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湘潮》2016,(10)
正习近平主席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文章指出:"洪水响应胡志明主席号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和世界上少有的‘两国将军’。""两国将军"洪水,在中、越两国演绎他的传奇人生。★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革命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1923年夏天,年仅15岁的洪水就远赴法国,追寻革命真理。在那里,他结识了越南革命家胡志明和中国革命家周  相似文献   

2.
石风 《北京党史》2014,(3):57-59
正1920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6号发表了署名"T.C.I."的《一九一九巴黎的"五一"运动》(以下简称"巴黎五一")一文。对T.C.I.是谁的笔名,笔者未见有文著论述。笔者认为,T.C.I.是李大钊的笔名,换言之,"巴黎五一"就是李大钊所作,考证如下:一、"T.C.I."当是"T.C.L."(即李大钊笔名)的误排笔者在阅读1920年10月所作《中国共产党宣  相似文献   

3.
“高炬”不是江青“高炬”是1966年5月8日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文章的作者,是一个笔名,其意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意思。不过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也可理解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火炬”,高举“文化大革命”的“火炬”———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只有选择和决定用这个笔名的作者本人知道了。然而,这个笔名究竟是谁的?同谁有关?多年来,在党史界、文艺界,绝大多数人说是江青的笔名、化名,或者说和江青有关。兹举几例。《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268页上记述:《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4.
在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激烈阶段,胡志明决定派一批干部子弟到中国学习,为抗法战争和以后的国家建设培养人才。1953年夏天,胡志明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希望中国能在华南地区建立若干所越南学校,其中包括一所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中共中央同意了越南的请求。同年7月9日,越南教育部长阮文萱签署了在中国江西建立“庐山越南少年学校”的决定。8月25日,第一批越南儿童抵达庐山。为了给越南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半年后校舍迁到广西桂林育才学校和南宁育才学校。  相似文献   

5.
“二十八画生”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的笔名.据迄今可以找到的史料记载,毛泽东从1915年开始使用这一笔名.是年秋,作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的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邀请有志于爱国事业的热血青年和他联系,以便结为志同道合的朋友.1917年4月1日,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关于“二十八画生”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毛泽东三字繁体共二十八划.还有一种是毛泽东本人的解释,即“二十八划生”暗喻共产党的“共”字.后一种解释的史料,见《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1期发表的林修敏同志《对<毛泽东字号笔名考释>的几点意见》一文.该史料曾见于《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3期.  相似文献   

6.
一九一八年九月,鲁迅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杂文——《随感录》二十五。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对他的杂文的反响和评论。一九一九年五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五号上发表了《随感录》一文,指出“唐俟先生是能做内涵的文章的”,“实在是《新青年》里一位健者”。唐俟,是鲁迅初期写杂文时用的笔名。从这以后,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12日,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堀江义人在参观了抚顺雷锋纪念馆后,题写了这样一句话:“雷锋属于全世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同时又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那就是:雷锋虽然从未出过国,但他的品格却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社会制度、超越了信仰,在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世界人民心中引起了共鸣。 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曾在《人民报》上撰文,号召越南人民向雷锋学习。泰国政府曾专门翻印过题为《雷锋》的小册子发给国民,用以进行道德风尚方面的教育。巴西、法国、新加坡等国也都有类似的群体活动方式与学习形式。1980…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是第一个与越南建交的国家 1945年,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发动了“八月革命”,推翻了阮氏封建王朝,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当选为国家主席.不久,越南又投入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法斗争.1950年1月14日,胡志明发表声明,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随时准备同任何愿意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越南进行合作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9.
胡志明(1890-1969),生于越南义安省(今义静省)南檀县,原姓阮,幼年取名阮生宫,上学时改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用过阮爱国、李瑞、王达人、宋文初、胡光、胡志明等化名, 抗战时期在桂林工作叫胡光,他给桂林《救亡日报》写稿署名“平山”,“胡志明”是他1942年8月从越南来中国时开始  相似文献   

