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近年来,四川省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阶段成果,积累了一些改革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只是浅层次的减量型改革,离国务院、省政府改革目标、人们群众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很多触及行政审批制度的实质性问题还亟待解决,公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为此,需要全面总结近年来四川省公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成效,系统分析行政审批改革中的瓶颈和问题,研究探索规范行政审批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改革行政审批体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我国不断推行依法行政,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然成果颇丰但依然未能触及制度"顽疾"。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针对外商投资准入引入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经过自贸区先行先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并将在未来推广至全国范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兼具理念优势、制度优势、管理优势,将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创新推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社会参与主体间的利益调整和矛盾消融过程。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作为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与示范,嘉兴的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经验为全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4.
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我国不断推行依法行政,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然成果颇丰但依然未能触及制度"顽疾"。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针对外商投资准入引入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经过自贸区先行先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并将在未来推广至全国范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兼具理念优势、制度优势、管理优势,将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创新推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面对WTO规则 ,可遵循相关原则 ,采取必要措施 ,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政府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行政改革的重点领域。以美、日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从管制到服务演化的过程。梳理和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历程能为我国该领域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如重视制度保障,摒弃休克疗法,培育中介组织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诞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与构建服务型政府一脉相承。以十八大为节点的后改革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展开。在传统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突破路径依赖、利益博弈和生态制约的冲突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治安行政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努力推动治安行政管理在理念、法制、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增强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纵向联动不够,横向部门间资源共享难,监管的手段和办法还不多,地方承接审批事项能力有限等问题。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依据本地实际加大差别化试点的力度,继续深化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做好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和承接的相互衔接工作,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建立督查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对社会、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自2001年全面启动以来,从内在方面看,行政审批制度不断完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同时存在自身的劣势。从外在方面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道路充满机会,也面临威胁与挑战。本文结合SWOT分析方法,讨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以及不同因素组合情形下对应的改革方向,本着发扬优势、改进劣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态度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政府要真正实现职能转变,必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作用。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存在诸如设置种类繁多、审批程序复杂、缺乏透明等一些列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减缓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所以,当前必须要从推动集成审批模式、减少审批范围与程序、加强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从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 ,论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作初步的思考 ,提出通过立法规制行政审批、健全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行政审批的责任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其中,对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方面,对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试验区,也有着自身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势。因此,立足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试验区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其重要意义体现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是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两种改革路径:"权力清单"模式和"负面清单"模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以下保障制度:建立行政审批公开制度,健全行政审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行政审批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是21世纪中国行政改革的亮点。过度的行政审批必然导致腐败,加大社会成本,降低社会效率。当代中国的审批制度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必须确定基本原则,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行动,要利用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抓紧进行,要结合行政效能建设进行。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施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与行政审批中介的应然关系是我国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改革亟须厘清的问题。通过对美国有关法律规范的研究,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社会投资建设工程领域行政审批中介的构成、行政审批流程中的中介角色,以及政府对行政审批中介的管理制度。研究指出,美国对政府与行政审批中介关系的制度设计比较巧妙,既发挥了市场对资源及定价的调配作用,又实现了政府对行政审批中介的管理,政府还与行政审批中介达成合作关系。对制度分寸的准确把握与拿捏,使得政府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更好地行使了行政审批权。美国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改革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审批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其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行政审批与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中分析当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路是简化审批 ,强化规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着力点,同时也是治理行政审批领域腐败问题的有效举措。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加强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区级行政单位,在不进行大规模机构改革的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较好解决了行政审批环节办事效率低下和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对于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许可法》生效以来,行政审批数量得到一定的控制,行政审批行政也正在被规范。但由于体制和制度尚不完善,监督不力,利益驱动等因素,行政审批领域仍有大量公权私用现象存在。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的部门仍然利用手中的审批权“吃、拿、卡、要”。从近年来许多政府干部,有的甚至是高级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看,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利用手中行政审批项目的权力,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从制度上加强廉政建设,依法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治本之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