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前进》2014,(3)
<正>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抓好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必须科学地准确地把握其改革进程、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三个关键。一、改革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逐步实现了政府和企业保障走向社会保障的重大制度性变革,逐步实现了职  相似文献   

2.
翟正蕙 《前进》2014,(3):48-50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抓好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必须科学地准确地把握其改革进程、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温兴生 《世纪行》2014,(1):28-28
<正>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主要、最基础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省逐步建立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参保人数达到6872万人次,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基金实力日益增强,经办服务更加便捷。社会保险支持了企业改革、社会转型,使广大劳动者和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当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尤其在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作为保持社会稳定的“减震器”与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安全网”,其作用愈来愈重要.下面试以问山市的实践为例,谈谈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碰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鹤山市社会保险改革始于1984年.原来是劳动局属下的社会劳动保险公司,在1993年组建了直属市政府的社会保险事业局,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初步改革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由企业对职工承担…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分配制度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进入整个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新阶段。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目标是,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原则,旨在改变原来社会保险“单位管理”的现状,在较大范围内,打破不同所有制、不同职工身份之间的界限,均衡企业负担,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统筹调剂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深化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铁路企业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自1998年基本养老保险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移交地方省级统筹以后,先后按照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由于我国社会保险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各地进展不平衡等多方面原因,对铁路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结合省情,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王兴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的深化,为解决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轻重不均的矛盾,推行了社会保险统筹,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建立既城乡一体、又符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农村改革的难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西湖区经过实践和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构建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基本现状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起,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原则,推行个人账户积…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五个环节之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指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第一,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保障制度涉及每个民众的切身利益,它的每一项改革都会引发利益的再分配。因此,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紧紧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尽快实现全体民众充分享受社会保障"安全网"庇护的"中国梦"。应采取何种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模式?多层次社保体系建立情况如何?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衔接怎样?社保基金是如何统筹的?缴费基数和受益标准多少?还需要完善哪些制度?10月21日至22日,全国人大调研组来渝,就统筹推进城乡社保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记者随同采访发现,尽管我国统筹  相似文献   

11.
姚红义 《人民论坛》2012,(17):204-205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保障起步晚,水平低,社会保险几乎是空白。根据移民安置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构建社会保险体系,短期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为主,长期逐步推行失业等其他社会保险,并通过加强宣传和咨询、监督和评估等有效手段,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白锁 《前沿》1995,(12)
对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白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伤残、...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要求完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李克华,林少立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在前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它已成为制约其它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4.
德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祥地,早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就开始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最初是实行有限的疾病保险和工伤事故保险,以后逐步扩大到其它领域,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完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了重大的改革,颁行了一批新的社会保障法规,大大扩充了社会保障的范围,使得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了真正的社会性、普遍性和福利性。本文着重介绍二战后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德国社会 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德国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最主要的部分。 (一)社会保险 1.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党和政府在今后五年里,一定要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分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工作由人事部门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既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也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安全网和减震器。自从1998年国家统一社会保障制度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各项基本社会保险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法律缺失的尴尬。企业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欠费现象屡禁不止,用工单位故意瞒报缴费基数、少缴漏缴现象严重,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致使职工应该享有的社会保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是以风险共担、互助共济为原则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对我国社保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社会保障领域中社会保险这一重要支柱,开展系统监督,力求增强监督实效。2020年2月至6月,全国人大社会委负责组织和实施关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张春贤副委员长带队赴国家医保局等有关部门走访座谈。  相似文献   

18.
潘忠弟 《今日浙江》2002,(10):20-21
浙江经过多年,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几年的改革探索,已基本建立了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险“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吉林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钏度全部建立,这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吉林省基本建立。但从整体上看,社会保障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范围还比较窄。一些城镇困难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二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十分薄弱,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20.
白亚鹏 《创造》2001,(5):15-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暴露出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等诸多问题,因而迫切要求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体系。   一、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地说,可以分为城镇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