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网络环境对犯罪动机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的高发性表明网络环境对于犯罪心理的形成会有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是犯罪动机的建立。在网络环境中,人的需要、犯罪条件、个体消极心理因素等直接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都有条件得到强化,从而使犯罪动机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黄勇杀人的动机是为了体验杀手心理,其系列犯罪展现了杀手角色扮演的全过程,表现了杀手角色扮演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由黄勇案件可以看出,犯罪角色的扮演不仅可以激发犯罪动机的产生,而且也是支持犯罪人实施连续犯罪、系列犯罪的心理基础。因此,改变不正当的角色心理,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异常动机犯罪原因复杂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表现独特。因对此类犯罪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少 ,人们对其了解不多 ,不利于司法实践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尝试、无辜对象报复、嫉妒、性变态等几例典型的异常动机犯罪的分析 ,管窥其犯罪动机形成的心理过程、行为特点 ,期望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3)
技巧性犯罪,是策划技巧或以科技手段实施的犯罪。当前技巧性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形式包括:精心准备、谋划实施技巧的犯罪过程,隐蔽身份、动机,伪造现场,使用罕见致害物、手段;周旋应变;借助电子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犯罪立法采取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规制范围较广,涉及罪名较多。《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金融犯罪中的死刑规定,但主刑设置仍较为严厉。完善金融犯罪立法的重点是: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行为规定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完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法定刑设置,增加单位犯罪主体;对逃汇罪增加自然人犯罪主体;对贷款诈骗罪增加单位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6.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而从发展型社会政策来看,其在激发志愿者参与动机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政策定位过于单一,忽略了志愿者需要的异质性,未能改变志愿服务的弱势地位,无力回应志愿者自我的职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和政策规划层面着手,合理定位志愿者参与动机,重视政府在促成志愿者参与动机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强化人力资本理论在维持志愿者参与动机中的作用,突出持续发展对于激发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聪  杨银平 《学理论》2013,(18):134-136
我国刑事犯罪圈的划定即刑法的调控范围问题存在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现行刑法典及八部刑法修正案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以犯罪化作为绝对主导方向。刑法是社会风险调控中的最后手段。刑事犯罪圈的扩大应审慎进行,明确犯罪化的实质基准,充分发挥刑法解释的机能,在适度犯罪化的同时,积极探索非犯罪化。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犯罪在生成机理和内在逻辑上只能是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犯罪"。基于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相对自主性与绝对客体性的犯罪机理,人工智能犯罪仅能归责于作为保证人的"自然人-法人"责任论。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心人性"的刑法常识观,应当确认人工智能犯罪的可归责主体,只能是作为算法安全社会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二元主体。为妥当解决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原理和实践问题,应当在坚守人工智能犯罪"自然人-法人"二元主体模式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刑法立法。  相似文献   

9.
菲利将社会学因素引入对犯罪原因的研究,认为犯罪是"社会学因素""自然因素"和"人类学因素"相互共同作用于人的结果。对犯罪进行社会预防是比单纯的刑罚更为彻底和有效的预防减少犯罪的措施。此理论对今天我们研究犯罪,进而预防和减少犯罪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定量式规定构成了我国刑法与大陆法系刑法分则罪名立法模式的重大区别。犯罪定量因素的本质在于其体现了行为达到应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基本犯既遂意义上的犯罪成立要件。犯罪定量因素不应局限于客观的犯罪数额、犯罪结果,还应当包括犯罪动机和不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单位的犯罪主体地位,但刑事诉讼实务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理非常混乱,导致本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被免责,或是只追究单位责任人而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明确单位犯罪主体的确立标准,只要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经单位决策程序决定,反应单位意志的犯罪,并为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其犯罪主体就应当是单位,而不论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12.
制贩假证犯罪日渐猖獗,具有犯罪主体的地域性和亲缘性明显、犯罪日益组织化、犯罪手段信息化、犯罪人员的反侦查能力较强等特点。制贩假证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存在市场需求、暴利驱使和犯罪成本低的原因外,还有政府相关部门对制贩假证违法犯罪的防控与打击不力等因素。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和防控制贩假证犯罪,应加强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阵地控制,同时运用前置性侦查模式,主动查控犯罪,并且综合各警种力量,整体联动,发挥合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涉税犯罪总体呈高发态势,涉税犯罪逐渐呈现出总量继续上升,犯罪主体、侵害领域及地域泛化的宏观趋势和虚开发票犯罪、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发案增多,逃税犯罪、制售假发票犯罪发案减少的微观趋势。公安机关应当经营警税大情报系统,提升侦查信息化水平;拓宽案件来源渠道,把握侦查主动;强化立案审查;将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形成证据锁链,从而加强打击涉税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市场信用犯罪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侵害了市场信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本类罪的共同客体为市场信用;客观上具有侵害受刑法保护的市场信用这一行为;主体为市场经济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为故意,大多具有牟利性。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市场信用犯罪分为不同类型的犯罪。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犯罪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其犯罪原因中教育背景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使其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与其犯罪具有较强的关联。治理农民工犯罪必须多方面解决其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9)
分析了医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医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及入党动机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一是优化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大学生的医德教育;三是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机制;四是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加剧,近年来个体恐怖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但直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将个体恐怖犯罪列为单独罪名,并缺乏对这一犯罪的界定,这导致该犯罪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以制造社会恐怖为目的,是个体恐怖犯罪的本质.其成立要件包括:犯罪主体方面,犯罪人具有相对剥夺感,并将被剥夺感归结为他人或者社会,犯罪人通过自身努力难以改变不平衡心态;犯罪动机方面,犯罪人出于不平衡心态、报复社会或者基于其他缘由而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对象方面,其侵害的对象无特定目标,针对的是整个社会,具有不加选择、滥杀无辜的特点;犯罪手段方面,具有手段的残忍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3)
犯罪行为及其本质特征具有主客观统一性,因而,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不可能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社会危害性的限定因素,而是犯罪的独立特征,它从根本上揭示了犯罪与刑罚的内在联系,对解决犯罪构成、排除犯罪是由、共犯等犯罪论基本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应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井绪英 《学理论》2012,(21):89-90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日显繁荣,社会变迁和转型加快,诸多社会问题逐渐出现,社会矛盾和问题聚集,犯罪率上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凸显。未成年人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的缩影及教育文明程度的标志,它能真实而敏感地反映出该社会的文明水平和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主要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际环境犯罪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环境秩序的一大破坏因素,并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国家能否成为国际环境犯罪的主体这一论点,国际社会尚未达成统一见解,使得对国际环境犯罪的惩治行动搁置不前。笔者通过对惩治国际环境犯罪的立法现状进行探析,试图从理论的角度对国家成为国际环境犯罪主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探析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形式,以期对国际环境的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