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言的风度     
<正>莫言,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赞誉他的作品:"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尔列夫·加希亚·马尔克斯"。这是世界文坛对莫言取得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莫言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数《红高粱家族》。尤其是莫言对风度的诠释和他本人展现给世人的风度。  相似文献   

2.
周海洋 《当代思潮》2012,(11):24-26
距离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奖,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莫言获奖而在国内掀起的“莫言效应”才刚刚开始,这从全国各大书店莫言的图书被抢购一空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对于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来说,“莫言效应”正渐入佳境,一系列围绕莫言所做的文章,正逐渐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宁明 《求索》2013,(6):169-171
莫言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三十余年创作期间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感觉化的语言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一些粗鄙和杂糅组合的语言也出现在作品之中,莫言以“先锋”的姿态屹立于中国文坛。到了新世纪,莫言小说语言趋于平实、凝练,并受到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的影响。当然,莫言小说语言绝不是对某个文学范式的简单模仿,而是受到古今中外文学传统影响并打上个人烙印的语言。莫言文学语言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学流变.增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这一段话,是莫言的由衷之言,也触及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软肋:中国文学如需进一步走向世界,应大力加强翻译工作。莫言获奖,译作家们功不可没。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是作品被译介至国外的数量第一人。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试想一下:莫言的作品如果没有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和瑞典的汉学家、出版家伦纳特·伦德贝里的努力,没有翻译家架起一座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的桥梁,那么,莫言的获奖将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5.
马丽娣 《前沿》2013,(4):139-140
莫言的获诺奖作品《红高粱家族》(RedSorghum)受到国内外广泛评介,通过观照莫言作品与其他西方国家重要文学奖项获奖作品,可进而探究莫言作品获诺奖的根源所在,寻求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理解的对话通道,使中国文学更快更广接轨世界文学。本文选择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孤eEchoMaker)和英国布克文学奖获得者希拉里·曼特尔的《狼厅》(Wolf Hall),简要论述三部作品的可观照性之后,从作者主体性方面来进行观照,探讨中国文学在向世界文学国际标准化过渡中的融合及至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6.
和我一样决定留在上海的同学李翘,很严肃地打电话来问我们是否要先booking回程机票以防万一。我说你的口气真像1949年询问要不要搭船撤退来台湾那样紧张。她说可不是!只要感冒了就上不了飞机,现在医院里你敢去吗?真是连感冒发烧都害怕!公布真实疫情后不到3天,上海全市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抗“非典”,声势浩大得几乎把整个城市覆盖住。在大众传媒之外,还有一套我们所看不见的传播通报体系,效率好得神奇。“四早三好”,“响应号召、珍惜生命;草药七副、远离非典”等口号早在大街小巷喊得掷地有声。相关约束的法令马上就落实:严格禁止离开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张光芒 《群众》2013,(2):64-65
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一件文化盛事。 红高梁、大馒头、猫腔戏、黄土地,这些莫言笔下极具地方特色的场景构成了一个个鲁中文化符号,向读者们传递着莫言家乡——高密的人文情怀。高密,一座处于鲁中、鲁东连接点上的小城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笔者也是山东人,虽说一个在鲁中,一个是鲁南,但都属于鲁中南这一大片,算是“同乡”。  相似文献   

8.
毛巾的故事     
黄媛 《今日上海》2010,(10):14-16
早在1926年,上海三友实业社毛巾厂生产的“三角”牌毛巾,就登上了费城世博会的展台,还荣获“丙等金奖章(纺织品类)”。毛巾的故事,就从上海三友实业社毛巾厂说起。  相似文献   

9.
读者园地     
希望能出更多的好作品蔡春生河南郑州贵刊是孙夫人宋庆龄创办,影响大、发行广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一本对世界皆有影响的杂志,中外拥有许多读者。我是贵刊一位老读者,早在70年代就阅读贵刊的文章,受颇深的教益。我对贵刊很满意,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出更多的好作品以飨...  相似文献   

