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以来,在俄罗斯总理普京“创新计划”基础上,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国家“全面现代化”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俄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突出强调“实用性”原则和为“现代化服务”。从调整布局看,俄仍坚持了东西方均衡原则,也非常重视与亚太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但公开强调与欧美建立“现代化联盟”关系,此乃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2.
5月7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京政权下的俄罗斯将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其前景如何,正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普京早在任俄代总统期间便着手调整对外政策,从相继出台的“新国家安全构想”和“俄外交新构想”中可以看出,俄将奉行“务实外交”,即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为“强国富民”、复兴经济服务。从普京近期采取的外交举措看,俄罗斯以西方为重点、“以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东西方均衡的全方位外交架构已具雏形。(一)放低姿态与西方缓和关系。俄罗斯与美欧间虽然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  相似文献   

3.
2013年普京外交展现四大特点:(一)自主外交个性鲜明,在叙利亚危机中大显身手普京复任后,在外交上保持鲜明个性,强调俄外交必须奉行独立自主性,要以维护俄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国际公平原则,尊重联合国和国际法的权威性,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武力干涉他国内政,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核扩散等。俄罗斯的这些外交政策和原则充分体现在对叙利亚问题的解决上。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对世界新秩序的构想是同俄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大国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俄国内对于当今世界和世界新秩序有四种观点,其中“多极世界”论和“美国单极世界”论对俄外交影响最大。独立以来俄在如何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方面,外交政策选择存在三种取向上的论争,并在事实上构成了俄外交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普京外交的实用主义即“利用对手的力量为我所用”,这同普京的国家利益观相关联,也是俄罗斯从现代国家向后现代国家转变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这决定了它的两重性和矛盾性。对“多极世界”构想的预期是多方面的,但叶利钦时期的多极化外交无论从主观动机还是客观反应均被更多地赋予了对抗性和制衡性,普京执政后开始将其转向理性而务实,更加注重大国协调和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俄罗斯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这是普京执政八年来俄重要的权力交接,将决定俄未来国家走向。随着去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选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表示同意在梅政府中担任总理,下一届“梅一普组合”权力结构已浮出水面。大选后俄外交政策走向何方、中俄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新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1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批准《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这部构想是对2000年普京主持制订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的“补充”和“发展”,既体现了梅、普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连续性,也展现出俄在国力增强和国际形势急剧变化背景下的对外政策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普京总统执政后认识到普里马科夫“竞争性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消极作用以及其言论和现实的巨大脱节,转而奉行可定性为“新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模式。尽管俄罗斯的政策始终保持着新现实主义传统,普京仍然坚持俄罗斯应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西方国家共同体。但伴随国力恢复和经济政治状况臻于稳定,俄逐渐背离其新现实主义议程而越来越变成一个希望修正国际体系的国家。俄认为西方始终延续冷战思维,孤立、遏制俄。西方出现了政策上的四大失败,即政治失败、策略失败、认识失败和文化失败,这导致失去了将俄融入国际霸权体系的良机。世界面临进入新的大国集团对立时代、国际体系重回冷战结构的危险。由于冷战结束后主要战略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国际社会可能进入新的“20年危机”。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在梅德韦杰夫执政后进入了“梅普组合”时代,外交政策也在延续普京路线基础上增添了梅德韦杰夫的温和、务实性因素。但随着与格鲁吉亚武装冲突的爆发以及波美反导协议签订,加之俄自身实力增长,俄对外政策也开始逐渐出现新变化: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实行展示自身实力的强硬外交路线。“现实+防御性”外交在俄新近举措中凸显,伴随而来的巨大影响就是美俄对抗的公开化和全面化。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外交政策经过几年的调整,1996年基本定位为全方位外交政策。与此同时实践上快速推进。对东方外交,实现了明显转变,特别是与中国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在独联体内,俄白签订了建立共同体条约,俄、白、哈、吉4国决定加深经济与人文领域的一体化;对西方外交,增大了说“不”的力度,坚持反对北约东扩,但注意发展对西方的实质关系,俄奉行全方位外交旨在尽快成为世界主角,1996年跨出了一大步。俄未来很可能成为世界重要一极,但难以快速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从“帝国”旧梦中解脱出来,从国内稳定和外交方面努力重振大国地位。在俄美关系方面,俄罗斯抓住“9.11”以后的机遇,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伙伴;但普京认识到俄美关系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远不如俄欧关系更具实质性,俄罗斯的命运在欧洲,特别是旧欧洲;另一方面与中亚诸国在反恐、反核扩散以及缉毒方面进行积极合作,同时还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进行集体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1.
