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活体遭受机械性损伤后,发生外出血或内出血是常见的。评定这类伤者的损伤程度,仍是目前法医学鉴定中的难题之一。《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标准》)第八十七条规定,损伤引起的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属重伤。作者建议,法医学鉴定中可根据休克程度将部分失血性休克评为轻伤。本文拟讨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依据,严重度分级和评定损伤程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奎  蒋富强  金菊  廖志钢 《证据科学》2006,13(3):215-217
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之规定,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者属重伤;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规定,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属轻伤。结合我国刑法第96条对重伤的定义来看。重伤鉴定标准中的各种休克应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休克”,即休克进入抑制期;轻伤的休克尚处于休克代偿期,即休克前期。由于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往往无明显的界限,所以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困难,常导致同一案例多家鉴定结果不一。为进一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之规定,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者属重伤;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规定,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属轻伤。结合我国刑法第96条对重伤的定义来看,重伤鉴定标准中的各种休克应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休克”,即休克进入抑制期;轻伤的休克尚处于休克代偿期,即休克前期。由于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往往无明显的界限,所以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困难,常导致同一案例多家鉴定结果不一。为进一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使之严…  相似文献   

4.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后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及程度判定,是法医鉴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86例具有完整临床病历资料,且均有“失血性休克”诊断的各类创伤病人进行分析,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资料。1一股资料1.1性别及年龄在86例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29.7岁。互.2休克程应判定86例均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其中诊断中判定休克程度的23例,其余诊断无明确分级。2结果2.1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休克程度关系《亲见)2.2休克救治情况(表2)2.3休克指数休克指数一脉率/收缩压本组…  相似文献   

5.
胚胎学在法医检案中应用1例李晓强浙江省德清县公安局(313200)蒋瑞华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313000)怀孕的妇女受伤后有时可引起早产、死胎、胎盘早期剥离、流产并发失血性休克或者严重感染,这类案例在法医学人体损伤鉴定中较多见。但孕妇的损伤能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6.
<正>在伤情鉴定工作中,外伤致牙损伤情况比较常见,但牙损伤涉及损伤机制如造作伤、诈伤以及伤病关系分析等,给部分牙损伤程度的评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攻击他人时造成自身牙损伤的案例,本文报道3例牙齿损伤鉴定案例,旨在对外力直接作用致牙损伤的特点与机制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1.1手指挣脱致牙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法医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对损伤和病变参与程度进行认定等问题。方法收集17例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对其年龄分布、损伤方式、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定伤病关系。结果 17例案件以中老年为主。所有案例均存在椎间盘突出,损伤以过伸性损伤为主。按照影像学表现,将损伤程度和脊椎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计算伤病参与程度。结论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应综合运用临床资料、法医学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8.
失血性休克死亡心肌肌红蛋白缺失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形态计量分析技术,首次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死亡时人的心肌队红蛋白缺失情况,结果发现失血性休克持续60分钟以上者,心肌Mb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是散在性分布,失血性休克后在很短时间内死亡者Mb没有明显缺失,这对于判断死因及推断死亡时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失血性休克是指体内、外因创伤失血所致的一种症候群,是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人体大血管损伤破裂、腹部损伤实质脏器破裂,还有一些广泛严重损伤出血等。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血低氧、微循环淤滞、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失血性休克和损(创)伤性休克都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有效血容量锐减所致,其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可直接威胁生命。造成损伤后往往涉及治安、刑事案件,休克程度直接决定损伤程度、案件性质,影响行为人、当事人的法律后果,在司法实践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熊汉良 《法医学杂志》1990,6(1):39-39,48
脾外伤,尤其是脾破裂,是最常见的腹部脏器损伤之一,且常因腹腔急性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在法医鉴定工作中较常遇见.外伤性脾破裂大多在外伤后立即发生,也有部分发生在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称之为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此时,由于脾破裂发生在受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不仅临床上易误诊,而且在法医学鉴定时也不易为致伤人所接受.现将笔者在法医鉴定工作中遇到的4例报导于后,并简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使用ISE2020型离子选择电极测定234例尸体的285个玻璃体液钾离子浓度。其死亡时间为0~201小时,环境温度为-10~30℃。死亡原因含机械性窒息14例,外伤失血性休克34例,颅脑损伤109例,中毒13例及猝死59例。建立了系列回归方程,找出了影响玻璃体钾  相似文献   

12.
<正> 政法机关的法医对损伤程度鉴定时常出现意见分歧。其因素之一是因鉴定时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对人体各部位、各器官外伤后适宜鉴定时间的研究,是目前临床法医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尽量减少鉴定中因选择时间不当产生的误差和意见分歧,做到科学评定,作者对适宜鉴定时间及其有关问题提出以下看法。一、外伤后即能进行重伤评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汤锦军  王余兵 《证据科学》2005,12(2):148-149
外伤作用肢体致四肢长骨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出现,但其合并成骨不全症的损伤,文献中鲜有报道。外伤在此类骨折发生中起多大作用,这对确定损伤程度及认定当事人责任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长锁  刘鑫  苏日莫  常林 《证据科学》2003,10(2):117-120
外伤直接导致血管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少见,对此根据外伤史、病历记录和检查可以做出明确的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评定.但是涉及继发于外伤、手术等情况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报道较少,而且鉴定有一定难度.本文试图通过4个具体鉴定案例,探讨此类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孙洪涛  刘俊杰 《证据科学》2006,13(3):217-217
头面部外伤常可累及鼓膜,由此引起的鼓膜外伤性穿孔及听觉损伤临床多见。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鼻喉科常见医疗鉴定的疾病,鼓膜穿孔是否与外伤有关,穿孔大小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对法医学和耳科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6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通过对204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30岁(63例)、31~40岁(53例)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例)、交通事故(49例)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例,半年至1年为23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例,占52.8%;功能性精神障碍84例,占41.4%,其中外伤后神经症(含癔症35例)66例,占32.3%.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例,轻度受损41例,明显受损86例.神经系统检查:204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例、间接因果关系61例;条件相关34例、无相关5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例,轻伤67例,伤病关系评定47例.结论通过对204例头部外伤后精神损伤鉴定实践,对当前法医学精神损伤鉴定的疑难问题,如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意见,以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0,(8):58-58
法官: 3个月前,我女儿由于车祸,造成失血性休克、胸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脏破裂、右第10、11后肋骨骨折、右血气胸、头面部损伤。送往一家医院治疗后,该院出于创收的目的,虽明知没有相应治疗条件,但心存侥幸,隐瞒情况而未将我女儿转院治疗。次日凌晨我女儿因流血过多而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认定伤情严重,是导致我女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常见的耳部损伤,对其损伤程度及损伤机制的客观准确判断是维护法律公正的重要条件.2011年全年共计进行了15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伤情检验鉴定,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101例,女53例;年龄10~ 65岁;左耳94例,右耳55例,双耳4例;耳部外伤史明确124例,无明确耳部外伤史30例.  相似文献   

19.
36例外伤性脑梗塞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6例外伤性脑梗塞的鉴定,就其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伤病关系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的评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外伤性脑梗塞主要为外伤后血管内膜的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20.
按摩致人死亡构成何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案情刘某喜好医学,购买了许多中医按摩书籍,自学一段时间后,时常给人按摩治病。2010年8月份,李某因为胃部不适在家人陪同下到刘某处进行胃部按摩,约10分钟后,李某疼痛难忍,后送辛集市医院抢救无效次日凌晨死亡。经鉴定:李某系腹内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腹腔血管存在一定病变;按摩对其腹腔病变血管壁损伤或加速出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