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鞍钢 《奋斗》2013,(8):52-54
正要谈"北大荒之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之路"?其次再来认识"中国之路"与"北大荒之路"之间的关系。我把"北大荒之路"称之为"中国之路"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代表。我对"中国之路"含义的认识反映在《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中。我把它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这包括三个基本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现代化因素,即最  相似文献   

2.
陈龙江 《党建》2023,(7):52-54
<正>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这是诗人郭小川在《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写下的诗句。正如诗中所言,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肥沃丰饶,沉睡了千万年却无人踏足,成为世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从1947年起,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这片土地终于打破沉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心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理想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北大荒,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壮丽的名字。1947年,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一批刚刚穿过枪林弹雨的勇士带着尚未散尽的硝烟来到这里,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50年来,先后有几十万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汇人这支垦荒大军,他nJ以超乎寻常的革命毅力和奋斗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荒原深处站稳了脚跟,创建了第一批国有机械化农场,迈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脚步。如今的北大荒,3000万亩良田阡陌纵横,林带成网,麦浪滚滚,稻花飘香,是全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是国家重要的商…  相似文献   

4.
开发建设北大荒,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伟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伟大壮举。1947年,在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毛泽东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从部队和地方抽调一批干部奔赴北大荒,组织创建了第一批公有制机械化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50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亲率十几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英雄解甲,踏上一种新的战场,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高潮。此后,…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片流金溢彩的热土,这是一片充满光荣与梦想的热土,这是一片生长希望与辉煌的热土。这里被称为"西域·波尔多",六师共青团农场就坐落在雄伟的天山博格达峰脚下这片辽阔的沃土上……共青团农场始建于1958年,土地总面积34.3万亩.可耕面积27万亩,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人口1.1万人。该场距五家渠8公里、乌鲁木齐市58公里、昌吉市30公里,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经济中心地带、乌昌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区,省级公路——甘莫公路穿场而过。该场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农垦农  相似文献   

6.
刘瑛 《奋斗》2014,(6):59-60
正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收割机手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我曾被北大荒人称为"云雀姑娘"。1950年,刚满14岁的我说服了母亲,告别亲友,离开了繁华、美丽的首都,"飞"向北大荒。在这里,我奉献了青春,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为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片黑土地承载了我国最大的“粮仓”.孕育了中国一重、三大动力等大型装备工业基地.但同时又将森林旅游胜地、绿色食品之最等一批生态“桂冠”集于一身。虽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踏进这片黑土地的人们会发现,黑龙江省的生态与经济正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9,(21)
正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荒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如果说当年北大荒人的初心是为前线交粮、为国家交粮,那么,"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北大荒人的新使命。要圆满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牢抓实、融入日常。  相似文献   

9.
刘瑛 《奋斗》2014,(7):61-62
正我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北大荒这片黑土地。通过不懈努力,我创造出了许许多多骄人的成绩,更获得了许多荣誉。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有人能够将我艰苦创业的精神在黑土地上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5年国庆节前夕,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胜利召开。三分场的龙恩泽和我被选为代表出席大会。开幕式上,见到坐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相似文献   

10.
在北大荒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厅,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那就是毛泽东主席1959年写给北大荒人李艾的一封信。1958年初,全军掀起了来北大荒的热潮,口号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誓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这股热浪冲击着中南海中央警卫局文工队这帮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赵国春 《奋斗》2020,(2):54-56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在同农场干部职工交谈时强调,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北大荒当年的老电影。我们来说说北大荒老电影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的好女儿、优秀共产党员左静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长存.我们在探寻她的思想根基与精神动力时发现,左静高尚人格与坚强党性的形成,离不开北大荒这片沃土的滋养,离不开"北大荒精神"的熏陶,也离不开<党的生活>杂志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当十万转业官兵踏上北大荒这片亘古荒原的时候.马架子和地窨子是这些英雄将士们的立身安家之地。60年后。140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农垦新城星罗棋布.镶嵌在北大荒5.7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走过风雨60年的北大荒人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4.
北大荒,人称“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它原来是指东北的原始荒原。后来仅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黑土地之一。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从1947年起,我人民军队先后抽调14万余官兵,分八批次进入荒原腹地,在这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8年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一、“向地球开战”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为此,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顿时,全…  相似文献   

15.
1王震晚年曾高兴地回忆 说:“我平生下过的命令有无数道,但最满意的是给士兵下令放假找老婆,找不到的不准回来!” 1958年,在王震将军的动员和率领下,10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垦荒。这支队伍便成了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的第一批生力军。 北大荒寒冷荒凉,复员转业军人很难找到女朋友成家。许多人到了30岁还找不到对象,发出了“人到35,还是王老五”的哀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震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近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北大荒那片广阔天地既是第一个练兵场,也是第一个加油站。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个时候的许多青春片段常常在梦中回放。一次,孩子问起我下乡时的最难忘经历。我笑着回答:凤翔镇的那顿饺子。即兴的"拉练"1969年2月,我们在萝北青年农场迎来离家后的第一个春节。经过三个多月的磨炼,我和伙伴们逐渐适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6,(10)
正双鸭山,一个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的美丽城市,曾经因煤而立、缘煤而兴,如今"三产"并进、加快转型……1914年,双鸭山煤田被发现;1947年,双鸭山矿务局成立;1954年,双鸭山矿区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经国务院决定,双鸭山市成立,这片热土正式翻开崭新的历史篇章。踏着历史足迹探寻,双鸭山市从人烟稀少的"北大荒"一角,发展为物质、精神全面发展的秀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主体、服务对象、服务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不能简单照搬第一批的"固定程序",仿效"规定动作",进行"原版复印"。笔者认为可注重创新以下"五个一":日办一件大小"麻烦事"。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应把以往注重调研撰写"民情日记"转变成着力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9,(11)
正开发建设北大荒北大荒,沃野千里,荒无人烟。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建国后,党中央作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转业官兵分批次进入黑龙江腹地,开启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我家有两件"宝":厚棉裤和搪瓷罐。虽然这两件东西不值钱,但我们一直珍藏着。它记载着生活的快乐和艰辛,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共和国的发展和变化。厚棉裤那是1971年,我下乡到"北大荒"后第一次回天津度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