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镇化与工业化能否协调发展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率的高低。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两者互促互进,互推互动,形成一种同向发展的互动力。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任何超前、过度或滞后的工业化和任何超前、过度或滞后的城镇化,都不是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生成若干新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两种模式上发展,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基于人口、土地、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与“三化”并进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农村资产的确权化与资本化、推进全面的均等式的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又是互为依存、共同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才能持续稳定;反之,就必然会妨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如何搞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两种模式上发展,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基于人口、土地、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与"三化"并进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农村资产的确权化与资本化、推进全面的均等式的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二者相互协调发展有助于推进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任务。另一方面,二者如果没有做到协调发展而是互相排斥的话,其直接后果就是“城市病”蔓延,环境污染加剧,就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本文拟从重要意义、基本方针、互动关系、主要任务与改革措施等几个方面,探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若干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立新  吴良刚 《湖湘论坛》2015,28(2):129-134
现代产业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为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现代产业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实证发现,湖南省仅长沙市实现了现代产业体系与新型城镇化的优质协调发展,其他城市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多数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速度快于城镇化的速度。因此,加强统筹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战略,进行制度创新,协调两者的发展速度,有促于湖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不仅是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对工业化、城镇化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柳思维  熊曦  刘玲 《湖湘论坛》2011,(5):79-83,107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整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以我国1995~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构建城乡市场协调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年度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在逐步提升,但是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在推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过程中,应克服短期重视速度而轻视城镇化建设质量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打破城乡市场壁垒,同步推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城乡市场互动,提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简新华 《学习与实践》2003,(11):45-50,64
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内容和特征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呢?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一条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城镇化的形式多元化,集中型城镇化与分散型城镇化相结合、据点式城镇化与网络式城镇化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市场推动、政府导向、政府发动型城镇化与民间发动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各区域不同协调发展等级及城镇化质量与人口城镇化率的相对关系提出宏观的统筹思路及各省域差异化的整合对策,旨在通过弥补短板、明确各自数量与质量的侧重方向来协调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