阿列克谢·鲍里索维奇·米勒(Alexey Borisovich Miller)现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OAO“Γазпром”,简称“俄气”)总裁、董事会副主席.“俄气”在俄政经领域具有特殊地位:对内它是天然气行业垄断巨头,俄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家首脑和政府高官的培养基地;对外则是具有垄断力量的世界最大出口商,俄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而统领“天然气帝国的沙皇”米勒也具有厚重的政治背景,他是普京的心腹旧臣,深受普京信任和器重,被称为“不善抛头露面、只知埋头苦干”的“圣彼得堡帮”成员.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俄国领导人的政治任期与俄的国际地位有一定的相关性。俄政权交接制度化程度较低,往往影响到国内和国际稳定。考虑到普京任内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其政权交接问题对俄外交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2008年普京离任,其外交方针将保持延续性,即普京的接班人将继续一方面把欧亚中部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着力点,另一方面努力保持与G7为代表的发达世界之间的和谐。受种种结构性因素制约,如果将来的权力交接出现失控。不排除普京时代的外交进程中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普京于1999年12月31日出任俄罗斯代总统,2000年5月7日正式就任总统。普京执政时期,俄美双方的实力对比依然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俄罗斯把修好对美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为此不惜做出重大妥协和让步,但随着美挤压俄战略空间力度的加大和俄实力地位的稳步提升,普京逐渐加大了对美侵犯俄利益行为的斗争力度。除“9·11”事件后短暂的“反恐伙伴关系”外,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连续爆发所谓签证、“间谍”风波,使原本就龃龉不断的双边关系更是雪上加霜。透过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看到其中有格鲁吉亚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因素,主要是俄美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俄罗斯在“间谍”风波中的强烈反应表明,在同美国关于独联体主导权的争夺中,俄罗斯已经开始由原来的“软抗争”转向了“硬对抗”。这既是美俄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反映,也表明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正在形成新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初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开启了新一轮“普京时代”。普京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俄国内:俄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生的中产阶级提出加速政体改革、提高国家管理效率等政治诉求;部分民众因经济不景气和官员腐败问题对当局感到失望,社会不满情绪不断积聚;俄经济结构改革缓慢,依赖能源出口的增长模式未有根本改观,现代化步伐受阻。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普京调整治国思路,在内政、经济和外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意在巩固执政地位,确保俄政治和经济稳定,维护并提升俄国际地位,进而为俄崛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俄罗斯政坛再次实行最高权力交接,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卸任,出任总理。这一交接班模式构成了新一届俄领导集体“梅普组合”,它将保证普京时期所制定的内政外交方针的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实和拓展。俄中关系将会得到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即将面临今年底的议会选举和明年初的总统选举,目前执政的“梅普组合”将转换成“普梅组合”。这种具有俄特色的权力交接模式并非俄宪法规定的常态,而是保证普京再度回归政治权力“核心”的一种过渡形式。若统俄党和普京赢得选举,未来6—12年,普京将继续领导俄为实现其勾画的发展“蓝图”——“进入世界前五强”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普京新政一年来,政治上大刀阔斧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打击寡头势力,赢得了民众的支持;经济上,在宏观经济好转的情况下,改革趋于谨慎;普京新政的成就为俄外交提供了更多的政策空间,也为未来施政作出了较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2009年以来俄关关系“重启”的原因和成果,梳理了普京在2012年5月重新执政后俄美关系不断恶化的一系列事态及其根源,分析了俄美重新开始在独联体地区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战略背景以及乌克兰危机及其前景对俄美关系和中俄关三角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变与不变间的波兰——图斯克新政府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议会选举获胜后的图斯克就任波兰总理,卡钦斯基旧政府下台.对新一届政府而言,前任政府的外交政策留下的不少残局需要收拾:过度亲近美国带来的国内外压力、疑欧立场导致的孤立境地、与俄罗斯关系降至冰点并受到普京的强硬回击等.为此,新政府将在延续前政府部分外交政策(将国家安全置于外交首位、重视发展与美关系、防范俄潜在威胁)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在波美关系中凸显国家利益的现实性、放弃疑欧立场而亲近欧盟、改善与俄关系,加强对话合作,采取灵活务实态度来构建双赢局面.未来的波兰外交政策在短期内仍会在变与不变间摆动,但是可以预计,变化将是其中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