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美学的维度探寻法与美的情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层境界是法律与美育的交融互摄。美和法均追求"真"和"善"的永恒价值,美学和法学所遵从的都是美的本质。法虽然表面上丧失了令人愉悦的直观趣味,实质上却隐蔽了法学所内蕴"真"与"善"的美学价值。从"美"的特征与"法"的属性探究二者内在关系发现,和谐与秩序构成法学与美学的共同交会点。法美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的高级操练,是"美"为"法"体现美的内在价值,司法的价值在于最终实现和谐的美。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们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是教育事业和整个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教育应以美育德,塑造完美人格,强化美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四美”为中心,不断强化教育者的美学素质;以欣赏引导为手段,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提出要加强美育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所蕴含的美育元素,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中的美育功能,构建一个全方位培养的教育体系。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课程,渗透着许多美育元素和美育功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相似文献   

4.
李翔德 《前进》2003,(8):25-27
伦理美学,是伦理学与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也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重要甚至核心的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伦理美的定义、本质、范畴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美是能给人以愉悦的有意味的形式,伦理美则是既能给人以愉悦又能给人以利益的有意味的形式。它是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它是一种行为美、人格美、关系美,因此也是一种过程美———在行为的过程中显示的美。伦理美学的这些鲜明特征,决定其重要内容就是诚信。诚信是伦理美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作为伦理美基础的真问题,是老子提出来的,他认为“礼崩乐坏”是由统治者的“伪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相传 ,孔子讲坛环植以杏 ,誉为杏坛 ,古代学子吟诗伴以琴瑟 ,称作弦歌。沿袭下来 ,弦歌 ,杏坛成了学校的美称。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 ,把美学美育原理拓展到政治课教学领域中去 ,以美求真 ,以美激情 ,以美育人 ,势在必行。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更加焕发出其独特魅力的德育功能。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一、以美的知识陶冶人。知识之美 ,犹如浩瀚的海洋 ,它包容着人类上下几千年美的创造与美的发现。而传授渊博、精美的知识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现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十分博大庞杂 ,有经济…  相似文献   

6.
穆东一 《传承》2010,(9):156-157
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商业化性质的艺术形式在内容上讲求意蕴美,在形式上注重诗意美。广告美学是一种实用美学,也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符合后现代人欣赏的口味。不仅广告所宣传的商品要富有美的形态,而且广告也要高度的艺术化、审美化,在语言、情节、画面、色彩、造型、氛围上贯穿美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商业化性质的艺术形式在内容上讲求意蕴美,在形式上注重诗意美.广告美学是一种实用美学,也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符合后现代人欣赏的口味.不仅广告所宣传的商品要富有美的形态,而且广告也要高度的艺术化、审美化,在语言、情节、画面、色彩、造型、氛围上贯穿美的法则.  相似文献   

8.
美育寓教于情,能完善道德;美育能激发学员的求知欲,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美育能以美健体,以美调心;美育能激发学员创造美的热情。美育通过其独具的特点,将德、智、体、劳诸育的功能整合为综合态,表现出了整体性的审美教育机制。公安院校应提高对美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美育的教学力度,加强美育就是加强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行政实践活动是行政主体按照美的规律的创造性活动,其本身具有美学即行政美学的意蕴,行政的本质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由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导致某些行政主体在行政实践中偏离了真、善、美的本质:政府的某些行政行为与行政客观规律相偏离,影响了社会的科学发展;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其价值取向与公共价值相偏离,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异化;行政活动的社会后果与"行政生态"秩序相偏离,造成了"行政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现实呼唤复归行政美的本质,重塑行政美的价值,重视对行政美学的研究。行政美学研究有利于促进行政实践达  相似文献   

10.
审美化教学及其课前的美学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昊 《青年论坛》2003,(1):111-112
审美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其知识的传授 ,能在很大程度上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 ,是融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自然美、道德美和创造美于一体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审美化教学课前的“美学施工” ,包括教师对受教者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的深切把握 ,从审美角度对教材的深研与领悟 ,以及对教态美的精心设计。审美化教学旨在培养既善于哲学思考又长于审美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安教育的深入发展,从提高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公安院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为此,本文对公安院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公安教育部门的重视。一、美育培养和提倡审美的人生态度,有助于青年学生超越个人局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美以真善为基础,美的对象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审美态度的含义是指美作为对象被欣赏时,不须求本质,不能讲实用。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不仅要欣赏美,而且要不断创造美。美的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审美观中最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东西。毛泽东由此把自己同那些美学上的幻想家和空谈家区别开来,而让自己的美学理论充分地显示出它的革命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一)关于艺术美创造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爱美是人的天性,青年对美的爱是人的一生中最强烈、最迫切的时期,向往美、追求美,这是当代青年的一个突出的兴奋点.青年美育是运用美的对象对青年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然而,当前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却存在着不会实施青年美育的状况.我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不了解青年美育的特点,看不到  相似文献   

14.
邢丹 《重庆行政》2015,(1):47-48
行政美学是研究行政实践活动中的美和审美的学说。行政美学的性质和特点,使得它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行政美学的价值以人与行政实践的审美关系作为基础,在人对行政实践的审美过程中形成,它通过使人获得愉悦的精神,追求行政价值美的实现,并最终通过审美目标的实现达成行政的和谐与升华。研究行政美学的价值,对于促进政府在行政实践中探索行政之真,追求行政之善,塑造行政之美,促进行政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境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珊·桑塔格虽然以文化批评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但其文化批评的力量却是源于其小说中溢出的能量.本文以桑塔格发表的主要小说进行分析,首先探求其小说的艺术审美价值中真、善、美的表现;接着分析并且揭示出这些小说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它们分别是形式美、人的存在、女性主义和读者的审美参与及再创造.对桑塔格小说展开美学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桑塔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走向审丑的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并列存在的一个美学范畴。丑是美的反面和对立面 ,是美的错位 ;如果说美是善的形象显现 ,那么丑就是恶的形象显现。蒋孔阳先生说 :“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 ,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 ,……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象。”“现代主义时代 ,一方面回到了原始时代 ,美丑不分 ;另方面 ,又进一步有意识地发现丑 ,表现丑 ,把丑当成美 ,丑成了美。”①丑的演化轨迹大致经历了一条遭受排斥、作美的陪衬直到取代美而占据审美中心这样一个过程。2 0世纪以来 ,随…  相似文献   

17.
葛旭东 《求索》2010,(9):133-134,143
美的本质问题在哲学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通过对美的本质问题在西方哲学美学中的历史演进及其重要形态的逻辑梳理,特别是对柏拉图哲学美学、黑格尔哲学美学的认真考察,正确分析美的本质问题在西方当代美学中的意义,对于解决当前美学研究的困境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4)
<正>6月2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美学会、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协办,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承办的"老九漫画美育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综合楼举行。与会嘉宾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旭晓、著名喜剧美学家陈孝英、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贵  韦琳 《传承》2013,(6):134-135
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美"和"善",而又特别强调"善"的重要性,提出"克己复礼",推崇雅乐和"思无邪"的音乐。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美、善、淫三种作品评价的概念,为后世音乐美学评论提供了标准。孔子"淡中"的音乐美学观是以他的"中庸"哲学为理论基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学辨证论     
美是生命对良好的繁衍条件产生的肯定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生命结构的辨证性决定了美的辨证性。形而上学思维造成美的破坏,而专制制度加剧美学的形而上学倾向。实行民主和法制的现代社会为建立辨证美学和恢复美的本来面貌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