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13):32-35
救灾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把灾民从自然灾害中紧急抢救转移出来,这是维护和保障人的生命权;把紧急转移出来的灾民安置好,保证其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这是维护和保障人的生存权;灾情稳定后,抓好灾后恢复重建,让灾区群众安居乐业,这是维护和保障人的发展权。一个人连生命权和基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2.
张军  张婷 《中国民政》2012,(8):59-60
湖北省南漳县民政局印发《关于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一是严格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下拨到镇(区)的救灾应急资金主要用于灾民紧急抢救转移安置,解决灾民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  相似文献   

3.
11月6日,我国在重庆合川举行了山地灾害抢险救灾演练,这是建国50年来对山地灾害的第一次“实战演习”。虽然是老百姓与灾害管理部门进行的一场虚拟战斗,但它却拉开了全国山地灾害防灾、抢险全面起动的序幕,使紧急救灾预案制度的实施日益科学、完整,也使中国山地灾害的防治纳入了联合国“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日程中。今年以来我国的救灾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开始向全面提高灾害的紧急救援能力、扎实开展灾民的生活救助、系统规范灾害的管理程序的方向发展;我国救灾款使用开始突出保证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灾后建房,灾民生…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走进湖南省岳阳市民政局办公大楼时,禁不住发出感叹;真是“鸟枪换炮”,变化大啊!短短几年,岳阳市民政工作在局长黄国芳和局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一,不断改革创新,不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而且在全省、全国享有盛名、今年2月省民政厅专门下文向全省推广岳阳市民政工作的先进经验,这在湖南是史无前例的。 安置灾民建奇功 面对 1996年和 1998年两次特大洪涝灾害,黄国芳临危不乱一面指挥全局干部职工紧急做好灾民的转移安置工作,一面个顾自己身体多病,亲自动手,参加紧急救助工作。1996年7月20日,天还…  相似文献   

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今年以来,我市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6月至9月发生的暴雨洪灾和地质灾害,给灾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带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努力减轻和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取得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目前,我市绝大部分地区灾民紧急救助工作己基本结束,救灾工作的重点已转向灾民住房的恢复重建。由于我市灾区倒房数量多,部分受灾群众自救能力弱,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为切实做好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实现受灾群众在今年入冬前至少有1间过冬住房、在明年春节前能够搬进新居的目标,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关系到灾区社会稳定,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做到心系灾区,情系灾民,想受灾群众之所想,急受灾群众之所急,帮受灾群众之所需,把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记在心头,以满腔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紧急动员,周  相似文献   

6.
茂名市地处粤西,南临南海,北为山区。茂名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气候,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先后发生过干旱、暴雨、洪涝、滑坡、台风等。在茂名地区,常年有灾民30-50万人,缺粮户8—10万户,缺衣少被10万人左右。近年来,因灾倒损民房3万多间,全倒户近8000户,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近4万人,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万州区于今年起实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救灾预案》共分六个部分,它明确了区各级政府的救灾职责,确定了预案启动的条件,建立了救灾应急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对紧急救援队伍、救灾物资、救灾经费的准备及救灾通讯和交通指挥作出了具体规定,对灾情的搜集上报、灾民紧急转移安置、有关部门紧急支援和救灾捐赠及灾情报道提出了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击台风灾害的工作中,全面实施灾害紧急救援,特别在救灾规范化建设、灾害预警、转移安置、灾害信息管理、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安排好灾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救灾救济工作,要突出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健全以紧急救援为核心的救灾工作体制,全面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建立灾情信息快速收集、报告制度,制定灾民倒房和冬令、春荒灾民生活困难评估办法,完善各级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和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各级救灾装备建设;及时有效组织现场救援行动,建立相关部门紧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规则,建立恢复重建督查制度,推行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建立各静波摄级救灾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落实优惠政…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1-11
首先,春季灾民救济是当前救灾救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春季灾民救济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好。其次,春季灾民救济是整个救灾救济工作的关键时段,是救灾救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春季灾民救济是当前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难得的主题实践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一场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往往会给一个地方带来深重的灾难。10月底11月初,受强降雨影响,云南省楚雄等地遭受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截至11月8日18时。此次灾害共造成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普洱、文山、昭通、曲靖、保山、玉溪、德宏、版纳等13个州市251.9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7人、失踪43人、受伤29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18万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31日零时,持续近10个小时的暴雨形成的迅猛洪水,将吉林省通化市大量建筑冲毁倒塌,农田被淹,公共设施受损破坏。全市近20万灾民被迫转移,34万人同时饮水困难。面对严重的灾害,通化市立即启动防汛工作预案和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预案,在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救灾工作之中,为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长沙市自1月13日遭受罕见雪灾以来.紧急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赴灾区一线指导救灾。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有两千多名干部职工参加抗灾救灾,精心组织、妥善安排灾民生活.较好地维护了灾区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9,(10):61-61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两次遭受特大暴风雨袭击.造成全区不同程度受灾。灾情发生后,该区迅速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采取积极措施.多方组织人力物力对受灾群众开展救助帮扶。区财政紧急筹措下拨救灾资金100万元,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设置必要的地震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以方便震后灾民逃生和救灾工作的开展,同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每个大中城市还要设置一条约16车道宽的主要地震紧急疏散通道和一个大型的避险场所,用于外来救援车队的进出和救援物资的屯放。主要地震紧急疏散通道和大型避险场所一定  相似文献   

16.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5):43-43
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地区发生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国家总是想方设法以最快速度把救灾款物送到灾民手中。救灾资金是灾民的“救命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或部门挪用、截留救灾款的情形时有发生。为杜绝这类问题,确实保障灾民的权益.即将出台的民政部灾民生活救济管理规程。对灾民救济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17.
武人 《人民政坛》2006,(2):31-31
2005年底,泰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深入到“6·21”灾后各乡镇重建点进行视察,详细了解了重建工作进展情况后,提出县、乡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在抓好建筑质量安全的同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抢抓施工进度,保证灾民春节前搬进新居;要做好过冬物资的供应工作,严格把好救济金和救济物资发放关,及时把救济款项和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饱、穿得暖;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灾区群众,竭尽所能解决灾民在烟叶育苗、农业综合开发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全体灾民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季。  相似文献   

18.
灾害实录     
洪涝11月8-10日,江西省北部出现历史同期少见暴雨天气,连续的暴雨造成江西省北部修河、潦河水位急剧上涨,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情。其中铜鼓、修水县受灾较为严重。据统计,两县受灾人口37.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28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3千公顷.绝收面积5450公顷;倒塌房屋1797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884间;因灾直接  相似文献   

19.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7,(14):10-11
<正>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据中国民政部的统计,截至7月9日16时,近日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四川、重庆、湖北等7省份、2783.22万人受灾,101人死亡,26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灾民77.53万人。此外,暴雨洪灾还造成2134.2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350.85千公顷;倒塌房屋7.55万间,  相似文献   

20.
李远夫  赵奕 《小康》2004,(7):26-31
2004年夏天,淮河大水肆虐过去整整一年,从淮河镇滩涂上迁移出来的灾民,迎来了第一年的收获。丰收在即,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