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陆军 《法治纵横》2011,(9):69-70
你滑。或者不滑行,飞机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飞,或者不首飞,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行。或者你不行。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四代。或者不四代,我的心就在那里,不舍不弃;来我们的心里。或者,让我们见证你的奇迹:淡定。欢喜。  相似文献   

2.
打电话的是一个女人,不等黎乾玉发问,她就一口气说了下去:我是汪露萌,你还生我的气吗?不、不,我那里敢生你的气,你不气我就是我的福气了。我有件事要跟你说,对、对,就是那天要跟你说而没说出来的事情。我敢说我向你反映的情况对你肯定有意义,对,就是关系到章亚非那个案件的事,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哇!那太好啦!我就住在市医院宿舍楼302房,怎么,你不敢来?一个大津师还怕我一个弱女子吃了不成?哇!这就对了,我等你,五分钟够了吧?黎乾工按照汪露萌在电话中指示的路线来到市医院宿舍楼302房的门口,还没来得及敲门,门就被汪…  相似文献   

3.
涂思敏 《方圆》2023,(5):70-73
<正>当我们内心在痛的时候,它是被爱所刺痛的,即便“子弹虽比爱略快一些,但爱永比恨稍大一些”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摩西》)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它以接连发生的杀害出租车司机并抢劫焚车的案件为锚点,讲述了跟其中一起杀人案有关联的两个家庭的故事。作为首部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的华语作品,《摩西》通过有电影般质感的影像,打造并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的景象。在这里,影像的内核不断被延展与拉长,主人公们就像一粒粒被安放在时代里的灰尘,他们相遇、碰撞又离去,如同一场在夜空里留下片刻印记复又消失不见的盛大焰火。  相似文献   

4.
如此试卷     
@石伟利 部队院校招生考试中,发现一张试卷上写下一首诗:做与不做,题目都在那里,不多不少;会与不会,题目都在那里,不难不易。让我的眼走进你的试卷里,或者你把小抄递进我的手心里。默然,焦虑,寂静,哭泣。  相似文献   

5.
我爱你,《中国监察》,爱你是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导师。1997年9月,我被市委任命为中共雨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上任伊始,区纪委办公室杨主任给我送来了一本《中国监察》杂志。作为纪检战线的一名新兵,我如获至宝,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使我的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军功章里有《中国监察》的一半。”这样说,我认为一点也不过分。这样说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记得一位基层纪委书记曾感慨地对我说:“《中国监察》值得一订。如果说我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首先应该感谢《中国监察》,因为是她告诉我如何当好纪…  相似文献   

6.
江山与美人     
某日,一位企业家朋友请职能部门的官员 们吃饭,雇一小姐陪酒。小姐既有姿色又有酒 量,谈吐幽默风趣,煽得席间气氛热烈。一位小 官员多饮了几杯,有些失态,醉眼惺松地搂着小 姐的肩膀,说:"我喜欢你,跟不跟我好?"小姐反 问:"你不怕丢官?"小官员拍着胸脯说:"我不爱 江山爱美人!为你丢官在所不惜!"小姐说:"江 山都没有了,哪个美人还爱你?"众人大笑,称赞 小姐说了一句哲言。  相似文献   

7.
要不是由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机关,当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许我至今还没有认识《中国监察》;要不是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和《中国监察》强大的吸引力,也许我不会喜欢上《中国监察》;要不是我在生活上、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拜师求教,也许我不会如此“热恋”《中国监察》。人生是一本不断被自己改写的书,而《中国监察》就是一本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却能启迪人生的好书。我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曾经因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满而有情绪,我就将《中国监察》推荐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使…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除夕之夜,热门的网络歌曲第一次登上了春节晚会的大舞台。一夜之间,《老鼠爱大米》的演唱者杨臣刚吸引了更多“老鼠”迷的眼球。但是,最近这首网络歌曲却麻烦不断,因“一女四嫁”,杨臣刚被告上法庭。 2005年3月15日上午9时30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由《老鼠爱大米》歌曲版权引发的北京太格公司诉广州飞乐公司案及田传均诉杨臣刚案。 到底谁拥有这首歌的版权?谁是“老鼠”的真正婆家? “老鼠”的诞生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样爱你!”最近,一首《老鼠爱大米》不但迅速占领了MP3下载的排行榜榜首,…  相似文献   

9.
马德 《公民与法治》2014,(22):45-45
人的美好,最怕被沦陷。 《百喻经》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男人,娶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妻子,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可谓情深意切。然而,妻子却另外有了情人,她想抛弃丈夫,嫁给她喜欢的男人。于是,她悄悄跟一个老婆婆商量,说,我要离家出走了,你买一个女尸,等我丈夫回来,就说我死了。果然。老婆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买了个女尸放在家里。等她丈夫回来,老婆婆说,你媳妇死了。丈夫信以为真,伏在尸体边哭了许久。后来,他把尸体火化后,还捡了几块尸骨放在布囊里,日夜怀抱着。  相似文献   