10.
精英     
莫言瑞典文学院日前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这无疑给了上百万持居住证者以正式入籍上海的一线希望之光。而早在年初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完善居住证制度,逐步建立与户籍相衔接的机制”,并向媒体宣布今年2月上海将出台人才居住证转户籍办法。现在,上海兑现了承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歌唱选秀电视节目红遍中国,引发了一股K歌热潮。最近KTV的点歌排行榜的前几页都是“中国好声音”中的爆棚曲目。事实上,高手总是在民间,不如去上海最有人气的几家KTV吼一把,下一个“上海好声音”没准就会是你。  相似文献   

13.
赵勇 《同舟共进》2013,(10):81-82
2012年5月,百名作家、艺术家“抄《讲话》”酿成了一个不小的文化事件。而2012年10月以来,抄写了《讲话》并且不断回应这件事情的,似乎也就剩莫言一人了。这也难怪,莫言获得诺奖之后,伴随着巨大的荣誉,也招来了不少的批评和质疑,而“抄《讲话》”便是这批评和质疑的一个“声部”。  相似文献   

14.
崇明是上海的农业大县,“三农”工作举足轻重。 近年来,工商祟明分局从崇明三岛的实际出发,将服务“三农”作为一项特色工作来抓。早在三年前,崇明工商就注重注册制度的创新,利用“注册兴农”平台大胆开拓,在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颁发了申城首张“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和首张“渔业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为崇明农村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渔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莫言说,谈高考,人人痛恨,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学。莫言在《陪女儿高考的这一整天》一文中,写高考这天女儿的心情:"从7点开始,女儿就一趟趟地跑卫生间。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当年闹日本的时候,一听说日本鬼子来了,我奶奶就往厕所跑。解放后许多年了,我们恶作剧,大喊一声:鬼子来了!我奶奶马上就脸色苍白,提着裤子往厕所跑去。"对于高考,莫言只能感慨地说,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更坏。余华参加了恢复考试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落榜了。对于自己的高考,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  相似文献   

16.
坐落在上海杨浦区四平路上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907年的历史名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211”工程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早在2001年,记者就在《上海越来越“透明”》的特写中提到“同济大学等高校,原来的围墙变成了一排排看得见风景的栅栏,风景与活力透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又逢过年,人心便开始喜洋洋。 首先当然是那笔“期盼了整整一年”的年终奖。据有些媒体报道,现在很多上海人,年终奖钱没到手,就已经盘算好了该怎么花:买房的正急着拿钱来还贷;赶时髦的年轻人自然要到各大百货公司年终打折的战场上血拼一回;还有的就得把它作为朋友聚会时海吃海喝的资本;有理财头脑的则投资买基金、股票;那些已在上海安了家的“新上海人”,和那些大上海的打工族们,为了赶着回家过个团圆年,机票、船票、火车票,再贵也得买了往家奔……  相似文献   

18.
第二种骄傲     
如果来到天南海北,你说起嘉定区,那远方的朋友一准知道:“早先的上海牌轿车、后来的大众汽车都是从嘉定走出来,行销全国的。” 倘若碰上更内行的,还会说:“早在1958年,上海就把嘉定县确定为科学卫星城啦。如今这里集聚了很多科技‘国家队’,拥有‘十一所一中心二基地’呢。”  相似文献   

19.
诸晖 《今日上海》2011,(2):46-47
早在1884年,上海的钟表收藏家王安坚就在自己的住家创办了“王家钟表博物馆”。此后,一个家庭收藏馆的群体在上海逐渐涌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以“陈宝财蝴蝶”、“陈宝定算具”、“赵金志钥匙”、“蓝翔筷箸”、“卫治安奇石”最具代表性;1997年~1998年,上海家庭收藏馆的发展一度达到高潮,最多时数量达到了200家。  相似文献   

20.
湍水石 《人大论坛》2012,(11):53-53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人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接受央视采访,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接着又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