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独者的“夜歌”─—论何其芳早期诗文意象的“孤独美”张岚文学创作从其本体意义上看,可以说是人对自我本质力量的一种特殊把握,它以表现人的心灵、抒发人的情感见长,而“孤独”情感则是创作主体恒久不衰的情绪主旋律(除特殊时期作为政治宜传工具的文学以外)。我们...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中围人通过食品进行化学扫盲——从大米罩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奶粉中知道了三聚氰胺……”近年来,这一个又一个曾经陌牛的名字由丁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而被变得街知巷闻,食品安全也成为社会公众最关注而又最担忧的问题,立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我眼中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施肤若凝脂,顾盼生辉,这是沉鱼落雁之美;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咧嘴一笑,黝黑的皮肤衬着一口大白牙,这是一种憨厚之美;露丝和杰克的爱情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而画上了惊叹号,这是一种凄然之美……朋友们:上述诸多美的人和事,你、我、他都感同身受!在当今社会里,生活、工作和事业中美的追求,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和体味。  相似文献   

4.
无讼在中国古代一直是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它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无讼思想,不仅有利于认识古代的法制实践,而且有助于我们今天端正诉讼观。  一、无讼思想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其中最有影响的道家、法家和儒家对待狱讼的态度却大致相同。道家的老子追求“无为”的境界,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所谓“自然”,就是要人们“无为”,反映在诉讼上即是“使民不争”②。道家认为“争”是万恶之源,因此,无论是争罪还是争财,都应为世人所不耻;而为了…  相似文献   

5.
“山药蛋派”小说的故事结构集中,不注重场面描述;叙述方式追求可“观”性;刻画人物在正反对应的结构框架中进行,用“外号”概括人物特点;处理生活事件追求“戏剧化”效果;注重人物语言和语言的动作性,较少运用形容词: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山药蛋派”小说创作的“戏剧化”倾向。这一倾向既体现了这一流派作家平民化、通俗化的艺术追求,也明显昭示了他们与山西地域文化传统之间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6.
《人物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才学专,作从“才性”这一哲学命题入手,论证了人物品鉴的可行性,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国家机构选才用人的问题,提出了才能与德行并重,聪明与平淡兼备的人才标准;扬长避短、人尽其人的用人原则;“八观”、“五视”的识人方法;以及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的治国构思等。它的人才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伊舟  老帕 《法治纵横》2014,(19):50-51
“新疆最美基层法官”评选活动是2014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新疆平安网共同举办的,从全疆100多个基层人民法院的4883名一线办案法官中寻找出了符合为民之美、公正之关、清廉之美和奉献之美“四美”标准的10名优秀法官。在这十名优秀法官中,州直法院的法官就占了2名。其中,伊宁市人民法院的荆霞以1410552票、昭苏县人民法院的吐尔逊娜依·马力克以512234票脱颖而出,获评“新疆最美基层法官”。在昭苏县这片热土上。她被广大农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法官”,她就是草原的女儿、人民的好法官——吐尔逊娜依·马力克。24年的坚守,源于对司法事业的执著追求,她要求自己做一名讲责任和道义的法官,明断是非,刚正不阿。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她经常深入反恐维稳重点地区开展反分裂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先锋;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她更是将庭审现场搬到了田间地头、牧民毡房,把公平正义带给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做亲民爱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8.
释“立枯”     
《楚辞·九章·惜往日》有专泳介子推事迹的诗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页哭之。”对“立枯”一词的涵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和1986年第4期曾先后发表过翟振业的《“立枯”新解》和钱益民、王体芳的《“立枯”辨析》两文,翟文对王逸《楚辞章句》的解释“文公得国,赏诸从行者,失忘子推,子推遂逃介山隐。文公觉寤,追而求之,子推遂不肯出,文公因烧其山,子推抱树烧而死;故言立枯也”提出异议。认为不合史实,是“向壁虚造”“无稽之谈”,“立枯”一词的正确解释  相似文献   

9.
外观设计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外观设计进行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外观设计,又称工业品外观设计,或简称工业设计,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此有明确的定义:“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我国台湾地区专利法称之为“新式样”,并定义为:“凡对物品之形状、花纹、色彩首先创作适于美感之新式样者。”世界知识设对美法花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和邻接权法律词汇》的解释是:“一般指用于工业产品的标准图案装饰和样式,使工业产品在制成后有吸引人的外观。”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外观设计有以下特征:(一)外观…  相似文献   