10.
陈驰  孟庆海  肖丽 《法治纵横》2011,(15):52-54
我最亲爱的老公:你走了,连我和女儿的面都没有见就走了。你是这么舍得和放心啊!带给我的却是无比的伤心和一辈子的遗憾!老公,你在那里?我和家人都想你,现在我仍感觉你是去外地出差了。  相似文献   

11.
驾一叶生活的小舟 驶进你温柔多情的怀抱 小舟的后面 拖一条剪刀似的波纹 澄澈见底的湖水 袒露着晶莹透明的心胸 要爱你就爱吧 象我一样不染一点灰尘 要享受你就享受吧 象我一样由表及里地袒露情怀 既然生活把我交给了你们 我就得塑造一个又一个 宁静的透明的仙境似的少女般的黎明 这黎明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每天早晨第一个赶浪的人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是网络上流传已久的名言,被用来形容"人肉搜索"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13.
香港歌手莫文蔚在经典爱情老歌《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里这样唱道:"因为爱,不是表演吧,其实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你爱我也不容易吧,但是你并不问代价……"5年前,27岁的江苏启东小伙陈冰在误发一条短信后,通过手机与女友陷入热恋,但女友一直拖着不肯见面。因为爱,他不问代价地被女友以话费不足、没钱看病、没钱买衣服等理由骗去一万多元。梦碎之后,陈冰发现原来是四旬农妇一人分饰了两个角色——手机上信誓旦旦的女友,  相似文献   

14.
刘健 《江淮法治》2013,(18):22-22
“我用满怀爱你的心,去爱天下人,所以我才能不顾你的感受,离你而去。如果你能够体谅我的心愿。一定能在哭泣之余,以天下人为重,不再悲伤。”初读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的话时。只知道林觉民为了自由与正义舍弃了爱人与生命,今天当我再次细细体悟这些话语时,我却发现他是如此平静而简单地诠释了忠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曹英 《人民司法》2012,(2):27-32,1
两年前,《见与不见》小诗知者寥寥;2010年末贺岁影片《非诚勿扰2》热映后,喜欢《见与不见》的人迅速增多。片中深情演绎的这首小诗,令不少观众动情。由于有些人误以为这首诗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创作,因此有的人因为这首诗而疯狂地迷恋上了仓央嘉措,也有的人因为仓央嘉措的神秘光环而对这首诗青睐有加。仓央嘉措真的早在18世纪初就写出了这样一首文字简洁直白、读之朗朗上口的白话体诗歌吗?  相似文献   

16.
给妻子的信     
爱荣:我已决定通过《检察风云》杂志社向你诉说心曲,我认为这是我向你表白的最好方式。因为它不仅是我们最信赖的老师和朋友,同时对我们今后如何协调情与法之间的关系,肯定有所帮助,你不会怪我公开武断行“书”吧!我没有忘记,我们的老家地处山区,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贫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并不富裕。曾几何时,自从我有幸进入法院工作后,虽然你因此而感到自豪,但暗地里却没少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诫我:珍惜机遇,好好工作。我深深知道,这是你今生的企盼,因为天下所有的妻子,没有一位希望自己的丈夫“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呀!  相似文献   

17.
《法人》2004,(10)
《法人》:尽管许多人把国有企业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在体制这个筐里面,但是换了体制,还是搞不好的也大量存在。董明珠:现在我们家电行业就有好多这样的企业,你可以看看那些已经转成民营企业的,有多少又是搞得好的?个人倒是好了,但国家不好了。有人跟我说,你董明珠亏不亏,干了那么多事,自己有多少?去年有个民营企业的老板找到我,说给我  相似文献   

18.
《魔兽世界》(缩写为WOW)给出了这个庸常世界的另一个出口。最重要的是,它一直在那里,不需要等待,人物可以由你设定,情节可以被改写,同只有一条路的人生相比,《魔兽世界》的选择丰富得多,也容易实现得多。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中国律师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平 《中国律师》2001,(1):18-21
从我们整个世纪来看,中国律师走向新的世纪,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就是要走向政治。律师如果不关心政治,如果不跟政治相结合,如果不走向政治,那么律师也就仅仅只是一个服务。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律师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谈到律师的制度的作用,应该说它是多方面的,多功能的,多方位的。前不久由一位中国律师报的编辑编了本《中国大律师》,让我写一个序,我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我说:“成败、苦乐、善恶、兴衰写就了50年残缺不全的律师史和律师任务。”(全文见本期64页,此处略,编者。)我想我为什么要发表这一番感慨呢…  相似文献   

20.
苏健 《法人》2011,(4):90-91
博客有个好处,许久不见的朋友.你也可以随时了解他的状况。近数月来,我一直在通过博客追看王振羽兄画古佛,不是规规整整的佛,而是颇具特色的“古佛”。我想,无论今人古人,得见真佛者必不多,我没见过,遂揣度振羽也没见过,所以振羽笔下的古佛,当是心中之佛。我于佛学毫无研究,但振羽做过《佛教文化》编辑,读过很多佛学方面的书,佛学修养了得,他笔下的佛,当又不止是心中之佛,而是有所本源的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