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乌面孔     
<正>义乌人是如何赚钱的?这是每一个到义乌的人都禁不住要问的问题。义乌是世界的“大超市”,在这里几乎没有你买不到的日用品;义乌是国际商贸城,分别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外商就有5000多人,商铺广告牌上不仅有中文,还有英文、阿拉伯文、俄文,就连出租车里播放的也是用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您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问候语;义乌是“富翁制造基地”,平平常常的一个老板,资产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万。在这个“连空气里都飘着金钱味”的城市里,在这个以市场称奇的县级市里,义乌商人凭着一分钱、一厘钱的赚头,成就了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王鹏  赛明明 《人权》2011,(3):25-31
生育权、生育权利、生殖权利在英文中同为“Reproductive Rights”,其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文件中是在联合国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中,中译正式文本为生殖权利。、”生育在中文里包括生殖和抚育两个方面,因此中文里的生育权应包括生殖权和抚育权两个方面。自古以来抚育从来不是一种权利,所以本文中的生育权和英文一致,仅指生殖权。生育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生育权利和生育义务。  相似文献   

3.
警学论文的自然语言就是汉民族使用的书面语言。一是警学术语,是警用语言的基本成份。它分为两个层次,即警学基本术语和复杂术语。二是外来词语,有意译词、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警学论文吸收外来词语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为我所用,是丰富警学词汇的途径之一。三是文言词语,它们在警学语言里仍富有较强的生命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语,对警学论文写作语言有益。  相似文献   

4.
肖淇 《今日上海》2010,(7):26-27
他们的身份各异,有学生、白领、机关干部、退休人员等等;他们中有8090后,但也不乏4050一代,甚至爷爷辈……在世博园区内,在遍布上海的各个城市服务站点及社区里,这一群辛苦并快乐着的人们共同拥有一个称呼——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致命阴霾     
阿碧 《中国减灾》2012,(3X):54-56
<正>近来,大部分中国人都熟知了一个冷僻的专业词汇:PM2.5。其实,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中文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词汇:阴霾。阴霾,包括灰霾和雾霾。隐形PM2.5导致显形阴霾在山清水秀的乡村和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人们感受到的空气要比都市清新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乡野空气中的浮尘要比都市少得多。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浮尘,在英文中被称为Particulate Matter,意思是颗粒物,简称为PM。空气中所有的颗粒物在英文中被称为Total  相似文献   

6.
王鹏 《人权》2010,(6):31-35
生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生育权、生育权利、生殖权利在英文中同为“Reproductive Rights”,其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文件中是在联合国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中,中译正式文本为生殖权利。生育在中文里包括生殖和抚育两个方面,因此中文里的生育权应包括生殖权和抚育权两个方面。但由于自古以来,抚育都不是一种权利,故而本文中的生育权和英文一致,仅指生殖权。它是指所有夫妇和个人均享有在没有歧视、强迫和暴力的状况下做出有关生育决定的权利以及自由、  相似文献   

7.
西而不化与西而化之——余光中汉文学语言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至80年代,余光中结合其教学、翻译及创作的经验,对中文西化这一语言学课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内容包括1.近百年来欧美语言“入侵”中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2.中文恶性西化病症和病因分析;3.倡导不违背中文常态的“善性西化”。余光中的“中文西化论”在其汉文学语言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对汉文学语言理论有独到贡献,而且为汉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8.
谈英语委婉词语的构成方式武海燕为了策略或礼貌起见,人们一般用委婉词语(euphemism)来表达一些令人不快、伤心或不宜直接兑出的事。它的基本特性,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词语。英语委婉词语从其构成方式上讲,主...  相似文献   