10.
贺伟 《党史纵横》2008,(10):48-51
1959年8月5日,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2日上午由赛福鼎、郭鹏、陶峙岳、张仲瀚等陪同到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参观,受到男女职工的热烈欢迎。”电文中并没有说胡志明是从哪儿到新疆的。事隔多年以后,人们才终于得知,胡志明当年是从庐山机场直接飞往新疆的。1959年7月26日至8月1日,胡志明曾秘密访问庐山.与正在庐山开会的中共领导人会晤。新华社1950年8月13日电文中说:“胡志明主席在苏联休假后回国途中参观了我国西北地区以后,今天中午乘专机到达北京。”电文中也丝毫未捉胡志明在庐山前后逗留7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一文在《光明日报》发表并相继被多家主流报刊转载。6月30日,《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一文在《理论动态》上发表,文章说:“四人帮”唯心主义盛行的年代,造成了一种恶劣的风气,根本无视人民的喜怒哀乐,专门讲究摸“四人帮”的脉搏,摸江青的脉搏,靠所谓“摸精神”吃饭。  相似文献   

12.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6期发表的毛应民同志《毛泽东字号笔名考释》(以下简称《考释》)一文,对毛泽东一生使用过的名、字、号、笔名、化名根据许多史料进行详细考释,是研究毛泽东名字的一篇重要文章,读后很有收获和启发.但也感到文中有许  相似文献   

13.
千里寻故地 1965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结束会见前来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越南胡志明主席的外事活动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提出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习近平应邀访越前夕,在越南《人民报》上发表了《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一文,文中高度称赞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一位外籍将军洪水。而除了洪水将军之外,还有一位越南籍的同志,曾在中央苏区和广东参加中国革命12年之久,并成为华南抗日武装韩江纵队的领导人,他就是被誉为"第二洪水"的越南外贸部副部长李班。从越南到中央苏区李班1912年6月出生在越南最大的城市西贡市,30公里远的隆安省芹德县一户家境殷实人家,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李班在当地上完了小学后,考入了西贡堤岸的法文中学。  相似文献   

15.
我是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人。1955年入伍,参加过鹰厦、包兰、兰新等铁路建设。1965年奉命出国援越抗美。在越期间我担任铁道兵二师九团二营五连中尉连长,我们连被越南人民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授予“万方连”光荣称号。 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第二次东京湾事件”,悍然发动了对越南人民共和国的武装侵略。6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严正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革命和越南革命的关系真是:恩深、义重、情长。友好精神,永放光芒。"这是胡志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40周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的。这篇题为《中国革命和越南革命》的文章还说:"越南和中国是两个相邻的国家,多少世纪以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军队曾先后两次跨出国门支援友好领邦,分别是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所不同的是,抗美援朝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开较量;而抗美援越则是在极为保密的前提下,中国军队以秘密方式跨出国门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那么,当时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公开进行“抗美援越”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决定的。胡志明求援1954年7月《日内瓦宣言》发表后,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然而,美国却趁法国军队撤出越南之机进占了越南南方。随即,美国发动了“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所谓“特种战争”,企图把南越作为进犯越南北方和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战略要地,从而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并实现美国控制亚洲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6日,《解放军报》刊载《张其武:痴迷毛泽东藏品的军人》一文。在文中,张其武认为:毛泽东发表著名的《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这可以说是他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第一篇重要文章”。“1951年重编毛选的时候,是以1926年3月《中国青年》杂志为蓝本修  相似文献   

19.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的头条位置,发表了一篇3500字左右的新闻特写性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1953年9月23日,周恩来在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  相似文献   

20.
时事测试     
1.4月5日,美国( )杂志发表中国科学家关于水稻基因组论文,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 A.《科学》 B.《时代》 C.《人物》 D.《新闻周刊》 2.4月6日,韩国总统特使( )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返回汉城后,韩朝双方同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一致表示同意积极促进南北对话与合作。 A.金大中 B.李汉东 C.郑周永 D.林东源 3.4月13日,为期两天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在( )博鳌镇闭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