公职人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令公共权力的运行透明公正;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将家族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培育廉洁健康家风,让领导干部"一家两制"的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18.
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也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当前与腐败现象伴生的腐败文化在很多领域有滋生蔓延之势,其所具有的"扩散蔓延效应"、"群体压力效应"、"癌变效应"对社会政治生态产生了恶劣影响。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文化、社会文化、职业文化、社会舆论四个层面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遏制腐败,铲除腐败文化产生的社会土壤,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政治生态的优化,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认识权力转化为资本这一深层次问题,是科学地探索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发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和思想根源.明源思治,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反腐倡廉方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为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种种阻力而忧虑,为在反腐败斗争的同时腐败现象却越演越烈而困惑。要使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化下去,笔者认为,必须抓住法制建设、监督机制、思想教育三大环节。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用公共权力为私人谋取利益。腐败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的急剧变化和矛盾冲突,使腐败现象的范围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深入反腐败斗争首先必须进一步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