9.
您会运用语言艺术吗? 语言是反映人的思维的直接表现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只有讲究语言的文明化、知识化和科学化,讲出话来才能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特有风度和职业水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首先要通过称呼来体现对受教育者的尊重。称呼不仅是见面接触的第一个语言层次,而且还要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体现平等,才能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谈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霞 《前沿》2003,(8):143-144
亲属称谓语是有血缘亲族关系的人互相之间称谓的用语。社会交际用语中存在一种现象 :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称呼方式叫做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本文试图从亲属称谓语外化用法的特点、原因、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网站双语化的概念;抽样选取了东、中、西部的15个县(区)作为样本,对其网站双语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均已建立中文政府门户网站,但只有少数拥有英文政府门户网站,且网站内容单薄、更新不及时、语言错误百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县级人民政府开展网站双语化工作需要合格的英语人才和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子弟兵”一词.古已有之.指领兵将帅率领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兵”曾横扫天下;南宋时期的“岳家军”、明朝的“戚家军”等很多有亲属乡土关系的将士组成的部队.也因英勇善战而扬名.而在现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对自己军队的亲切称呼。这个称呼据说出自聂荣臻元帅当年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浅谈领导班子应如何加强团结、消除内耗刘光照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只有团结,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这是被古往今来无数事例所证明的真理。众所周知:大到一个国家;只要民族团结,上下一致,国运就会昌盛;小到一个单位,只要班子团结,干群齐心,事业...  相似文献   

14.
刘子冰 《前沿》2003,(8):137-138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 ,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 ,它和文化相依相济 ,不仅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而且还映射着现实文化的表象 ,蕴寓着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了在言语交际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语言内涵 ,使语言表达更加得体、恰当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 ,常常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因而它对文化的反映最直接、最迅速、最广泛。只有深入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 ,才能准确无误地使用词语。数字作为词语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运用 ,因而数字也深…  相似文献   

15.
安志伟 《青年论坛》2008,(4):119-121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客”族新词的大量产生经历了一个外来词音译、内部形式重构和词语模造词的过程。这些词语的产生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词典编纂者应对这些词语加以选择,将符合收录条件的收入词典中。  相似文献   

16.
“DIY”是“Doityourself”的缩写。如果在新浪搜索键入“DIY”,得到的结果是:有关DIY的网站37个,网页12160个,其中中文网页约200个,其余均为英文网页。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DIY在我们这里只是刚刚起步Oityouself这个舶来语在城市青年中已流行开来。生活中经常听到朋友们的回答:“自己动手做啦。”比如,你爱吃羊肉串,自己从商店买来新鲜的羊肉,亲手穿成串,撒上佐料,在炭火上烧烤,那你就是DIY了。许多人以为DIY是指自己组装电脑,据说这个词最早用于电脑界,其实DIY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卢薇薇  李敏德 《求索》2014,(7):172-175
人体词语深刻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人体词语在备类型语言中均属较为基础和核心的词语,因此,对人体词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语言界对人体词语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体词语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亦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对于英语世界中对人体词语进行的大量有深度、多角度研究,韩语和汉语中对人体词语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广度、深度不够。重视对韩汉人体词语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语言的深层次内部特征。对韩汉人体词语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需要更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把对韩汉人体词语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进一步挖掘其理论价值,使研究更趋于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荣晶在任何社会中,称呼语都是人们建立和保持联系的不可缺少的语言手段,它能够十分明显地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最为容易识别社会集团和语言之间的相关因素。所以,称呼并不只是单纯的交际手段,它往往能体现使用者特定的文化知...  相似文献   

19.
谭舯 《黄埔》2013,(2):151-153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20.
195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参加竞选。在群众大会上,他要向大约5万人讲话。他发现如果用英语和群众谈话,绝对不能引起共鸣。于是,他便开始狂热地学起中文来。他不但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中文的成语、修辞、神话、传说等等。甚至利用每天上班时,一路上在车中学习中文,就这样掌握了中文。一个受英文教育的人念了中文,对他有什么影响呢?据李光耀自己说,中文教育给予人一种自信心。他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你李氏家族中有一个人(李渊)是光辉的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时,你很难会感到自卑的。”李光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