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陆魁宏 《各界》2011,(10):16-19
1977年4月,我和郭叙编出差北京,去《红旗》杂志修改一篇约稿。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同志(第一书记由华国锋同志兼任)知道我要去北京,把我叫到他家里,要我去看望胡耀邦同志,并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我带去。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8,(11)
农民盼望实行合作医疗编辑同志:我长期在农村搞供电工作,经常看到农民生病没钱看,或者为看病倾家荡产的惨状。经常听到农民们盼着实行合作医疗的呼声。前不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请你帮咱写个信,告诉上级政府,眼下我们农民最发愁的已不是衣食住...  相似文献   

3.
<正>(1956年1月21日)亲爱的允若:……你写来这封信,当然又暴露了你的一些思想问题,这很好一既然有了问题,向我,向同志们说出来,总比不说要好。因为不说,不等于没有问题,问题还是存在;说出来,你的同志,你的亲属,才好帮助你。你说,你在写这封信以前。"仍然犹豫要不要写这些",你"感到写这些没有用"。你写这些,不是没有用,而是很有用。我欢迎你写这样信给我,  相似文献   

4.
1937年3月,我受中央保卫局周兴副局长委派,跟随彭雪枫等同志到山西太原做地下工作。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合作,但阎锡山仍很反动。我们到太原主要是给阎锡山做统战工作。8月,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正式成立,彭雪枫任处长,张震任参谋、总务科长,岳夏任办事处秘书长。 8月下旬周副主席来太原工作。一天,雪枫同志把我叫到他的房子,笑眯眯地说:“周副主席看上你了,要你给他当勤务员,你同意吗?”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脱节     
叶志广 《党政论坛》2012,(16):58-59
尽管今日信任缺失的程度大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我对人性始终保有一丁点的信心。我信的是什么呢?我信一个贪财若渴、好色如狼的大贪官在干了一整天的坏事之后,晚上回到家里看见熟睡的孩子时,双眼也会闪现一抹温柔的神色。  相似文献   

6.
某刊载1978年9月,一位干部给当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同志接连写了两封信,反映了“官司走后门”、“营私舞弊”等问题,未闻回音,也未作任何处理.这两封满篇言语刺耳的信,习仲勋同志在省委会上宣读了,并说;“下面的干部敢讲话,这是一种好风气,应当受到支持和鼓励.不要怕听刺耳之言,写信的同志相信我不会打击报复他,这是对我的信任”.后采,习种勋同志给写信人回了信,表示“诚恳接受”,并分别将批评信和复信的复印件发给了地委、县委.另外还写了一封自我批评的公开信,信中说:“对我的批评,是对我们党内至今还严重存在的不实事求是、脱离群众的坏作风的有力针砭,应该出一身冷汗,警醒过来”.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5月27日)亲爱的梅儿:收到你最近的信,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的。知道你养病已经恢复了健康,增加了体重一公斤,也增加了血,又在继续着你们的学习,我很高兴!女儿,爸爸很对不起你,你来很多信,  相似文献   

8.
1956年3月,我从河内中国军事顾问团回到北京不久,总参谋部干部局决定调我给张云逸大将当秘书。6月中旬,我到南池子18号向张云逸报到。张云逸对我说:“我年龄大了,已不担任多少实际工作,是半工作半养老了,欢迎你来帮助我做点事情。””我这里还有管理员、副官、公务员、司机等七八个工作人员。”说到这里,张云逸若有所思地说:“组织上安排这么多同志来帮助我工作,照顾我的生活,还有一个警卫班,我几次提出减些人,这么多人给国家增加多少开支啊;我心里很是不安……我们还有个党支部,我与韩碧(张云逸夫人)同志都在支部过组织生…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8月)静涵吾儿:……一九二八年我到上海你正在狱中,我以为你如果不是共产党也是一个革命的群众,今接你的信没有一字谈及,希望你把二十年来的生活、工作、学问写信告我。你们夫妇谅有职业,可不来北平。你是否回家来信未提及,你如有职业不可轻脱离,回家后需要仍能到现在的岗位工作。我已七十四岁,每天还要做八小时以上的工作,生活费公家尽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牛犇同志:你好!得知你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我为此感到高兴。你把党当作母亲,把入党当成神圣的事情,6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进步,决心一辈子跟党走,这份执着的坚守令人感动。几十年来,你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把为人民创作作为人生追求,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塑造了许多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受到  相似文献   

