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丰碑.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反倾向斗争中主要是防"左"反"左",根据实践的需要,在理论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作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辨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诸多思想误区,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前提。追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必须矫正传统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倾向,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总原则和主要内容,强化其整体性和发展性;解答"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审慎对待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思辨主义的倾向,应以辩证的态度、坚定的信仰和实践的立场予以克服;坚持学术研究与现实观照的内在统一、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内在统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是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出现了一些偏颇和失误,体现的最多的是"左倾"思想和"右倾"思想。但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的抵制之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实现了真正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是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从改革开放到"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完美相结合,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加以具体运用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及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以人为本"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成为一种显性的实践观念,是因为"以人为本"对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构建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为迎接中国新的文艺春天,吹送东风,焕发精神,形成氛围。他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美学的党性原则、工农兵方向、人民至上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废止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正确处理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运用实事求是的辩证方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8.
喻中 《法学论坛》2021,36(1):35-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理基础系于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帝制崩溃、经学瓦解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建构"马克思主义四书",有助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理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体系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共产党宣言》《党章总纲》《宪法序言》占据了特殊的地位。根据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这一条基本线索,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把这四篇文献汇集起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四书",以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精准奠基。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充分体现了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卢文忠 《法制与经济》2013,(10):102-103
马克思主义文献是记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物质文本和信息载体。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新营销模式"是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满足执政体系和社会大众需要的实践形式,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曾有过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共产党深度地实践,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似乎并没有结束。实践证明,只要把"问题"与"主义"割裂开来,片面坚持"主义"的普遍性和纯洁性,就会把中国革命引入歧途。只有把"问题"与"主义"相结合,用"问题"发展"主义",用"主义"指导"问题"的解决,才会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意义。深入挖掘和领悟"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是"和谐"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现代化发展史的经验教训,敏锐的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成规,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形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卢金婷 《法制与社会》2013,(18):207-208
五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新任务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学科建设的新要求,也进一步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掀起了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在当前UGC信息传播环境中,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更多的人去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并接受它,必须借助UGC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问题以生态危机形式凸显,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日益增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逐渐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内容之一。本文试图从语境和文本出发对威廉·莱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做相关解读,指出威廉·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面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此,党又进一步对全体中国人民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那么,究竟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本文提出了六个原则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与中国人民大众思维模式相交融合并不断丰富发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广泛意义上的指导,它是普遍认同、普遍应用和正面指导效果三者交融互摄、彰显其普遍性的一体化过程.本文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战略性工程,因此这一过程必须有路径的优化选择,而"以人为本"的推进路径是具有可推广性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标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特点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马克思主义化,其次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具体化。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赵小鲁 《中国律师》2007,(12):58-59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作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行了全面阐述,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深入贯彻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律师行业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挥在依法治国中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贯彻,绝不仅仅局限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