10.
国王解梦     
郭易 《政府法制》2013,(14):28-28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若干观点的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学界颇重行政法学理论基础之探讨,观点纷呈。但这些观点总体言之尚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认识层次上;具体而论笔者以为:“平衡论”在其内涵、语义、性质、行政机关和公民的地位与状态、行为规则等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和质疑之处;“控权论”则将控权与保权相对立,认识有所片面;“管理论”从行政管理层面界定行政法,似有行政法与管理不分之嫌;“服务论”则以服务行政为中心,将行政中的一种功能与行政法相混且其概括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从人的本性来看,追求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主观目标,一个是客观目标。主观目标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变相地说明了追求自由这一目标的真理性。在一生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该怎样度过呢?  相似文献   

13.
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在任何一个追求司法的公正和现代化以实现社会治理方式合理化的社会中,司法独立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对此,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也有了相当的认识,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①作为有志于法研究者,由此而感到一...  相似文献   

14.
何筝 《检察风云》2013,(19):72-73
现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越来越喜欢待在家里;他们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从网店购买服装和日用品;他们使用社交网络,偏好与陌生人在网络上交流,而不喜欢认识新的朋友。他们称呼自己为“宅男”“宅女”。在“宅”文化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我们由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宅”的潮流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犯罪动机的情绪性是犯罪人在犯罪动机形成的过程中情绪、情感因素的特征,是犯罪动机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犯罪动机情绪性的探讨包括情绪性因素、机制与成分三个方面。其消极或积极的情绪与情感的基本因素,通过意识或潜意识机制体现于追求快乐与避免痛苦的犯罪动机成分之中。其中追求快乐的犯罪动机表现为犯罪行为人性快乐动机、归属动机、自尊动机、自我价值动机与犯罪美感动机;而避免痛苦的犯罪动机表现为犯罪行为人对抗生存危机感、安全威胁感、焦虑感、愤怒感与抑郁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官上任伊始,要取得群众的拥戴,泽及后世,必须要干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时下,一股为“政绩”而“政绩”的浊流已冲淡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始意味。有些“新官”奉行“自己栽树自己乘凉”的哲学,追求“吹糠见米”的短期行为;有的为官一任,只管一任,不管长远。“造福一方”成了只管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不管他方,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地方和国家利益;有的为“政绩”而搞“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斩断经济发展的后劲;有的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投入,给国家集体造成严重损失;有的“新官”做表面文章,招商会…  相似文献   

17.
“邹总规齐王纳谏”,说的是邹忌以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这件事所蕴涵的道理,来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读罢这则故事,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邹忌寝而思之所得出的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妥之美我者,畏我也略之美我者,欧有求于我也。”由此笔者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就他们自身而言,也有洁身自爱的良好愿望,然而缺乏邹忌寝而思之的精神,往往对身边亲近的人陷于盲目性。有的把身边少数人的偏见当做“正见”,尚有的一』点从善之愿一遇到这些人的讽刺挖苦,便赶忙弃之一旁,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把身边少数人的甜言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形式具备情感内涵,源于艺术家的“情感投射”和形式自身的“吸附”功能,因而具有“唤情”特性。而接受者的心理结构与形式结构(实为情感结构)的相通又使接受者能够从形式中感知情感。对于熟悉的形式,接受者的“认知图式”产生同化功能;对于陌生的形式,接受者以分析单独意象及设定意象间关系的方式创造或寻求形式的情感意蕴。情感与形式之间是互蕴、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喻家卿 《江淮法治》2009,(22):20-21
在北京市监狱局服刑人员金秋艺术节上,女子监狱的舞蹈《牵手》荣获了一等奖。午轻的王巍警官作为这个舞蹈的编导之一,在这一刻似乎更加理解了舞蹈的真谛。她说:“舞蹈是美的,舞者的心灵也应该是美的。服刑人员通过学舞、跳舞,会发现美、去追求美,这会有助她们区别正确与错误。”  相似文献   

20.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美”是用来沟通感性自然和理性自由的桥梁;康德认为,“美”具有主观普遍性的先验根据,它预设了通向自由的可能性,即“合目的性”,“美”的本质特性即是具有合目的性但不直接见出“目的”。这样,康德为“美”划出了一个独立的领域,同时通过“合目的性”这一概念使“美”与自然、自由密切联系在一起。康德通过“分析”和“辩证”,论证出“美”是以理性概念为根基的,“美”象征着“道德”。在此,康德美学的根本意图是用“美”的存在指证“道德”这一终极目的,而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把美局限于空洞的形式,其美学命题有着深邃的终极价值的追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