11.
︽联想为什么︾连载︵之四︶●陈惠湘著三、天下事最难挣信誉作为总经理来说,信誉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金不换”的资本。有了这个资本你可以聚合队伍,你可以取信银行,也可以取信于用户。在很多时候,办企业和做人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挣信誉的过程。我不止一...  相似文献   

12.
友情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山西省阳城县棉织厂女工侯美林突然收到一封来自长治的信。 “林妹,这几天我身体很不好,经常发高烧,怕是不行了。我想再去阳城,到你们家去生活几天。能死到你身边,我这辈子也就满足了……” 写信人叫郭秋莲,也是阳城棉织厂的女工,三十六岁。她患有严重的空洞型肺结核和中毒性黄疸肝炎,  相似文献   

13.
《新序·杂事五》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田饶投到各哀公处,很久得不到使用。田饶就对鲁哀公说:“我要离开这里了。”哀公问他为什么。他举了个例子说:“你看到雄鸡鸣?它有五种长处,头戴鸡冠,文;足有力,武;敢斗敌人,勇;不离主人,仁;守夜不失时,信。但尽管如此,还是被你杀掉吃了。而鸿鸽从远处来,骚扰你园地,吃掉你鱼鳖和粮食。不仅没有雄鸡的长处,而且经常作乱,你倒反而器重。所以我走了以后鸿鹤会来的。”田浇离开鲁哀公到了燕国。燕君深知其材而立为相。三年之后,在田饶的精心治理下,燕国天下太平,夜不闭户,道不拾…  相似文献   

14.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发展,团结就是稳定。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地区,团结真是太重要了。但团结也有真假之分,真正的团结,可移山,可填海;虚假的“团结”,则会坑国家,害人民。不信你看这些年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有很多都曾闪耀着“团结”的光环。  一种是“你说我好我说你好的团结”。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吹我吹大家吹。你讲我的功劳,我说你的成绩;你向外宣传我,我向外宣传你;你向上举荐我,我向上举荐你;你说我处处先进,我说你优秀无比。像原山西绛县法院的姚晓红,本来是个“三盲…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16.
王广宇 《各界》2011,(2):16-18
肖力(李讷)是1966年7月初来钓鱼台的,那时中央文革办公室刚刚成立,江青让穆欣给肖力在办公室安排工作。穆欣同我商量,我们觉得当时文电组杂事太多,收发文件,接电话,跑腿,这些工作对肖力不太合适。恰恰在此时给陈伯达和中央文革的信件增多,办事组的人忙不过来,另外这个工作是坐办公室看信,不必东跑西颠地干杂事。对肖力这样的女同志比较合适。这样,就决定让肖力办信,主要办陈伯达的信。  相似文献   

17.
我在江青身边工作的几年里,有三次看到她真诚地伤心流眼泪. 1968年11月份的一个晚上,北风飕飕地吹摇着无叶的柳枝,天空中飘撒着零星雪花.江青吃过晚饭,叫我打电话给姚文元,"文元同志,一会儿,江青同志到17号楼去看电影,如果你有时间,想看的话,江青同志请你跟她一块看,如果没有时间,不想看的话,也不要勉强."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来信     
张扬 《党政论坛》2008,(2):46-47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早几天,在一个场合,我为了企业政工干部的尊严又与入激烈争论了。一一十多年来,这种争论真不知有多少次,可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刺伤我的心。我说,企业政工干部由于普遍政治素质较高,客观上又没直接参与产供销的具体操作,纵然受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他们中大多数人仍保持着良好的风范!廉洁奉公,自甘清贫,你们去看看这些同志的贫寒家境就可以深信无疑了。不料一位一暴发户了即将我这话反弹过来,叽笑我:*难道你不觉得贫穷是一种耻辱么……*我沮丧而沉闷了好几天。今天到织布分厂办事,在织布机前我激动了好久好久,委领的心突然被…  相似文献   

20.
甲: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请问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乙:首先,我想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作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一段话中,邓小平同志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对人民的教育”对照起来讲,等同起来讲的。我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这一补充,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前者的内涵和意义。人民的范围是广泛的。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对人民的教育”,就是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