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2000年美国大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正处于颠峰状态, 但同时其经济在持续增长近10 年后似乎也隐含着新的问题。在目前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下,美国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不太平的重要因素。因而美国大选的进程和结局及其今后的内外政策走向不能不令世人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讨论大选后的美国内外政策走向,经济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我的看法是未来一个时期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将不会出现大幅度调整,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增多。 首先,继续实行减税政策。布什在第一任期内已经通过五个减税法案,其中仅美国参议院通过的  相似文献   

3.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结果于北京时间11月4日零时正式出炉,现任总统布什胜出。这次大选之所以引入关注,不仅仅在于美国的"一超"地位,也不仅仅在于选情的紧绷,更在于世界诸多的热点问题有美国程度不同地牵涉其中。为了对未来一个时期美国的内外政策走向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11月5日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来自京、津、沪的知名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深入的探讨。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围绕2008年大选展开了新一轮角逐。共和党拥有当政、竞选资金充裕等优势,但布什政府内外政策的失误导致共和党在选民中的威信大幅下降;民主党内部团结,政策有亲和力,但目前推出的候选人都缺乏令公众信服的政绩,也没有完整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7日,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奥巴马成功连任。考察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内外政策走向,对于研判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于11月9日联合举办了中美关系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围绕美国大选后的内政形势、下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中美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此次研讨会的部分专家观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围绕2012年大选,美国两党角逐激烈。为赢得竞选优势,争取更多选民,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围绕加速经济复苏,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力促为富人增税,为中产阶级减税,缓解贷款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争取工会和蓝领阶层支持;共和党虽声称美国经济需从根本结构上进行改革,但提不出打动人心的方案;共和党在美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之际仍要维持超级军费也不易为选民接受;共和党利用抨击中国贸易政策哗众取宠也招致选民不满。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未来美国的内外政策变化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2016年美国大选在世人面前彻底暴露了美国内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及其民主制度的虚伪性,极大地动摇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即霸权)地位。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内外政策不仅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冲击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变革以及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这些主要体现在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将受到较大冲击;军备竞赛或重启,核不扩散机制将遭破坏;修正盟国政策将使盟国的离心倾向增加,美国与盟国的凝聚力进一步下降;美俄关系缓和,拉俄遏华意图明显;中东局势或出现新的动荡;特朗普的减税加息政策或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中美关系将在台湾、南海、经贸和朝核等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但两国发生严重对抗或重大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问题与美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拉克战争是新世纪美国安全战略和中东政策调整的产物 ,这次调整既有九一一事件的冲击、新保守主义势力上升等现实因素 ,也有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变迁等历史动因。美国虽然在伊拉克顺利地实现了“政权更迭” ,但在伊拉克政治、安全、社会等方面的重建却面临严峻局势 ,这种局面又对美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以伊拉克问题为核心的美国外交政策辩论是今年大选的一个主要议题。伊拉克局势的发展和小布什政府的政策调整不仅对这次大选有直接影响 ,而且影响新一届政府在伊拉克乃至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2008年11月4日美国举行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新一届总统.本期专门就大选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刊登了国际关系室的4篇论文.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15—16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例行全国性内部讨论会——“杜马选举与俄罗斯内外政策走向”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者有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和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本次研讨会采取了内外结合的形式,即先邀请来自俄罗斯、美国和奥地利的外国专家作学术报告,中方学者再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一场共和党在任者与民主党挑战者之间的"非开放式"竞争。从选情态势看,特朗普谋求连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特殊性共同增加了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总统政治、政党政治以及政治周期等维度考量,本次大选具有关键节点意义。在当前政治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下,大选可能引发的政党轮替未必快速引发美国内外政策大幅度调整。在对华政策上,大选难以改变目前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奥巴马大选胜出和入主白宫,美国的南亚政策和美印关系的发展走向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美国南亚政策的调整、奥巴马政府扩大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动、美印战略关系前景、美国对印巴关系的影响,以及美国对印美民用核合作、克什米尔争端的具体政策选择。本文试探讨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反恐战略、美印关系走向及可能对该地区局势产生的外交与安全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3,(3)
1993年6月16日,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在东南亚所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当前柬埔寨局势讨论会。在昆有关单位的3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10多名学者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与会学者主要就5月23日举行的柬埔寨大选情况、大选后的柬埔寨政局及其走向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认为大选的结果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它反映了柬埔寨人民对实现和平、重建家园的渴望。与会学者认为,柬埔寨大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10日,本刊编辑部召开了“当前墨西哥政治经济形势暨未来政治走向”研讨会,会议就墨西哥于7月2日举行大选的结果和特点、墨西哥政治形势以及墨西哥新政府的未来执政政策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次墨西哥大选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竞争异常激烈,在大选前很难预料3名主要候选人中谁能最后当选总统;二是墨西哥历史上首次在大选中出现三党势均力敌的局面。墨西哥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大选重新计票结果显示,国家行动党总统候选人卡尔德龙得票数以微弱优势领先于民主革命党总统候选人奥夫拉多尔(领先0.58%)。学者们普遍…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的美国     
2004年是美国的选举年。布什与共和党在大选中经历过非常困难、非常激烈的阶段,但最后却获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这一过程仿佛就是2004年美国内外形势的一个缩影,尽管麻烦、困难不断,但回头看,美国又在“9·11”事件后的战略轨道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内政贯穿全年的竞选和选举活动,构成了2004年美国内政的主轴。围绕大选的喧嚣与骚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2004年大选是继2000年之后又一次争夺非常激烈的大选。尽管选情激烈,布什与共和党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布什在选举人票方面以286∶252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6日,泰国“电脑大王”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创建的“泰人爱泰人党”(简称泰爱泰党)在全国大选中获得众院500席中的248席,以明显优势取胜。2月9日他信又在众院中以324票赞成的高票当选泰国总理。目前泰爱泰党已与新希望党、泰国党组成联合政府,并完成内阁组建工作,开始落实一系列内外政策。尽管联合政府在国会中占绝对优势,地位较为巩固,但它目前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今后泰国政局的走向仍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气候政策的演变存在时代特征。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再到奥巴马,美国气候政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奥巴马上台后,矢志打造"环保主义总统"旗号,将气候变化议题提到战略高度,通过大力的国内改革和积极的国际努力,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气候政治遗产。然而,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出,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对化石能源发展的热衷令美国气候政策走向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可以预期,特朗普的气候政策将面临来自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压力,其如何权衡将决定美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美国气候政治的基调,并将对中美合作以及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这次大选,尽管国内意见分歧较大,而克里也号召"要改变潮流",但是多数选民还是选择了布什。分析这次大选,可明显看出包括反恐和伊拉克问题在内的安全问题成为布什连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预示着第二任布什政府安全政策的基本走向将首先显现出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布什政府面临大选,对其亚洲政策的基本思路、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和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似很有必要。因为亚洲在其战略棋盘上重要性不断凸显,更因为其中中国因素的份量正在加重,其亚洲政策与我密切相关。不论布什能否连任,这一阶段美国的亚洲政策必将对今后其亚洲政策的总体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反恐、防扩散、遏制中国崛起、朝鲜核问题等是决定其亚洲政策演进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期,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在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二审加刑案上的不同表态,在其他一些重大问题上显露出的不同看法,引起了俄国内外媒体对梅普分歧的广泛关注。随着俄总统大选临近,“梅普组合”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