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是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不受进口涉嫌侵权产品侵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近几年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主要问题之一,2007年6月5日,美国方面就中国知识产权问题首次正式起诉到WTO法庭。本文借以这一事件,针对美国"337条款"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对我国实施"337条款"的原因,阐述我国企业如何应对"337条款"。  相似文献   

2.
337条款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入WTO后,我国外贸发展迅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上升,客观上与美国同行业形成竞争。"337条款"是美国企业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市场的一种保护手段,对国外企业早有歧视之嫌。本文分析"337条款"与有关国际通行规则的背离之处,剖析该条款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对我国企业应对"337条款"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社会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和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逐步加剧,国际经济和市场竞争进一步白热化。这种形势使美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越来越重视和动用其贸易报复手段的两支大棒——“超级301条款”和“337条款”。对前者,人们并不陌生,但后者却鲜为人知。为使我国企业在中美贸易商战中知已知彼,减少贸易摩擦,涉外经贸人员谙熟337条款的内容和实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337条款赋予美国海关根据其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决定,阻止被指控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外国产品入境,该条款被指假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国际贸易保护之实,它是中国外贸商品出口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壁垒。随着长江经济带的确定、国家鼓励政策的倾斜,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09到2013年,安徽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量和质的增速均为全国前列,在此背景下,安徽外贸企业面临的以337条款为首的知识产权壁垒的挤压形势更为严峻。推而广之,我国外贸企业同样面临着挤压。故而,以外贸企业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和是否涉案为研究基础,探求适合我国外贸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之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脚步的加快,随着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越来越多的诉讼、经济纠纷开始与我国知名企业联系在一起。“337条款”和“337调查”逐渐进入国人的视线,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主要是知识产权侵权,采取的一种措施。跟国内已经熟知的DVD企业专利费事件不同,337调查的后果并不像迫交专  相似文献   

6.
陈立虎 《法治研究》2010,44(8):29-33
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升级和技术含量的提高,美国对华开始频繁使用"337条款"。普遍排除令是"337条款"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救济方法。受调查的中国出口企业和未受调查的中国出口企业都可能被纳入普遍排除令的约束范围,都应考虑应对"337条款"下排除令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法律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鑫生 《知识产权》2008,18(3):86-89
随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遭遇到的美国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主要面临的是TRIPs协议、301条款和337条款中所涉及的诉讼.这不但给我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威胁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在WTO中针对中国发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情况及经历的301务款和337条款诉讼情况需予以重视,从而确立长期目标和措施,同时我国的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当密切合作,在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提高应诉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交往频繁.我国企业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条款调查的比例逐年增长。本文作者凭借多年执业经验,就怎样有效地利用重新设计的产品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条款调查中进行抗辩提供了十分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凌燕 《中国律师》2006,(12):13-16
随着中国经济脚步的加快,随着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越来越多的诉讼、经济纠纷开始与我国知名企业联系在一起。“337条款”和“337调查”逐渐进入国人的视线,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主要是知识产权侵权,采取的一种措施。跟国内已经熟知的DVD企业专利费事件不同,337调查的后果并不像迫交专利费等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所有被诉企业的美国市场,在普遍排除令的情况下甚至还会牵连到所有同类企业的对美出口和销售。因此,337调查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无异于继反倾销以后的又一劫。不应诉将导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缺席裁决中国涉案企业败诉,但是,许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并不愿意不战而降,它们正在法律行业中寻觅捍卫其合法权益的自己人。  相似文献   

10.
论"337条款"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贸易法"337条款"主要是管制外国厂商对美输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法律规则.近年来,美国厂商频繁利用"337条款"指控我国企业侵权,以此阻止我国产品对美出口.本文就"337条款"的基本涵义、实质适用要件、程序规则及救济措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层面及当事人层面提出了一些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联邦政府在国际贸易方面对其本国工业的保护,可谓复杂而完备,犹如一张无形而紧密的大网,高高地挂起,一般人不易看见.但是一旦外国产品对其本国工业造成危害或构成威胁时,这张大网便会突然罩下来,使得外国的企业或产品无法脱身,只好束手就擒.美国这张贸易保护大网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美国关税法"337条款".1且长期以来,美国是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各种限制,使我国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国内厂商也因为不了解"337条款"的有关规定而屡屡吃亏.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出口企业有必要对美国贸易法的这一条款加以了解和认识,避免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被指控为侵权产品,而当产品被指控为侵权时,能够积极寻求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美国贸易不断增长和我国制造产品技术附加值的不断提升,我国对美出口贸易摩擦增多,美国利用337条款对我国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壁垒,我国企业因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而屡屡受挫。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应该成立专门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发展行业协会及发挥其在海外知识产权援助中的作用,建立事前援助和事后援助并举的知识产权援助机制,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保护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产品或产业以及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国内贸易法中的"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WTO框架下的TRIPs协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等组成,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保护网络。美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及其特点,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诉讼,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上半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 ITC)发起了 11例“337” 调查。在11 个案件中,其中四例指明了中国公司作为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被调查的对象,占案件总数的36.4%。近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中国企业受到调查,且这种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 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即业界俗称的“337条款”。“337条款”是美国企业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市场的一种保护手段。这个出台于1922年的条款,尽管一直遭到国际社会的非议和质疑,但  相似文献   

15.
黄文俊 《中国律师》2005,(11):60-62
自1986年12月29日美国对我国发动第一起337调查案件以来,美国累计已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启动了44起337调查案件,涉案总金额数百亿美元。337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之后,美国推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实施非关税壁垒和阻击外国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到337调查对其产品向美出口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潜在威胁。事实上,337调查这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远比反倾销调查严厉得多。如果将反倾销制裁的效果比作美国用来打压我国出口产品的“常规武器”的话,那么337制裁的威力就将是“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337条款项下的贸…  相似文献   

16.
周兴芳 《知识产权》2006,16(5):56-59
继美国301条款之后,美国关税法337条款针对侵犯知识产权产品的永久排除令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又一严重壁垒。本文从SigmaTel与珠海炬力专利纠纷案出发,对美国337条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以下简称337)调查具有程序快捷、适用标准低、救济措施非常严厉、被告反诉权受限制、规则符合WTO五个特点。我国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应对337调查从企业层面,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出自己的核心技术,重视337纠纷的预防并积极应对337调查;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构建起中国应对美国337调查的管理体制,并由其出面利用WTO机制,防止337调查的不正当适用。在立法上也应尽快制定中国337条款;从学术理论层面,应加强对337调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小议美国关税法“337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都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贸易工具,对其他贸易伙伴都构成重要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美国依"337条款"对中国进行的调查屡见不鲜。加强对其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337"这本毫无意义的三个数字,却成了当前的热门词汇.或许鲜有人道出我国<刑法>337条规定的是哪个罪名,但却有数不尽的商人、律师、学者、政府工作人员对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以下简称337条款)的内容倒背如流.美国337条款的威力数倍于<刑法>第337条的"逃避动植物免疫罪",自1986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首次接招以来,337条款让我国的出口制造商吃尽了苦头,与之交战,轻则一个企业牺牲,重则整个行业覆没,一役过后.毫发无损的无法得见,侥幸生还的也元气大伤.  相似文献   

20.
吴伟 《法制与经济》2008,(2):54-54,57
“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都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贸易工具,对其他贸易伙伴都构成重要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美国依“337条款”对中国进行的调查屡见不鲜。加强对其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