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亚洲 1月2日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答记者问时说,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无效的。 1月4日 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就钓鱼岛问题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1月6日 章启月说,中国政府严厉谴责以色列特拉维夫自杀性爆炸事件,高度关注在以色列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府对华出口管制政策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日经贸关系的交往过程中,作为"巴统"、"瓦森纳协定"的成员国,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对我国实施了出口管制政策。这一政策既阻碍了中国从日本进口相关产品尤其是新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进口,也严重影响了与中国进行贸易交往的日本企业的积极性。在中日两国有关日方出口管制政策的交涉中,中方的交涉一直都很难取得成效。可以说,日本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至今仍然是中日经贸合作中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1933年1月~1936年6月,胡汉民在广州创办了《三民主义月刊》,公开针砭时政。其中有关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论文十余篇,抨击南京政府依靠国联制日、求助列强抵御日本、国际合作外交以及对日妥协的外交政策;提出一系列抗日外交主张,即从直接交涉到武力抗战。并指出“降日是绝路”,抗日“是我们唯一的生路”。胡汉民既有借抗日而反蒋的目的,也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立场,颇有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拯  王川 《东北亚论坛》2023,(6):109-124+126
自日美同盟成立以来,双方围绕冲绳问题的交涉从未停止。作为强国,美国面对日本提出的收回施政权和调整军事基地安排的自主性要求为什么有时会作出妥协?基于不对称同盟中强国与弱国间“自主性—安全”交易的理论分析表明,强国在特定时期对弱国的战略依赖状况及弱国所表现出的战略可靠性是影响弱国自主性斗争结果的核心变量。强国对弱国整体战略配合的需求(相较改变基地安排的成本)对其更重要,弱国提供战略配合的可靠性越高,则强国更可能接受弱国在相关问题上的自主性诉求。对鸠山一郎、岸信介、佐藤荣作时期日美围绕“冲绳返还”问题以及桥本龙太郎、鸠山由纪夫时期日美围绕普天间基地归还及搬迁的斗争案例的过程追踪与结果比较验证了这一命题。分析日美同盟内部的“自主性—安全”博弈,对理解不对称同盟的管理与维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后继续南下,到11月先后解放了贵州、广西、重庆,当时云南已处在三面包围之中。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保安司令卢汉,看清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12月9日毅然宣布起义,并扣留了一批国民党政要。但两天后的12月11日,却出乎意料做出一件惊人之举,释放了被扣押的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张群。对于此事,尤其对张群于变局中的态度,至今仍只有一些零碎片段报道面世,令人有扑朔迷离之感。抗战期间,云南曾是国民党政府的大后方。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党统治已濒于土崩瓦解,至11月,四川又将全部解放…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前夕,特别是"八一九"事件后,苏美交涉频繁.其中有关核问题的交涉,双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布什1991年9月27日的讲话和戈尔巴乔夫10月5日的回应,奠定了双方有关核问题尤其是战术核武器处理的基础.苏联转型时期的核安全得到了较好维护.  相似文献   

7.
中日、俄日岛屿争端问题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热点,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打破了中日多年来维持现状的默契,双方围绕钓鱼岛问题,在经贸合作、人员往来以及政治军事领域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同样,俄罗斯和日本关于北方四岛的争端也开始升级,俄总统登岛宣示主权,日本坚持把四岛全部归还作为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的前提。中日、俄日的岛屿争端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因素交织下,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中日、俄日岛屿争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实际占领与国际法理的矛盾冲突成为解决双方岛屿争端问题的最大障碍;岛屿争端已经超越本身范畴,成为维护国家荣誉的象征;中日与俄日岛屿争端处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与现实意识形态中,国际势力的渗入会对争端的解决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双方均衡实力无法打破的前提下,短期内最好的办法是保持现状,搁置争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几乎被公认为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政治关系最糟的一年。年初小泉首相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年末又允许李登辉赴日。中日两国政府高层互访被迫中断。一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及海洋权益的矛盾凸显。2004年3月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后,日方加强了对有关海域的控制,并不断就中国在东海能源开发及海洋科学考察问题提出交涉及抗议。  相似文献   

9.
姚继中 《东北亚论坛》2006,15(3):109-114
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目前在国内作为热门学科发展得非常快。然而,由于该学科是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上各自发展,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统合与交流,致使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十分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与方法问题。以日本文学研究在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中日比较文学之未来———方法论为议进行阐述,可以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5月1日圣卢西亚宣布同台湾恢复所谓“外交关系”,成为台湾第25个“邦交国”。5日,中国政府向圣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并宣布自即日起中止同圣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本、东盟同处东亚,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支战略力量。1997年以来,中国、日本、东盟三方渐趋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这使得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探讨这种三边互动形成的动因,以及中国、日本、东盟各方在三边互动之中的战略考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国家与日本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经济关系。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深化(如2005年以后中国成为对老挝投资的最大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日本“静脉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日两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静脉产业"被国家政府作为战略性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日本比较,我国在废旧物资回收量利用、回收率、回收结构、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再生产品产量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总结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从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会化产业发展体系、调整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技术体系以及营造法规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快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团运动时日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彦 《东北亚论坛》2006,15(4):113-116
爆发于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结果。在八国联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中,中国的两个近邻日本与俄国充当了主力。日本与俄国不仅出重兵参预镇压义和团运动,俄国还趁机出兵占领东北,日本则出兵厦门、欲占福建。两个恶邻之所以能够找到借口,并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除了它们本身已成为列强中的一员,其国力比中国强大之外,更为关键的恐怕还是中国本身的软弱。虽然时过境迁,但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发扬自强自省精神,仍是大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中日关系:相互依赖与博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互依赖理论和博弈论是第三次国际关系理论大论战中引人注目的理论。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中日关系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提出对日外交新思维,但作者认为,无论从相互依赖理论还是博弈论出发,中国都无法放弃对日外交的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家庭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作为消费领域的基本单元,对循环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日本是最早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其家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由此得到启示,我国应重视家庭这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重视女性在循环经济实践中的地位、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加强家庭环境教育、深化"绿色住宅"理念,促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 signed in 1902 was revised substantially in 1905 and 1911. It survived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did not lapse until 1923. For two decades, it enabled Britain to withdraw its navy from East Asia, leaving its commercial interests to the protection of Japan. Meanwhile it enabled Japan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in Korea and China. There was not an immediate breach of the alliance, but interests clashed in China in the difficult world of economic collapse in the 1930s. When they failed to come to an accommodation, Japan declared war on Britain in 1941. After the war, Britain sh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task of policing the military occupation of Japan. But when that occupation came to an end in 1952 during the anxious days of the Korean war, the vast majority of Japanese believed that their country's future rested with Washington.  相似文献   

18.
日本生活保护制度的经验、困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秀丽 《东北亚论坛》2006,15(4):107-112
日本生活保护制度遵循无差别平等原则,强调社会福利专业化、规范化,以实现帮助救助者自力更生为目的。中国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应借鉴日本经验,加强系统性、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NGO之间的关系角度,介绍了NGO在日本的发展历程,通过"绿色和平组织"对福岛核辐射地区的调查,总结NGO对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结合NGO与日本公民社会的现状,联系NGO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在资金、政策以及沟通渠道等方面促进我国NGO发展的具体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